气候资源的概念及分类_气候有哪些基本特征
1.什么叫,有哪些类型,科学体系请简述
2.气候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3.东北林业大学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初试大纲
4.气候和气象旅游主要有哪些类型
5.气候评价标准
6.自然的分类和利用
7.自然的概念
自然的概念及其含义如下:
自然的概念
自然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直接获得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可分为三类,一是不可更新,如各种金属和非金属矿物、化石燃料等;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
二是可更新,指生物、水、土地等,能在较短时间内再生产出来或循环再现;三是取之不尽的,如风力、太阳能等,被利用后不会导致贮存量减少。
自然保护的中心任务就是保护、增殖(指可更新)和合理利用自然,以提高的再生和继续利用的能力,求得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的统一。
自然的含义,随时代而变化,随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扩展。按自然的增殖性能,可分为:
可再生:这类可反复利用,如气候(太阳辐射、风)、水、地热(地热与:泉)、水力、海潮。
可更新:这类可生长,其更新速度受自身繁殖能力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如生物,为能生长繁殖的有生命的有机体,其更新速度取决于自身繁殖能力和外界环境条件,应有、有限制地加以开发利用。
不可再生:包括地质和半地质。前者如矿产中的金属矿、非金属矿、核燃料、化石燃料等,其成矿周期往往以数百万年计;后者如土壤,其形成周期虽较矿产短,但与消费速度相比,也是十分缓慢的。
对这类自然,应尽可能综合利用,注意节约,避免浪费和破坏。这类形成周期漫长或不可再生。
什么叫,有哪些类型,科学体系请简述
气候学的概念是研究气候的特征、形成和演变,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它既是大气科学的分支,又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
气候学和人类社会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为了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气候,减轻气候灾害的影响,避免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造成的不良后果,无论是大规模的开垦、重大工程的设计和管理,还是制订各种发展规划和研究工农业的布局,都需要了解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气候学的研究成果及其应用,正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
气候学的概念包括一般原理、气候特征的时间和空间分布、演变及其分类等。人们常以气候要素的空间分布图和时间分布图、气候要素的综合关系图和各种气候统计图等记述某地点、某区域或全球范围的基本气候特征。某个地方的气候志是对该地多年气象资料整理和分析概括出的基本气候状况的资料。研究气候形成、分布、变化及其与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学科。是气象学与自然地理学的边缘学科。
气候学成为一门科学是有了气象仪器观测以后的事。但是,有关气候现象的记载和气候知识的积累却可追溯到三千年前。
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和研究,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气候学同各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及至社会科学间有着广泛的联系。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方法看,气候学和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等基本学科以及大气科学各分支都有密切的关系。气候监测更需要应用各种技术科学。所以,气候学是同其他多种学科广泛联系的一门学科。
气候学涉及到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各个方面,从12年以来,在国际上关于环境、粮食、水、沙漠化等一系列重要会议上,气候问题都占有显著地位。19年世界气候大会提出了世界气候,使气候问题成为国际协作的重大课题,气候学成了日益活跃的学科,气候学的含义也正在不断发展,包括大气圈、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在内的气候系统的概念也正在形成。虽然,当前气候学仍以大气为其主要研究对象,但其内容正在不断地丰富和充实,从大气科学的一个分支向着综合性的气候系统的学科发展。
气候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是人类赖以生存,社会得以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客观基础。
广义的---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的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仅指自然。
的类型:
一、按照自然的概念和特征及应用的目的进行多种科学分类:
1、根据自然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以将自然分为:地下和地表;
2、根据自然的国民经济用途可将其划分为:
农业 (土地、气候、生物、水)
工业(矿产、农产品、林产品、草原产品)旅游;
二、根据自然与人类的经济关系,即按照的性质,划分为四类:
1、环境:如太阳光,地热,空气和天然水等。这类比较稳定。
2、生物:如动物、森林、草场等。这类人类使用之后可以通过本身的生产繁殖再
生产出来。
3、土地:包括农用土地、城市土地等。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
4、矿藏:包括能源、各种矿物等。它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的,其储量有限,开
发利用之后不能再生,利用一部分就少一部分,直至枯竭。
东北林业大学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初试大纲
主要气象要素
气压: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单位一般用摄氏度℃,或用热力学温度K。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风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在水平方向运动的距离,单位用m/s或km/h表示。(0-12级)
云: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能够从天空背景中看到或辨认出的目标物(黑色、大小湿度)的最低水平距离,单位:m或km。能见度表示了大气清洁、透明的程度。观测值通常分为10级。
气湿:空气的湿度简称气湿,反映了大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和空气的潮湿程度。
常用的表示方法有:绝对湿度、水汽压力、相对湿度、饱和气压、露点等。
(1)绝对湿度:单位体积(1m3)的湿空气中含有水汽的质量(kg)。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到:
(2)相对湿度:空气的绝对湿度ρ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绝对湿度ρv之比。它等于空气的水汽分压Pw与同温度下饱和空气的水汽分压Pv之百分比。
(3)含湿量:湿空气中1kg干空气所包含的水汽质量(kg),气象中也成为比湿。等于水汽质量(kg)除于干空气质量kg。
露点或霜点 在不改变气压和混合比的情况下,把纯水(或纯冰)平面附近的空气冷却到饱和时的温度。
饱和差 空气在某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与当时实际水汽压的差值。其单位和气压的单位相同。
气候和气象旅游主要有哪些类型
2021年东北林业大学利用与植物保护专业初试大纲
考试内容范围;
农业的重要性
1、如何理解我国农业的有限性;
2、要求考生掌握农业概念与分类;
3、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我国农业特征(地域性和节律性;多用性和有限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稳定性与变化性等特征)。
农业气候与利用
1、农业气候的概念,农业气候的特征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2、气候条件与植被、土壤关系(我国五个气候带对应的森林类型与土壤类型之间关系);
3、我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有哪些?如何根据其发生规律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4、举例说明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利用的气候有哪些?
土地评价
1、土地概念,土地的基本功能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地位?
2、土地特征与土地的经济特征;
3、土地的基本功能,我国土地的特点,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4、土地分类与评价。
土地评价的概念,土地评价原则。
5、土地退化的类型及如何治理?土壤盐碱化的治理措施与技术。
农业水利用与保护
1、要求考生理解与掌握我国水特点,水的概念,水特征,如何提高我国水利用率?
2、理解水的数量、质量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要求考生理解并掌握水利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森林与野生生物恢复与重建理论与技术
1、要做到森林利用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理念发生什么样改变?
2、森林三大效益及内涵?
3、我国森林特点与现状,我国森林的开发利用对策;
4、生物多样性概念,野生生物濒危的原因,野生生物的保护与管理。
肥料的利用与施肥技术
1、为什么我国提倡对土壤增施有机肥料?有机肥的特点?
2、肥料、生理酸性肥料和生理碱性肥料概念,化学肥料种类与特点?
3、土壤施肥原则。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填空题(10分)
单项选择题(10分)
名词解释题(20分)
简答题(70分)
论述题(40分)
气候评价标准
常见的气象旅游类型很多,主要有雨景、云雾景、冰雪景、霞景、日月景、幻景、极光景等等。
(一)雨景
雨景是旅游中经常遇到的一种自然景观。雨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往往给周围旅游增添无穷的韵味。首先,细雨蒙蒙,使山石林木、小桥流水若隐若现,别具一番朦胧美或意境美。自古以来,我国形成了许多雨景胜迹,如峨眉山十景之一的“洪椿晓雨”,蓬莱十景之一的“漏天银雨”,还有江南烟雨、巴山夜雨等。其次,雨滴声声,雨打“芭蕉”,“雨滴残荷”,也会增添一份宁静和韵律美。
然而,雨景作为一种美景,离不开季节的配合,春雨最令人神往,江南的春雨更为迷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雨景还需地形的配合,在一些地形起伏较大的山区,雨景的朦胧美更是多姿多态。
(二)云雾景
山区云蒸雾聚,变幻翻腾,历来就是极具吸引力的胜景,所谓“山无云则不秀”。黄山云海为四绝之一。庐山瀑布云“或听之有声,或嗅之欲醉,团团然若絮,蓬蓬然若海”,奇妙万状。苍山的玉带云,三清山的响云,泰山的云海玉盘,都是奇景。
云雾景常给人一种身处神仙境地、飘飘欲仙的美妙感受,在山地最为常见,主要是由多变的山地气候造成的。
(三)冰雪景
雪景配合其他的自然景观可构成奇异的冰雪风光。雪是纯洁的象征,雪景常把人间装扮成一个纯真无私的世界。自古以来,冰雪景一直是人们乐此不疲的旅游活动内容。旅游区中以雪命名的景点俯拾皆是,如九华山的“平岗积雪”,嵩山的“少室晴雪”,燕京八景之一的“西山晴雪”,西湖十景之一的“断桥残雪”等都是著名的雪景,足见雪在构景中所占地位。世界上许多冰雪丰富的地方,先后建设起滑雪运动场,寓观景与运动于一体,爱好者日众。我国哈尔滨的冰雪、冰雕盛会是该地最有号召力的旅游节目。
(四)霞景
霞是日月斜射光,经空气色散使云层呈现红橙黄等彩色,多出现在日出或日落时,常与山地水气、云雾相伴随,主要形式有朝霞、晚霞、彩霞、雾霞等。这种景致瞬息万变,五彩缤纷,对游人很有吸引力。以霞景命名的景点,如泰山岱顶的“晚霞夕照”,浙江东钱湖的“霞屿锁岚”,江西彭泽的“观客流霞”等。
(五)日月景
日月景从本质上说属于天文旅游的一种,但由于日月景的观赏与气候、气象、季节和地理环境有很密切的关系,且其景观与其他天文旅游相比,规律性很强,周期很短,观赏手段十分简单,因此在气象旅游中描述更为恰当。
日月景包括旭日、夕阳、满月和残月。游人到高山、海滨旅游,都希望能看到日出和日落的景色。有些名山已经形成固定的观日点,如泰山的观日峰,庐山的含鄱口,黄山的翠屏楼,峨眉山的金顶。游人常披星戴月,在日出或日落前赶到上述地点。“旭日东升”是泰山奇观之一,知名度极高。庐山的旭日景和夕阳景也极尽瑰丽,因有鄱阳湖水光的衬托,更是与众不同。观日以晴天和少云天气最佳,故需掌握天气状况和观景时间,否则会徒劳跋涉。
月到中秋分外明,满月象征着圆满美好,是都喜爱的,如西湖十景之一的“乎湖秋月”等。此外,日月景常常与霞景相伴而生,后者的映衬,使日出、日落景致更为丰富多彩。
(六)幻景
佛光与蜃景,因其形成机理及成像性质的相似性,我们可以通称为幻景。二者均由于大气分子或其中的水汽分子对太阳光线的折射或反射作用而形成。所形成的景观均为虚像,虚无飘渺,给人一种神秘怪异的感受,但二者出现的区域有很大差别。佛光,是山岳顶峰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光学现象。蜃景则常见于海湾、沙漠、江河及湖泊的上空,有时在山顶也可以发生。
1.佛光景观
佛光又称宝光,庐山、峨眉山、泰山、黄山都是有名的观赏佛光的名山.。峨眉金顶佛光是峨眉十景之一,在无风的晴天下午,日光透过云层,便会出现以金顶上观赏者的头像为中心的七色光环,“光环随人动,人影在环中”,景色之神异绚丽,莫可名状。庐山佛光与峨眉山类似,当小天池雾气弥漫之际,在太阳对方向的云屏雾墙之上,会出现道道彩色光环。佛光的出现是云雾中小水滴对光线的折射和衍射作用造成的一种光学现象,但由于各山的环境条件不同,佛光的出现次数及美丽程度也不同。峨眉山云雾天数最多,湿度最高,风速最小,所以出现次数最多,也最美丽。泰山每年出现佛光七八次,而峨眉山金顶每年可以看到七八十次。
2.蜃景
蜃景即海市蜃楼,是空气密度在垂直方向的变化而产生折射和全反射,导致远处地面景物出现在空中或海面上空的一种幻景。(梦溪笔谈)云:“登州海中,时有云气,如宫室、台观、城堞、人物、车马、冠盖,历历可见,谓之海市。”又传说中龙所生九子之一的蜃能吐气为楼,故曰海市蜃楼。山东海边蓬莱阁是最有名的观看海市蜃楼之地。游人立于阁前,凝望雾气蒸腾的海面,会看到(梦溪笔谈)中所述的种种幻景。它由隐达显,由显转隐,持续几分种到几十分钟。此外,庐山五老峰偶尔也可看到这种奇景。
(七)极光景
极光景指高纬度地区高空出现的一种辉煌瑰丽的彩色光像,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等,明亮时多为黄绿色,微弱时一般为白色,有时带红、蓝、灰、紫色,或兼而有之。它是由太阳发出的高速带电粒子使高层空气分子或原子激发而致的发光现象。这些带电微粒因受地球磁场作用折向南北两极附近,分别形成“北极光”和“南极光”,北极光出现在距地球磁极22--27度的地带,大体上是通过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冰岛南部、挪威北部、新地岛南部和新西伯利亚群岛南部的一个环状地带,每年有2/3的天数(245天)可以看到极光,成为该地区吸引游客的主要自然景观之一。我国黑龙江的漠河地区、新疆阿尔泰地区也能看到极光。
(八)其他气象旅游
除上述气象旅游外,我国还有一些在特定区域条件下才能出现的气象旅游,如雾凇景、雨凇景和“下关风”等旅游。
雾凇又名树挂,是在寒冷的天气里形成于树枝、电线等物上的白色而松软的水滴凝结物。这水滴比降下来的雨滴小得多,实际上就是构成云雾的水滴,雾凇中这些小水滴凝结物之间的空隙很多,因此呈不透明的白色,我国雾凇分布特点是:高山多于平原,湿润地区多于干旱地区,北方多于南方。雾凇出现最多的地方在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湖下的滨江两岸,由于气温低,多偏南风,空气湿度大以及受水电站泄水增温的影响,常在行道树上结成洁白冰莹的雾凇,在柳条上像白链银丝,在松针上像朵朵白菊,姿态各异。吉林雾凇花色众多,分布密集,出现日数多,有“江城树挂”之称。
雨凇是由小雨滴在物体上冻结起来的透明或半透明的冰层。雨凇的产生必须是低层空气有逆温现象。从上层气温高于零度的空气中下降的雨滴到下层气温低于零度的空气中,便处于过冷却状态。过冷却水滴附着到寒冷的物体表面便立刻冻结成雨凇。雨凇密度小时,为混浊无光泽的冰层;密度大时则成透明的冰层。雨凇的分布是高山区多于平原区,湿润区多于干旱区,但南方多于北方,这一点与雾凇相反。我国雨凇日数最多的地方是峨眉山,每年有135天(峨眉山的雾凇有142天)。庐山雨凇也很有名,一到冬季风和日暖时,碧绿的松柏竹杉都披上了银装,人称玻璃世界。
“下关风”是我国云南大理四景之一,每年的秋冬季节出现,这种景只能感受而不能观赏,大多用以衬托其他旅游。奇景的形成,是由于苍山西侧的气压大于东麓,冷气流从苍山横谷或低缓处越脊而过往下沉,而东侧洱海暖湿空气上升所产生的一种定向风。这种风是大理自然景观形成的重要因素。
自然的分类和利用
气候评价方法是在了解各个气象要素的数量特征及其随时间变化与地理分布的基础上,对气候作出价值判断的科学方法。所谓气候的价值主要表现为生产布局及日常生产活动提供科学依据所做出的贡献。就农业生产来说,一定的光照、热量、雨量、温度天气条件以及土壤、植被、水文等都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条件。对农业中的土地利用、作物布局及生产活动都有影响。 [1]
气候的评价内容随着生产部门不同的要求而定。光照气候的评价指标,通常有日照时数和昼夜长短以及辐射强度等。一般用“多少”或“丰、缺”评价日照时数;昼夜长短的评价,一般分为长日照和短日照;辐射强度的评价,一般都从不同季节、不同地区的比较中得出“强弱”或“热量多、少”等概念。上述各类评价标准都缺乏严格的定量关系,而且有的标准随着具体气候条件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热量指标一般用各种温度指标表示,如积温、年(月)平均温度,最热月气温,最冷月气温和生长季的天数、无霜期长短等,反映冷暖情况最好还是用各种平均温度与极端温度表示。降水量是很重要的气候要素,由于降水量季节变化各地差异很大,逐年变化显著,所以评价降水气候不但要考虑量的多少,而且还要考虑降水的变率与季节分配以及降水与蒸发之间的对比关系,因而,对湿润状况的评价也很不一致、一般可用干燥度标准来评价。现在人们不仅把气候作为一种环境条件,而且越来越重视作为一种自然的价值了。因此,气候的评价,开发、利用对国民经济建设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自然的概念
自然可以分为可再生和不可再生
可再生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又称可更新。主要包括生物(可再生)、土地、水、气候等。不可再生是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叫不可再生。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各种自然的应用
石油
用途 石油及其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石油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动力燃料,具有燃烧完全、发热量高、运输方便等优点。在古代,沥青被用于建筑、筑路、油漆、堵船缝、防水和医药。近代第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照明用的灯油。汽车问世后,石油作为内燃机燃料被广泛应用。汽车、飞机等对汽油的需要,促使石油炼制业的发展。除汽油外,石油是石油气、煤油、柴油、润滑油、渣油、沥青和石蜡的来源。由石油和天然气生产的乙烯、丙烯、苯、甲苯、二甲苯和乙炔等,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如乙烯是制造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塑料的基本化工原料。苯、甲苯、二甲苯也是上述三大合成材料和医药、农药、的重要原料,而且是现代尖端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重要原料。农业用化肥的生产,主要也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为原料。
天然气
天然气主要有以下几个用途:
1、天然气发电,具有缓解能源紧缺、降低燃煤发电比例,减少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且从经济效益看,天然气发电的单位装机容量所需投资少,建设工期短,上网电价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2、天然气化工工业,天然气是制造氮肥的最佳原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天然气占氮肥生产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0%左右。
3、城市燃气事业,特别是居民生活用燃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的经济效益也大于工业燃料。
4、压缩天然气汽车,以天然气代替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
煤炭
煤炭作用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l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2)炼焦煤
我国虽然煤炭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太阳能
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
使用太阳电池,通过光电转换把太阳光中包含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
利用太阳光的热量加热水,并利用热水发电
利用太阳能进行海水淡化
现在,太阳能的利用还不很普及,利用太阳能发电还存在成本高、转换效率低的问题,但是太阳电池在为人造卫星提供能源方面得到了应用。
自然泛指存在于自然界、能为人类利用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要素)。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为: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1、自然按照实物类型一般分以下8类:土地、气候、水、生物、矿产、海洋、能源、旅游等
2、空间分布
地面—气候、水、土地、生物等
地下—地下矿藏、地热、地下水等
海洋—海洋生物、海底矿产、海水、潮汐等
3、再生性质
可再生——土地、水、气候、生物等
非可再生—矿产
4、还有种分类的说法,即非枯竭自然和可枯竭的自然,前者主要是指那些数量丰富,几乎不受人类影响的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后者即前面的再生性质分类(可再生和非可再生)
自然的概念:人类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并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
自然和能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有的自然同时也是能源,比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有的自然不是能源,比如铁等金属矿产、气候、土地等;有的能源也不属于自然,比如电能;沼气等经过加工的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