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历史气候变化与朝代更替的关系的例子_历史气候变化

tamoadmin 2024-09-09
1.简要论述地球的气候变化过程2.举例分析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3.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4.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了怎

1.简要论述地球的气候变化过程

2.举例分析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3.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4.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

5.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有什么变化

6.历史上地球的气温一直是变化的,为什么还要恐慌全球变暖?

历史气候变化与朝代更替的关系的例子_历史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即气候平均状态和

离差

距平

)两者中的一个或两个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越不稳定。泛指各种

时间尺度

气候状态的变化。范围从最长的几十亿年到最短的

年际变化

。可分为

地质时期气候

变化、

历史时期气候

变化和

现代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约104~108年,主要根据动、

植物化石

及各种遗迹间接研究。据考证其间经历过几次冰期与

间冰期

交替变化的过程;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尺度约102~103年,这时期已有人类出现,主要依据历史文献记录、动植物群的变化、

树木年轮

分析等手段研究。其间经历过

温暖期

寒冷期

、干期与

湿期

的交替变化过程,全球不同地区既有同步变化,又有反向变化;现代气候变化的尺度100~101年,

利用系统的气象记录研究。一般认为从19世纪末到

20世纪上半叶

,北半球广大地区气候回暖,尤其是北极和

高纬度

地区,气温上升显著,而

南半球

变化不大,到1940年前后变暖现象达到高峰,以后即开始变冷。

简要论述地球的气候变化过程

13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近2000a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用。但近些年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等认为2000~ 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期) ; ②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世纪) ; ③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世纪中期至6世纪)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8世纪) ; ⑤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11世纪) ; ⑥金前期湿干气候(12世纪) ;⑦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和14世纪前半叶) ; ⑧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 2000年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

13年,竺可桢 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 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用。但近些年来, 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

朱士光等认为2000—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中期) ;

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世纪) ;

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世纪中期至6世纪) ;

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8世纪) ;

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11世纪) ;

金前期湿干气候(12世纪)

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和14世纪前半叶)

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世纪后半叶至20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中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 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 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 但不完全同步。

气温和温度带  1.冬季(1月)气温的分布

从1月等温线图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了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此线以北(包括北方地区、西北内陆及青藏高原内陆)的气温除部分地区外均在0℃以下,其中黑龙江漠河的最低气温在-30℃以下;此线以南的气温则均在0℃以上,其中海南三亚的最低气温为20℃以上。因此,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气温差别大是中国冬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这一特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  纬度位置的影响 冬季阳光直射在南半球,中国大部处于北温带,由太阳辐射获得的热量少,同时中国南北纬度相差达50℃,北方与南方太阳高度差别显著,故造成北方大部地区气温低,且南北气温差别大。  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常有寒冷干燥的冬季风吹来,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因此更加剧了北方严寒并使南北气温的差别增大。  2.夏季(7月)气温的分布

从中国夏季7月等温线图上可以看出:除了地势高的青藏高原和天山以外,大部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方许多地方平均气温在28℃以上;新疆吐鲁番盆地7月平均气温高达32℃,是中国夏季的炎热中心。所以除青藏高原等地势高的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气温差别不大,是中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征。  其形成原因有:夏季阳光直射点在北半球,中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普遍增多。加之北方因纬度较高,白昼又比较长,获得的光热相对增多,缩短了与南方的气温差距,因而全国普遍高温。

温度带的划分及耕作

温度带

≥10℃积温

生长期(天)

分布范围

耕作制度

主要农作物

热带

>8000℃

365

海南全省和滇、粤、台三省南部

水稻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天然橡胶等

亚热带

4500℃—8000℃

218—365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即南方地区大部)

一年二至三熟

水稻、冬麦、棉花、油菜等

暖温带

3400°—4500℃

171—218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及南疆(塔里木盆地地区)

一年一熟至两年三熟

冬麦、玉米、棉花、花生等

中温带

1600°—3400℃

100—171

东北三省、内蒙古大部及北疆

一年一熟

春麦、玉米、亚麻、大豆、甜菜等

寒温带

<1600℃

<100

黑龙江省北部一小部分地区以及内蒙古东北部一小部分地区

一年一熟

春麦、马铃薯等

青藏高原区

<2000℃  (大部分地区)

0—100

青藏高原

部分地区一年一熟

青稞等

3.中国的温度带 中国用积温来划分温度带,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活跃生长,所以通常把日平均气温连续≥10℃的天数叫生长期。把生长期内每天平均气温累加起来的温度总和叫积温。一个地区的积温,反映了该地区的热量状况。根据积温的分布,中国划分了5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原区。不同的温度带内热量不同,生长期长短不一,耕作制度和作物种类也有明显差别。  降水和干湿地区   1.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可看出: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其南部边缘的一些地区降水量不足20毫米;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平均年降水量仅5.9毫米,是中国的“旱极”。中国东南以及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台湾东部山地可达3000毫米以上,其东北部的火烧寮年平均降水量达6000毫米以上,最多的年份为8408毫米,是中国的“雨极”;  中国年降水量空间分布的规律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大致是沿海多于内陆,南部多于北部(青藏高原为例外),山区多于平原,山地中暖湿空气的迎风坡多于背风坡。  2.降水量的时间变化 中国降水量的时间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季节变化是一年内降水量的分配状况。中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征是:秦岭—淮河以南(南方)地区每年雨季约4——5月开始,约10月结束,雨季时间约6——7个月,雨水集中在5——10月;秦岭—淮河以北(北方)地区每年雨季约7——8开始,约9月结束,雨季时间约2——3个月,雨水集中在7月和8月。全国大部分地区夏秋多雨,冬春少雨。  年际变化是年与年之间的降水分配情况。中国大多数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一般是多雨区年际变化较平均气温小,少雨区年际变化较大;沿海地区年际变化较小,内陆地区年际变化较大。而以内陆盆地年际变化最大。  3.季风活动与季风区 中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与时间变化上的特征,主要是由于季风活动影响形成的。发源于西太平洋热带海面的东南季风和赤道附近印度洋上的西南季风把温暖湿润的空气吹送到中国大陆上,成为中国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在夏季风正常活动的年份,每年4、5月暖湿的夏季风推进到南岭及其以南的地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进入雨季,降水量同之前相比增多。  6月夏季风推进到长江中下游,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进入雨季(部分地区除外)。这时,江淮地区阴雨连绵,由于正是梅子黄熟时节,故称这种天气为梅雨天气。  7、8月夏季风推进到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华东、东北等地进入雨季,降水同7、8月之前相比明显增多。9月间,北方冷空气的势力增强,暖湿的夏季风在它的推动下向南后退,北方的雨季结束。10月,夏季风从中国大陆上退出,南方的雨季也随之结束。

干湿地区的划分

年降水量(mm)

干湿状况

分布地区

植被

土地利用

湿润区

>800

降水量>蒸发量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最南部(藏南谷地南部)、内蒙古东北部、东北三省东部

森林

以水田为主的农业

半湿润区

>400

降水量>蒸发量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大部、青藏高原东南部(藏南谷地北部)

森林——草原

旱地为主的农业

半干旱区

<400

降水量<蒸发量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大部

草原

草原牧业、灌溉农业

干旱区

<200

降水量<蒸发量

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青藏高原西北部

荒漠

高山牧业、绿洲灌溉农业

在中国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连线以西以北的地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量很少,故唐诗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名句。习惯上我们把夏季风可以控制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夏季风势力难以到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  4.中国的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是反映气候特征的标志之一,一个地方的干湿程度由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决定,降水量大于蒸发量,该地区就湿润,降水量小于蒸发量,该地区就干燥。干湿状况与天然植被类型及农业等关系密切。中国各地干湿状况差异很大,共划分为4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气候的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从气候类型上看,东部属季风气候(又可分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而且同一个温度带内,可含有不同的干湿区;同一个干湿地区中又含有不同的温度带。因此在相同的气候类型中,也会有热量与干湿程度的差异。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由于中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东部,又在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岸,西南距印度洋也较近,因之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冬季盛行从大陆吹向海洋的偏北风,夏季盛行从海洋吹向陆地的偏南风。冬季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在其影响下,中国大部地区冬季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在其影响下,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非季风区除外)。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和世界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冬季气温偏低,而夏季气温又偏高,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这些又是大陆性气候的特征。因此中国的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也称作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条件的优势 复杂多样的气候,使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中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使中国农作物与动植物都非常丰富。例如玉米的故乡在墨西哥,引种到中国后却广泛种植,已成为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红薯最早引种在浙江一带,在全国普遍种植。中国季风气候显著的特征,也为中国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因夏季气温高,热量条件优越,这使许多对热量条件需求较高的农作物在中国种植范围的纬度远比世界上其他同纬度国家的偏高,例如水稻可在北纬52°的黑龙江省呼玛县种植。夏季多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发育,例如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物产富饶,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与之同纬度的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地区)、阿拉伯半岛等地却多呈干旱、半干旱的荒漠景观。  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也有不利的方面,中国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对中国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也常常造成不利的影响,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  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涝灾较少,南方则旱涝灾害均会不定期发生(旱例:云南)。  在夏秋季节,中国东南以及南部沿海等地则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台风(热带风暴发展到特别强烈时称为台风)以6——9月最为频繁。  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即冬季风)。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全球气候变化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改变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1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

尽管还存在一点不确定因素,但大多数科学家仍认为及时取预防措施是必需的。针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响应是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条约(UNFCCC)的发展而逐渐成型的。1992年UNFCCC阐明了其行动框架,力求把温室气体的大气浓度稳定在某一水平,从而防止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UNFCCC已经收到来自185个国家的批准、接受、支持或添改文件,并成功地举行了6次有各缔约国参加的缔约方大会。尽管各缔约方还没有就气候变化问题综合治理所取的措施达成共识,但全球气候变化会给人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气候变化会使人类付出巨额代价的观念已为世界所广泛接受,并成为广泛关注和研究的全球性环境问题。

地球平均气温上升导致喜马拉雅山等高山的冰川消融,将会对淡水形成长期的隐患;海平面上升,中国上海、广州等人口密集的沿海地区则可能会面临咸潮破坏,甚至可能会遭遇淹没之灾; ·冻土溶化,日益威胁当地居民生计和道路工程设施; ·热浪、干旱、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等越来越频繁,导致当地居民生命财产损失加剧; ·粮食减产,千百万人面临饥饿威胁;每年,全球因气候变化导致腹泻、疟疾、营养不良多发而死亡的人数高达15万,主要发生在非洲及其它发展中国家。2020年,这个数字预期会增加一倍; ·珊瑚礁、红树林、极地、高山生态系统、热带雨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的威胁,生物多样性受损害。无论气候变化的影响规模大小,贫困人群将受害最深。贫穷国家因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海平面上升、疾病传播及农作物减产所带来的问题,故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比发达国家更为严重。

举例分析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

地质时期为距今1万年前,气候波动变化,冷暖干湿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温暖期较长,寒冷期偏短;湿润期与干旱期相互交替,但中生代以干旱为主,新生代以湿润为主。

历史时期为距今1万年以来到一两百年前,两次较大的波动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1500年的温暖期,15世纪以来的寒冷期

影响:温暖期:冰盖缩小,海平面上升,热带亚热带范围扩大;寒冷期:农作物歉收或决收

近现代时期为一两百年以来,1、全球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2、陆地降水量显著变化3、雪盖和冰川面积减少4、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

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举例分析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系有: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战乱的关系。

1、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文明史以前的古人类还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生存和发展基本依赖生态系统提供的生物源,而生物源的扩展和退缩受制于气候的变化。

即使人类到了新石器时代(文明史的前夕),有了农业,这种依赖也没有多大变化,大部分生活资料直接取之于自然界;和集仍是重要的经济活动。总之,文明史以前的人类受生态学规律的控制。中原古代文化的起源及发展与古代气候的变迁息息相关。

2、气候变迁与中国封建王朝的盛衰:

中国古代气候的变迁与封建王朝的盛衰息息相关。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出现过许多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都是以风调雨顺、万物蕃育、经济繁荣、国泰民安而著称的。而它们都是农业社会的,气候环境的优劣便成为王朝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

由于相对温暖湿润,草原生态环境良好,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压力相对较小,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一个较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农业地区也产生了相当深刻的影响,使中原黄河流域农业生产发展具备了一个较为优越的外部条件。农业经济的发展是中国传统社会发展的基础。

3、气候变迁与中国历史上战乱的关系:

东汉三国处于历史上气象灾害频繁发生的阶段。东汉恒、灵以后,随着气象灾害等各种生态突变现象的频繁发生,瘟疫流行,天灾人祸接踵而至,给本就盛行徽纬迷信的东汉社会带来日益严重的心理恐慌。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呢?

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

竺可桢先生是一位著名的中国科学家,他在气候学领域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这一划分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历史和特点有着重要的意义。

考古时期是竺可桢先生划分的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第一个时期。这个时期主要是指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大约从公元前5000年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气候整体上呈现出温暖湿润的特点,适宜于农业的发展。考古学家通过对古代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发现了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线索。

例如,在仰韶文化时期,人们开始种植水稻,这表明当时的气候条件是适宜于水稻生长的。然而,在龙山文化时期,水稻的种植面积明显减少,这可能与气候的变化有关。

物候时期是竺可桢先生划分的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第二个时期。物候是指植物生长发育和动物迁徙等生物现象与气候的关系。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主要通过物候的变化来反映。

例如,中国古代的农民根据物候的变化来安排农事活动,如播种、收割等。竺可桢先生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关于物候变化的记录。例如,《诗经》中有“春雨惊春清蜇天”的诗句,这表明当时的春天来得比较早,气候比较温暖。

然而,在唐朝时期,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这表明当时的春天来得比较晚,气候比较寒冷。

方志时期是竺可桢先生划分的中国古代气候变迁的第三个时期。方志是指地方志,是中国古代地理志的一种。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气候变化主要通过方志的记录来反映。竺可桢先生通过对方志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关于气候变化的线索。

例如,明朝的《江南通志》中记载了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包括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等。这表明明朝时期江南地区的气候变化与现在的气候特点相似。

古代气候和现代气候有什么变化

大家知道,地球是一个大水球,表面大部分面积是海洋,陆地占比不高。水的比热容很大,吸热能力也很大。 大量海洋的存在让地球表面的温度波动非常小这样才适宜人类和其他动植物生存。 所以地球的温度,是由海洋决定的,而不是空气。 海洋的温度,主要取决于太阳和地球的关系而不是人类活动。

一、一般说来,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亚热带植物北界线也随着南移· 一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二是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三是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纵观三次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从中不难窥见地理环境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气候干冷化之后的行动才更能看出一个朝代的战略水平。

厚重的中华文明史告诉我们,地球升温对大陆国家来说是绝对的好事! 12年,大科学家竺可桢先生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这篇论文指出中国五千年历史气候可以分为4次暖期和4次寒冷期。

二、中国人说,这是美国人构思的阴谋毕竟碳排放已经成为代表地球人发展权利的蛋糕,被争来争去。

有争斗的地方,就有权谋,就有。能多排放点二氧化碳就代表你这个国家工业可以多发展一点,人民日子就会好过一点。可对于环保人士来说,地球人多排放一点二氧化碳,就会加速地球变暖,最终可能导致全人类的灭亡中央集权本身就有应对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的能力不把这种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而是选择了收缩,那自然是白白浪费了组织潜力。

因此更重要的是对气候变化的应对,而不是其本身。2021年是中国人对气候变化,感知最直观的一年。其实上面的话,是真参半的。地球正在加速变暖。这句话是真的,有科学研究佐证,科学依据咱们待会儿说。但人类活动导致的碳排放能加速地球的变暖?

这句是的因为人类活动的那点碳排放,远远不能影响全球气温的变化。

三、为什么发达国家要限制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呢?因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走完,不允许发展中国家来抢他们的蛋糕。

发达国家只想躺平赚钱,用工业化成果永远剥削发展中国家。1880年左右,地球才有了可以覆盖全球的,比较精确的温度记录。 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在90年代的时候有多难熬。

现在中国北方的寒冬已经没有那么可怕了。但幸好,中华文明有五千年悠久优秀的历史。?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乃至朝代更迭,都与气候变动和气温升降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全球正在变暖并且会加速变暖。北方降水增加对中国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这个问题放在别的国家显然无法回答。?

四、从图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每次气温剧烈下降,中国就要改朝换代。因为气温剧烈下降,导致降雨减少,粮食减产绝收,想要活命的农民必然揭竿而起。湿润温暖的年代,都是中国古代的盛世王朝!

从秦汉盛世、隋唐盛世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孔夫子心心念念的夏商时代,

都是中华文明爆发中国人小日子过得美美的时代。如今盛世中华要在这样的天时之下强势回归了么如前文所说,地球是一个水球,表面积的71都是水。

因为水有巨大的比热容能够吸纳大量的太阳光能和热量,然后缓慢释放,才使地球有一个相对稳

定的温度,万物才能在恒温下生存。这个特性,临近海边的人感觉不大,深居大陆的人感受颇深。

因为根据学者研究年平均气温下降1度内陆地区的冬天可能要下降十几度,中国的年降水

量会下降100毫米。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农耕的生死线3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中国畜牧业的生死线。?

五、低于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的地方,则被称为死亡沙漠。

驰名于世的万里长城,恰好就是沿着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修的。如果地球的年平均气温下降1度这么多,中国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会往南推400里。而秦汉时期修建的古长城与明清时期修建的古长城相隔遥远它们之间的距离恰好就是等降水量线南推的距离。西方渲染的是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南极北极动物生存不利。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温暖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趋势,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出现。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但却故意淡化全球变暖后,动植物都会呈现万物生长欣欣向荣的局面。降雨增多,固然会让中国防汛压力增大,但降雨增多,给中国带来的却有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从农业方面来看,降雨多了很多荒漠和戈壁滩会变成良田,粮食产量增加是必然的。从工业角度来看降雨多了,适宜人居住的地方也就多了,发展空间大,绿色植被多,目标将不再是问题。?

况且中国追求的新能源目标里,水力发电又稳定又便宜降雨量多了,多修几座水电站,眼下中国的电荒将迎刃而解。

古楼兰 古河套平原等地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中华大陆的第四次盛世即将来临这是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许我们能够亲眼目睹,中华汉唐之威在蓝星上再次闪耀!

历史上地球的气温一直是变化的,为什么还要恐慌全球变暖?

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大的有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代气候,小的有年际变化、几十年,上百年等。不同时段气候变化原因不同。

地质时期气候变化时间最长、差异最大。地球最暖时,两极终年无冰雪。最冷时,几乎全部冰雪覆盖。引起地质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板块运动、大陆漂移、造山运动、高原隆起、大气成分巨变等。

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太阳辐射、地球内部因素、CO2浓度、甲烷浓度、臭氧层、植被状况、两极冰雪状况等等。

太阳辐射可能有2%左右的变化。地球内部因素也很复杂,地质变化、火山活动等都会影响气候。温室气体(CO2、甲烷等)等因素是影响地球热量平衡的重要原因。近代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气体剧增。历史时期温室气体变化没有近代大,但也有波动,主要是地球内部排放变化和生物圈变化。森林、植被对气候的影响一般是正循环。森林越多,气候越暖湿,又更有利森林。反之则恶性循环。两极冰雪的影响也是正循环。冰雪越多,反射太阳辐射越多、气候越冷。

首先全球平均温度并没有比现在更高,简单说就是这个唐朝变暖和现在的全球变暖 空间尺

度不一样,唐代对应的全球并不是普遍的温暖期,而且公元600-900年左右温度也期间经历了多次

温度波动,只是可能唐朝的某些时间在黄河流域 到长江流域在部分几个时期内出现了增温,一些

研究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大气波动模式变化增强了夏季季风,而这一时期的全球其他地区例如在欧洲

的公元600-800反而经历了相对凉爽的时期。

公元纪元后至前工业革命时代 最近的公认的一次接

近全球性(实际主要以北半球为主)普遍增温期是公元左右的中世纪暖期,对应了唐末

至南宋的一段时间,欧洲,格陵兰 ,北美的温度比20世纪的平均大致高出摄氏度,亚洲例如

日本东北部的记录也显示出温暖湿润的记录,但是这一时期全球其他地方尤其是南半球气候如何也

没有完全的定论,南极洲 的一些地区和热带太平洋显示出了相反的变冷的现象,一些研究也认为

出了中世纪暖期在全球范围的尺度内并不存在。

一、可能更像是洋流变化和大气波动引起的半球跷跷板

效应。将历史上人口经济高速增长的所出现的‘盛世’所有归因于全变暖所带来的农业丰收是不准确的。

现在流行的汉唐全球变暖,温度比现在高很多的说法,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可以对比一下

网上流行不同版本的地图,同一时间是否冷暖都是不一致的,其主要依据可能来源于一些历史记录

的天气和时令序列周期,物候或者物种分布记录。例如河流何时结冰,唐朝长安下了几次雪,

这些结果实际并不能准确解释全球性的变冷或者变暖,只能解释区域性的冷暖,而且很多夹杂了随

机性的天气,不能完全反应当时气候冷暖的细节。

另一方面,按照物候学 的记录,以及在物

种分布界限只能在一定层面上推断全球气候冷暖,有很强的局限性,而且这些受到影响的因素繁

多,结果不一定准确,例如早春蔷薇科植物的物候(例如杏花,桃花,樱花)等的开放日期,传统认

为温度越高对应的花开的越早,这些植物本身是有需冷量的,即冬季经过一定的低温才能开花,如

果某年前冬两个月大幅度异常増暖,而冬末到早春比较寒冷,总体温度还是高于平均水平也会导致

开花的异常偏迟。

二、反之如果前两个月异常寒冷而早春温度偏高,低于平均温度的模式也会提前

开花,物候不仅与气温有关还与季节性延迟(seasonal lag)有关,另外关于物种分布,唐朝时梅,柑

橘可以种在长安,所以说明当时气候比现在温暖很多,这也是并不准确,这些可能也是种植在特定

微气候环境的,不能完全作为气候响应,而且现在梅的分布北界也并不比那时偏南,北至北京至大

连一带也有梅树种植,西安市区也可以种植一些柑橘,桂花等亚热带常绿树只是土壤和降水限制不

能大规模用于商业生产。

除了温度外实际上降水量,气温的年较差,土壤环境,以及高植被覆盖率

等等间接对气候影响,也可以改变物种分布北界,柑橘,梅,山茶限制其在中国北部分布的局限因

素,例如一个特定阶段内的气候因为季风大气环流模式变化导致了增高高降水和减缓的气温年较差

的时期,甚至全年平均温度有所下降(夏季降温2度,冬季增温1度的模式),其在轻微的降温的趋势

下分布北界依然可以北移。

三、因此网上流传的按照一些历史记录推测的全球相对冷暖的所绘制的气候

冷暖图具有较强主观性,也不能反应出气候变化 的细节,并不真正准确。完全将变暖世联系

在一起并不准确,只是东亚的部分区域而言变暖的模式与季风强度有一定正相关性,但并不完全如

此。所谓的汉唐时期的全球温度水平也并不比现在更暖

而目前后工业革命时代尤其是80年之后的几十年的观察到的全球表面平均温度的变暖趋势气候变

化在有观测历史上确实是全球尺度的。

且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在几十年到近一百年时间内就增加了

100ppm(279ppm-421ppm)可能超过地质历史上1400万年来的最高值,从北极到南极,海洋到

陆地几乎都出现了变暖,北极和北半球中高纬度变暖幅度最大,目前全球平均温度已经比前工业革

命时代高出1.2-1.3度。而唐朝(600-900)估计全球温度范围在低于0.5-高于0.8左右(0大致为19世

纪平均水平),大概率比现在更低。

四、这些情景是对过去十年来使用的一组情景的更新,其中包括一个备受争议的极端情景:到2100年,

气温将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约5°C。十多年来,这种情景在气候研究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批评

者指责其具有误导性,因为它包括的煤炭使用量并不符合实际:到2100年煤炭使用量大约会增加五

倍。不过,很多研究者对批评声不予理会,认为只要人们了解其基本设和局限性。

这样的高碳排

放情景仍然有其价值。例如,北极多年冻土中大量释放的甲烷可能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具有相似的

效果。

“我们是在试图了解风险,而非预知未来。”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大气科学家Donald

Wuebbles表示。Wuebbles是2017年发布的最新版《美国国家气候评估 》第一卷的主要作

者。这些情景的目的不是去简单地预测排放量 ,而是研究各种不同程度的气候变暖 和不同类型的

经济发展方式会产生什么影响。

这些情景可为各类研究人员所用:经济学家可根据它们研究政策成

本,生态学家则用它们来预测全球生态系统的变化。

“这不是科幻故事,”华盛顿大学 环境健康研究员、这次新气候情景开发的委员会联合

Kristie Ebi说,“我们需要这些建模 结果来了解我们所做的选择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现在我们有能

力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