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川气候_宾川气候特征和环境特点分析
1.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位于哪里
2.宾川地区一天的有效辐射量
不穷。城镇比较繁华,亚热带水果经济种植基地,大量发展经济作物,农民普遍有钱,而且房价很高赶上某些州市,气候适宜居住,就是太阳光照比较强,盆地地形开阔,没有太多的高山包围,不是那种穷山恶水,气候湿热的地方。发展比较有前景
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位于哪里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25°23′~26°12′、东经100°16′~100°59′。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界,北与鹤庆县及丽江地区永胜县毗邻。县境最大直距:南北为72.8公里,东西为68.7公里。县城距州府大理市(下关)68公里,距省会昆明394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宾川”之名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战国时属叶榆地,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西晋、北周属云南郡,隋置越析州,唐高宗时属姚州地,明弘治七年,置宾川州,治所州城。民国 2 年( 1913 ),改州为县属腾越道(今腾冲县),民国 18 年,废道属省。 1949 年 12 月 23 日,宾川和平解放。 1950 年 1 月 1 日,宾川县委、县人民成立,属大理行政专员公署,县城州城, 1956 年县委、迁石榴村, 1958 年迁牛井,2002年8月13日撤牛井、太和两镇,建金牛镇。2005年12月撤古底乡并入平川镇。 宾川县是云南省商品粮、优质烟、香叶油、柑桔生产基地县。水稻"桂朝二号"获全国单产之冠。柑桔驰名全滇,赢得"桔果之乡"美誉。境内三个华侨农场,是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的潜力所在。佛教圣地鸡足山,名播东南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宾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宾川"之名,系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宾居"之名,最早见唐樊绰《蛮书》。明弘治七年(1494),割太和县、云南县、赵州地置宾川州,治所州城。清因之。民国2年(1913),改州为县。1949年12月23日,宾川和平解放。1950年1月1日,宾川县委、县人民成立。1958年,县委、县人民迁牛井街。是年11月,宾川、祥云、弥渡三县合并为祥云县。1961年3月,撤大县,恢复宾川县建制。2002年,全县辖金牛、乔甸、宾居、州城、力角、大营、炼洞、平川、古底、钟英、拉乌11个乡镇及宾居、太和、彩凤3个国营华侨农场。乡镇下设84个村民委员会,646个村民小组,844个自然村。农场下设7个经济区,3个生产服务站。2000年末,全县有83382户,3244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人。 [编辑本段]民族人口 宾川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4种民族,其中,有汉、白、彝、傈僳、回、苗、拉祜7个世居民族,归国华侨、因工作和婚姻关系定居宾川的有藏、壮、傣、纳西、瑶、布朗、佤、哈尼、景颇、怒、水、侗、布依、满等14种民族。少数民族71302人,占人口总数的21.58%,有拉乌彝族乡和钟英傈僳族彝族乡2个民族乡。全县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中百人以上的有:白族428人,占人口总数的13%;彝族193人,占人口总数的6%;傣族271人,占人口总数的0.01%;苗族453人,占人口总数的0.01%;傈僳族58人,占人口总数的1.8%;拉祜族251人,占人口总数的0.01%;瑶族104人,占人口总数的0.01%。 [编辑本段]自然 宾川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程海大断裂带呈南北纵贯宾川坝区。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为西北部木香坪顶峰,海拔3320米;最低为鱼泡江汇入江处,海拔1104米;中部县城金牛镇海拔1430米。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山与山之间的断陷盆地构成境内10个坝子。境内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水系。纳溪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 宾川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光热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9℃,年霜期100-120天,年均日照时数2719.4小时,年均太阳总辐射124.895-155.022千卡/㎡,年均降雨量559.4毫米,为省内最少。年均风速1.8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雨前雨中往往出现北风,气候极其适宜农作物生长。 宾川自然较为丰富。土壤种类繁多,物种丰富。据19年第三次森林普查,全县有林地面积66590.508公顷,覆盖率为25.99%,活立木蓄积量464.71万立方米。有树木123种,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苍山冷杉、元江栲、矮高山栎、红椿,经济林木有柑桔、核桃、板栗、桃、梨、油桐、咖啡、蓝桉等。中药材植物有394种。野生动物有5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金钱豹、金丝猴、念佛鸟等。矿藏有铅、锌、铜、铁、金、银、食盐、煤、石灰石、硅澡土、大理石、磺铁矿等10多个矿种,33个矿(床)点。境内河流径流量4.34亿立方米,由于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间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加之东部山高坡陡水源短,汛期大量流入江,非汛期水量缺乏,利用率不到一半,因而水需靠外域引进。 近年来,宾川县的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改革,加快发展,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工作方针,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稳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调度困难等问题,确保各年收支平衡。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27360万元,比2003年增长19.79%,其中第一产业117238万元,增长10.04%,第二产业43536万元,增长38.39%,其中工业22867万元,增长20.29%,建筑业20669万元,增长65.75%,第三产业66586万元,增长28.5%,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2003年的56:17:27变化为52:19: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82万元,比2003年增长71.76%;财政总收入10796万元,比2003年增长3.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75万元,比2003年增长24.32%;农民人均纯收入2338元,比2003年增长15.00%。 [编辑本段]旅游景点 宾川,有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佛教圣地鸡足山。早在宋代,就有僧人上山结茅修行。明嘉靖年间,已发展到11寺20庵的规模。清顺治年间,有"大寺八、小寺三古有四、阉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大错《鸡足山指掌图记》)。山中寺庵棋布,僧众上千,香烟缭绕,梵音悠扬。尔后,佛教渐趋衰落,加上"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山中建筑大多倒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寺院得到重新修复,旅游设施得到改善,名山胜景重展新颜。山上有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誉为"海内第一"的日、海、云、雪四观,有令人留连忘返的鸡足八景。此外,山中群峦叠嶂,奇峰挺拔,危壁万仞,百涧争鸣,寺树掩映,鸟语花香,集雄、奇、幽、秀于一山,可谓无处不景。高僧大错、担当、虚云长住此山,名人徐霞客、杨慎、李贽、徐悲鸿等曾上山探幽寻奇,留下大量诗词书画。由于山上自然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动物较多。1981年,被省人民列为重点自然保护区,1982年被院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1983年,祝圣寺、铜殿被列为全国汉地佛教开放寺院。上山游客自明代以来络泽不绝,近年国内外游客逐渐增多,每年达10万人次以上。此外,境内尚有列为大理风光旅游点之一的大营观音阁,红军二、六军团长征的纪念地南薰桥,景色清幽典雅的平川观音寺等胜景。 鸡足山风景区 鸡足山位于宾川县西北隅,距大理市100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齐名。鸡足山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822公顷,因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得名。 鸡足山前临苍山洱海,后靠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岭,十三座险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岗岭壑涧林谷峡,构成鸡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登山览胜,赞叹鸡足山“奇观尽收古今胜”。鸡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为3240米,登上山顶可东看日出,南观祥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徐霞客为一座峰顶而集中了日、海、云、雪“四观”而感叹不已,认为,这四观,得其中之一便可算奇绝, 天柱峰四观全备,不但可以为鸡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内之冠。除了“四观”外,鸡足山还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苍山积雪”、“万壑松涛”、“飞瀑穿云 ”、“悬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为历代骚人墨客所吟咏。 鸡足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鸡足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仍有增修。 清康熙时鸡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个,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鸡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顶,寺内楞严塔,是公元1929年云南省龙云登山游览时应僧人请求,拨巨资兴建的,龙云为楞严 塔题词:“法相庄严”。鸡足山目前修复规模最大的寺是迦叶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宽霖会长发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师主持重建的,于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叶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叶坐像,高3.3米,重1.6吨。 鸡足山被三条较大的断裂所切割,中部地区属断裂形成的山间凹陷地带,悉檀河纵贯其中,沿河两岸的尊胜塔院、悉檀寺、祝圣寺、寂光寺、石钟寺、大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以及无数的庵、阁、亭、楼、堂自下而上,像佛线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脚的慧灯庵,为游览鸡足山的主游道。山中寺庙多依山临岩而筑,高下布置,错落有致,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筑布局手法,形成独特的景观。游览鸡足山,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从宾川县城有旅 游公路直抵祝圣寺,游客到祝圣寺后可骑马4公里左右到鸡足山索道,在全长1811米的索道运行15分钟,就可直达天柱峰巅的金顶寺。 鸡足山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为1780米~3240米,分为干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气候与温凉潮湿亚高山气候。当山麓为灼热的酷夏时,山顶则有冬令现 象。植被分布,海拔1800米~23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以身态特殊的扭曲云南松为主,形成鸡足山八景之一的“万壑松涛”;海拔2300米以上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 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海拔2400米以上为亚热带丘陵、山地竹林,是著名的特产“香笋竹”产区;海拔2700米以上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类型;再上为亚热带、亚高山带绿阔叶林苍山冷杉,徐霞客称之为“平顶松”、“弹指松”。通往金顶寺一带山脊上以矮高山栎杜鹃为主,有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绒毛叶黄花木等,春风送暖时,杜鹃花开如霞,长达数里,为鸡足山一景,被称为“杜鹃长廊”。 人们在赞美鸡足山风光时,用八句话来概括: 一鸟(迦叶鸟,又称弥勒鸟或念佛鸟,为一种体态优美、叫声悦耳的小鸟); 二茶(云南茶花,一为狮子茶,二为通草片,生在华严寺,均为清代古茶花); 三龙(龙棕、龙竹、龙爪杜鹃); 四观(东观日出,南观祥云,西观苍洱,北观玉龙); 五杉(冷杉、油杉、柳杉、红豆杉、杉木); 六珍(香笋、冷菌、板栗、岩参、花椒、松子); 七兽(猿猴、马鹿、岩羊、獐、豹、熊、野猪); 八景(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悬崖夕照、玉龙飞瀑、塔院秋月、万壑松涛、苍山积雪) 一九八0年鸡足山被列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区,一九八二年被院列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的大理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二○○四被评国家级AAAA级景区,是以佛教文化和森林公园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宾川地区一天的有效辐射量
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
宾川县位于云南省西部、江南岸干热河谷地区。地处北纬25°23′~26°12′、东经100°16′~100°59′。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连祥云县,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界,北与鹤庆县及丽江地区永胜县毗邻。县境最大直距:南北为72.8公里,东西为68.7公里。县城距州府大理市(下关)68公里,距省会昆明394公里。
历史沿革
“宾川”之名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战国时属叶榆地,西汉属益州郡,东汉属永昌郡,蜀汉、西晋、北周属云南郡,隋置越析州,唐高宗时属姚州地,明弘治七年,置宾川州,治所州城。民国 2 年( 1913 ),改州为县属腾越道(今腾冲县),民国 18 年,废道属省。 1949 年 12 月 23 日,宾川和平解放。 1950 年 1 月 1 日,宾川县委、县人民成立,属大理行政专员公署,县城州城, 1956 年县委、迁石榴村, 1958 年迁牛井,2002年8月13日撤牛井、太和两镇,建金牛镇。2005年12月撤古底乡并入平川镇。
宾川县是云南省商品粮、优质烟、香叶油、柑桔生产基地县。水稻"桂朝二号"获全国单产之冠。柑桔驰名全滇,赢得"桔果之乡"美誉。境内三个华侨农场,是引进外资、技术、人才的潜力所在。佛教圣地鸡足山,名播东南亚,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宾川,具有悠久的历史。"宾川"之名,系由宾居--宾居川--宾川演变而来。"宾居"之名,最早见唐樊绰《蛮书》。明弘治七年(1494),割太和县、云南县、赵州地置宾川州,治所州城。清因之。民国2年(1913),改州为县。1949年12月23日,宾川和平解放。1950年1月1日,宾川县委、县人民成立。1958年,县委、县人民迁牛井街。是年11月,宾川、祥云、弥渡三县合并为祥云县。1961年3月,撤大县,恢复宾川县建制。2002年,全县辖金牛、乔甸、宾居、州城、力角、大营、炼洞、平川、古底、钟英、拉乌11个乡镇及宾居、太和、彩凤3个国营华侨农场。乡镇下设84个村民委员会,646个村民小组,844个自然村。农场下设7个经济区,3个生产服务站。2000年末,全县有83382户,32441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7人。
民族人口
宾川是以汉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境内居住着24种民族,其中,有汉、白、彝、傈僳、回、苗、拉祜7个世居民族,归国华侨、因工作和婚姻关系定居宾川的有藏、壮、傣、纳西、瑶、布朗、佤、哈尼、景颇、怒、水、侗、布依、满等14种民族。少数民族71302人,占人口总数的21.58%,有拉乌彝族乡和钟英傈僳族彝族乡2个民族乡。全县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和半山区。少数民族人口中百人以上的有:白族428人,占人口总数的13%;彝族193人,占人口总数的6%;傣族271人,占人口总数的0.01%;苗族453人,占人口总数的0.01%;傈僳族58人,占人口总数的1.8%;拉祜族251人,占人口总数的0.01%;瑶族104人,占人口总数的0.01%。
自然
宾川地处云岭横断山脉边缘,江南岸云贵高原西南部。程海大断裂带呈南北纵贯宾川坝区。境内主要山脉、坝子、河流多呈南北走向。地势东西高、中部低。最高为西北部木香坪顶峰,海拔3320米;最低为鱼泡江汇入江处,海拔1104米;中部县城金牛镇海拔1430米。东西两大山脉纵横交错,山与山之间的断陷盆地构成境内10个坝子。境内有纳溪河、平川河、清水河、朵背箐河4条水系。纳溪河最大,纵贯宾川中部坝区,其支流水量以炼洞河为最。
宾川属中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光热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7.9℃,年霜期100-120天,年均日照时数2719.4小时,年均太阳总辐射124.895-155.022千卡/_,年均降雨量559.4毫米,为省内最少。年均风速1.8米/秒,风向多为西南风,雨前雨中往往出现北风,气候极其适宜农作物生长。
宾川自然较为丰富。土壤种类繁多,物种丰富。据19年第三次森林普查,全县有林地面积66590.508公顷,覆盖率为25.99%,活立木蓄积量464.71万立方米。有树木123种,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滇油杉、苍山冷杉、元江栲、矮高山栎、红椿,经济林木有柑桔、核桃、板栗、桃、梨、油桐、咖啡、蓝桉等。中药材植物有394种。野生动物有50多种,其中珍稀动物有金钱豹、金丝猴、念佛鸟等。矿藏有铅、锌、铜、铁、金、银、食盐、煤、石灰石、硅澡土、大理石、磺铁矿等10多个矿种,33个矿(床)点。境内河流径流量4.34亿立方米,由于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间和地区上分布不均,加之东部山高坡陡水源短,汛期大量流入江,非汛期水量缺乏,利用率不到一半,因而水需靠外域引进。
近年来,宾川县的财政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改革,加快发展,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财政工作方针,狠抓增收节支,优化支出结构,稳妥推进各项财税改革,强化财政管理和监督,努力克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资金调度困难等问题,确保各年收支平衡。
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为227360万元,比2003年增长19.79%,其中第一产业117238万元,增长10.04%,第二产业43536万元,增长38.39%,其中工业22867万元,增长20.29%,建筑业20669万元,增长65.75%,第三产业66586万元,增长28.5%,一二三产业的结构由2003年的56:17:27变化为52:19:2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5282万元,比2003年增长71.76%;财政总收入10796万元,比2003年增长3.7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475万元,比2003年增长24.32%;农民人均纯收入2338元,比2003年增长15.00%。
旅游景点
宾川,有闻名遐迩的旅游胜地--佛教圣地鸡足山。早在宋代,就有僧人上山结茅修行。明嘉靖年间,已发展到11寺20庵的规模。清顺治年间,有"大寺八、小寺三古有四、阉院六十有五、静室一百七十余所"(大错《鸡足山指掌图记》)。山中寺庵棋布,僧众上千,香烟缭绕,梵音悠扬。尔后,佛教渐趋衰落,加上"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破坏,山中建筑大多倒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部分寺院得到重新修复,旅游设施得到改善,名山胜景重展新颜。山上有被著名旅行家徐霞客誉为"海内第一"的日、海、云、雪四观,有令人留连忘返的鸡足八景。此外,山中群峦叠嶂,奇峰挺拔,危壁万仞,百涧争鸣,寺树掩映,鸟语花香,集雄、奇、幽、秀于一山,可谓无处不景。高僧大错、担当、虚云长住此山,名人徐霞客、杨慎、李贽、徐悲鸿等曾上山探幽寻奇,留下大量诗词书画。由于山上自然植被保存完好,野生动物较多。1981年,被省人民列为重点自然保护区,1982年被院列为重点风景名胜区。1983年,祝圣寺、铜殿被列为全国汉地佛教开放寺院。上山游客自明代以来络泽不绝,近年国内外游客逐渐增多,每年达10万人次以上。此外,境内尚有列为大理风光旅游点之一的大营观音阁,红军二、六军团长征的纪念地南薰桥,景色清幽典雅的平川观音寺等胜景。
鸡足山风景区
鸡足山位于宾川县西北隅,距大理市100公里,距昆明400公里,是我国的佛教名山,与四大佛教名山峨眉、五台、九华、普陀齐名。鸡足山西与大理、洱源毗邻,北与鹤庆相连,东西长7公里,南北宽6公里,总面积2822公顷,因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得名。
鸡足山前临苍山洱海,后靠江,全山共有四十座奇岭,十三座险峰,三十四座崖壁,四十五个幽洞,泉潭百余处。岗岭壑涧林谷峡,构成鸡足山雄、秀、幽、奇的自然景观。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曾两次登山览胜,赞叹鸡足山“奇观尽收古今胜”。鸡足山主峰天柱峰,海拔为3240米,登上山顶可东看日出,南观祥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徐霞客为一座峰顶而集中了日、海、云、雪“四观”而感叹不已,认为,这四观,得其中之一便可算奇绝, 天柱峰四观全备,不但可以为鸡足山之首,也可算海内之冠。除了“四观”外,鸡足山还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苍山积雪”、“万壑松涛”、“飞瀑穿云 ”、“悬岩夕照”、“塔院秋月”等八景,为历代骚人墨客所吟咏。
鸡足山不仅风景奇秀,而且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鸡足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仍有增修。 清康熙时鸡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个,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鸡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顶,寺内楞严塔,是公元1929年云南省龙云登山游览时应僧人请求,拨巨资兴建的,龙云为楞严 塔题词:“法相庄严”。鸡足山目前修复规模最大的寺是迦叶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宽霖会长发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师主持重建的,于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叶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叶坐像,高3.3米,重1.6吨。_
鸡足山被三条较大的断裂所切割,中部地区属断裂形成的山间凹陷地带,悉檀河纵贯其中,沿河两岸的尊胜塔院、悉檀寺、祝圣寺、寂光寺、石钟寺、大觉寺等大型寺院建筑群以及无数的庵、阁、亭、楼、堂自下而上,像佛线穿珠,一直延伸到天柱峰脚的慧灯庵,为游览鸡足山的主游道。山中寺庙多依山临岩而筑,高下布置,错落有致,隐映在苍松翠柏之中,有涵有露的建筑布局手法,形成独特的景观。游览鸡足山,交通条件十分便利,从宾川县城有旅 游公路直抵祝圣寺,游客到祝圣寺后可骑马4公里左右到鸡足山索道,在全长1811米的索道运行15分钟,就可直达天柱峰巅的金顶寺。
鸡足山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和植被垂直分布的特点,海拔为1780米~3240米,分为干热河谷气候、温暖湿润山地气候与温凉潮湿亚高山气候。当山麓为灼热的酷夏时,山顶则有冬令现 象。植被分布,海拔1800米~2300米为亚热带山地常绿针叶林,以身态特殊的扭曲云南松为主,形成鸡足山八景之一的“万壑松涛”;海拔2300米以上为亚热带山地常绿、落叶阔叶 混合林,有栲、栎、楠、楸、杨等种类;海拔2400米以上为亚热带丘陵、山地竹林,是著名的特产“香笋竹”产区;海拔2700米以上为元江栲林,是滇中高原特有的植被类型;再上为亚热带、亚高山带绿阔叶林苍山冷杉,徐霞客称之为“平顶松”、“弹指松”。通往金顶寺一带山脊上以矮高山栎杜鹃为主,有红棕杜鹃、云南杜鹃、露珠杜鹃、绒毛叶黄花木等,春风送暖时,杜鹃花开如霞,长达数里,为鸡足山一景,被称为“杜鹃长廊”。
人们在赞美鸡足山风光时,用八句话来概括:_
一鸟(迦叶鸟,又称弥勒鸟或念佛鸟,为一种体态优美、叫声悦耳的小鸟);
二茶(云南茶花,一为狮子茶,二为通草片,生在华严寺,均为清代古茶花);_
三龙(龙棕、龙竹、龙爪杜鹃);_
四观(东观日出,南观祥云,西观苍洱,北观玉龙);_
五杉(冷杉、油杉、柳杉、红豆杉、杉木);_
六珍(香笋、冷菌、板栗、岩参、花椒、松子);_
七兽(猿猴、马鹿、岩羊、獐、豹、熊、野猪);_
八景(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悬崖夕照、玉龙飞瀑、塔院秋月、万壑松涛、苍山积雪)_
一九八0年鸡足山被列为云南省自然保护区和重点文物保护区,一九八二年被院列为全国四十四个风景名胜区的大理风景名胜区的景区之一,二○○四被评国家级AAAA级景区,是以佛教文化和森林公园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2020年11月25日,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宾川县上榜。
2020年1月22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宾川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0月29日,宾川县被农业部命名为“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19年8月27日,云南省人民将宾川县列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代表产业为水果产业。
2017年2月21日,宾川县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太阳辐射量为155千卡/CM。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宾川属于江干热河谷地区、南亚热带气候类型,光照充足,量多质好,温热兼备,垂直多层,立体气候。全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719.4小时,太阳辐射量为155千卡/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