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天气预报

文章内容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很小_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很小英语

tamoadmin 2024-08-06
1.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2.我国水现状3.研究说,气候变化会危及全球近一半的含水层4.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5.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将增

1.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

2.我国水现状

3.研究说,气候变化会危及全球近一半的含水层

4.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

5.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很小_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很小英语

有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将增大我国洪涝和干旱灾害发生的风险,将继续对我国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产生负面影响,对水供需、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沿海地区等的影响更为显著。那么,我国的水安全将受到怎样的挑战?

水利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大气水循环的速度加快,从而更容易产生一些气候极端,例如暴雨、干旱、台风等,同时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有可能增大。 此外,还指出,气候变化对水安全的影响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供水安全,就是有没有足够的水给人们用。过去的30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共同影响,我国北方的河流如海河、黄河流域径流量大大减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甚大。

第二是洪水安全,气候变化使洪水发生的概率增大。气温增高,大气保持水汽的能力加强,遇到冷空气就容易产生强降雨,一些局地性的暴雨有可能增多加强。还有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使得沿海地区的防洪形势进一步严峻。

第三是水环境和水生态安全。气温升高之后,对水体生物的生活环境会产生影响,水体生物的分布会发生变化;水体容易产生蓝藻、富营养化等问题,再加上降雨减少,径流减少,对水的稀释能力变小,自净能力减弱。

第四是水工程安全。一是全球变暖使得洪水的强度和频率发生变化。二是气温的升高,影响工程材料的耐久性。 (来源于2011年2月1日《中国气象报》 作者:吴晓芳)

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如下:气温升高、风暴肆虐、干旱加剧。

1、气温升高。

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地表温度也在上升。过去十年,即2011-2020年,是有史以来最温暖的十年。自1980年代以来,每十年都比前一个十年更温暖。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和热浪。

2、风暴肆虐。

在许多区域,毁灭性风暴的破坏力变得更大,发生次数更频繁。随着温度的上升,更多的水分蒸发,加剧了极端的降雨和洪涝,引发更多的毁灭性风暴。热带风暴的发生频率和范围也受到了海洋变暖的影响。

3、干旱加剧。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水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地区的水变得稀缺。全球变暖加剧了已缺水地区的缺水状况,还会增加农业干旱和生态干旱的风险。农业干旱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而生态干旱将增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的原因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改变。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在人为因素中,主要是由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特别是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的经济活动引起的。

化石燃料燃烧和毁林、土地利用变化等人类活动所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大幅增加,温室效应增强,从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据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究报告,自1750年以来,全球累计排放了1万多亿吨二氧化碳,其中发达国家排放约占80%。

我国水现状

全球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如下:

如果天气气候的变化范围超过了正常波动的上限或者下限,就会出现极端天气气候,极端的发生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社会影响。以降水为例,降水过多会带来暴雨洪涝,危及房屋、土地、农田甚至生命安全。而降水过少则会带来干旱,影响作物生长甚至人畜饮水等。

在气候变化影响下,全球气候带正在发生着变化。主要特点是热带地区上升运动在加强,副热带地区下沉运动也在加强。简单说,就是本来降水多的地方降水更多,而副热带干旱少雨地区降水在减少。此外,大气湿度也在增加,更加潮湿。

全球气候变暖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

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

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

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研究说,气候变化会危及全球近一半的含水层

一、我国水的总体特点

(一)人均水占有量偏少

我国水的总量不算少,但按 2001 年人口统计,我国人均水量为2162m3,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占有量的25%;亩均水量为1900m3,相当于世界亩均水量2353m3的81%。

(二)时空分布很不均衡,水土分布不相匹配

水问题与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与水土不相匹配有密切关系。按全国十个流域位置,将划分三个不同类型区:南方、北方、西北。

(1)南方,包括长江、珠江、华东华南沿海、西南诸河四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少,经济发达,水相对丰富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国的35.9%,但水却占总量的81%,人均水约为全国平均值的1.6倍,亩均水量为全国平均的2.3倍。

(2)北方,包括长江以北的松花江、辽河、黄河、淮河、海河五个流域,属于人多、地多,经济相当发达,而水严重短缺地区。淡水只有全国的19%,人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值的15%,亩均水量仅为全国平均值的15%。

(3)西北,除额尔齐斯河外都属于内陆河流域,涉及土地面积337×104km2,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5%,属于地广人稀、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地区。该地区人均水不算少,耕地也十分丰富,但水土的开发利用受到生态环境的严重制约。

(三)气候变化对我国水的影响

1980年以来,北方干旱缺水与南方洪涝灾害同时出现,形成北旱南涝的局面,初步估计对全国水多年平均总水量的影响不大。但水在地区上的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了北方水供需失衡的矛盾。

二、水的区域特征

我国水区域按地区可分为四个区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南方地区。

(一)东北地区

1.总体情况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自然丰富,是中国重要的工农业基地。由于受气象、水文、山川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的影响,区内水分布极不均匀。东北地区水短缺,几年来地下水供水连年占总供水量的45%以上,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东北地区水开发利用中,地表水利用量在下降,而地下水开量有上升的趋势,但水开发利用总量呈下降的趋势。总体来看,区内水开发利用尚有潜力,但在地区分布上极不平衡,与人口、耕地和经济的分布不相匹配。近年来,东北乃至全国地下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过度的开已带来某些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水污染等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成为阻碍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因素。

2.水状况

东北地区可利用水量多年平均为880.21×108m3/a,其中地表水可利用量为3.13×108m3/a,地下水可开量为483.08×108m3/a。黑龙江省水量最大,辽宁省平均水量最小。东北地区地下水分布广,水质较好,调蓄能力强,供水保证程度高,在水开发利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北是我国的老工业区,在工业污染的控制方面虽然作了相当大的努力,但还远远没有达到要求。据东北振兴网报道,辽宁境内主要的324家重点污染源(日排废水百吨以上或日排化学需氧量10kg以上)中,有40%多的重点污染源不能实现稳定达标排放,其中还有30家重点污染源的废水直排河流。

多数城市地下水仍受到不同程度的点状或面状污染,一些元素在局部地段超标。大量城镇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中,污染物的排放强度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造成河流、湖泊等水体的严重污染。松辽流域城市河段的有机、有毒污染非常突出,主要污染物是高锰酸盐、挥发酚和氨氮等。

城市地下水环境遭受破坏,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等城市区域地下水位下降,已形成明显的地下水降落漏斗。沈阳市为区域地下水降落漏斗严重城市之一,市区地下水位1949年平均为3.80m,2006年为35.37m。其中2006年沈阳市地表建设超地下水使局部地区地下水位下降很快,甚至在1个月内某些观测点水位下降超过3m。地下水水位下降可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引起地面塌陷、加剧土壤沙化;沿海地区导致海水入侵等。大连由于地下水补失调,导致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地下水水质受到严重破坏,同时水利工程受损严重,大量机井报废。大连等沿海城市的海水倒灌面积达728km2,严重影响地下水水质并对区域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二)西北地区

1.总体情况

西北地区系贺兰山以西、昆仑山和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区)和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北部分。这一区域面积广阔,山川纵横,地形十分复杂,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308×104km2,占全国面积的1/3,山区面积占70%以上。就常年降水量而言,大部分属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和严酷。该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水平均只有5.3×104m3/km2,不足全国平均值的1/5。降水和地表水时空分布极度不均,降水量分布总体上自南东的1200mm向西北逐渐减少为200mm左右。同时受高程和地形制约,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性,降水主要分布于山区,山区降水量可达300~700mm,甚至更高。一部分降水在高山堆积成冰川积雪,另一部分汇入河流或侵入地下。西北冰川面积达2.8×104km2,储水量28.5×108m3,积雪储水约361×108m3。这些固体水库和冰雪融水是平原区水的重要补给来源,同时对水的时空调节起到一定作用。而平原区降水量大都只有100~200mm,盆地中心降水一般小于50mm,而蒸发量达1000~3500mm,干旱指数可大于50以上,成为极度干旱区,因此形成山区的“湿岛”与平原的“干盆”相间分布的格局。其中降水分布明显制约着水的区域分布,地下水各地贫富状况相差极大,东部外流区地下水平均模数为5.9×104m3/(km-2·a-1),西部内陆区地下水平均模数为3.03×104m3/(km-2·a-1)。这与降水、地形及地面水文网密切相关。

气候特征和地形特征决定了西北地区水时空分布不均。西北地区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受高山阻隔,降水量少,有限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春冬缺水严重。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河西走廊、柴达木盆地西北部一带最为干旱,新疆西北50%土地面积的水量占全自治区水总量的93%,而其东南部50%土地面积的水量仅为7%。

2.水状况

西北全区水总量约为2338×108m3,占全国8.3%。水量较丰富的长江与黄河分水岭以北流域的山区及澜沧江源头区水量共计710×108m3,绝大部分难以利用。内陆河区水中,地处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约140×108m3的水无法利用,跨境河流的水量不能全部支配。因此内陆河流域的水可利用量不足887×108m3。综上所述,西北地区在人类经济活动范围内用于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水量在1070×108m3之内。从地区分布看,缺水量较大的是新疆和关中盆地。从缺水程度看,新疆、关中盆地与河西走廊石羊河流域较高。

西北地区水基本特点主要是生态环境脆弱,干旱少雨。西北地区是全国降水最低值地区,也是唯一降雨量少于农田作物需水量的地区。时空分布不均衡,水土矛盾突出,不利于水的开发利用。地表水、地下水转化频繁。生态对水分依存度高,生态需水量大、水国民经济可利用量相对较少。

西北地区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相对较小,地下水污染总体较轻。内陆盆地地区的主要污染物为硝酸盐氮;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铬、铅等,以点状、线状分布于城市和工矿企业周边地区。

由于该地区气候干旱、降雨稀少、沙漠戈壁广布,使得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水土流失加剧,河湖萎缩、干涸,生态环境遭受破坏,恢复困难。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水必须控制在一定的生态利用量,超过该量,就会产生更多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地面沉降、地面裂缝、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三)华北地区

1.总体情况

华北地区总面积约185×104km2,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全部及河南省、山东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共有大中城市30余个,总人口3.35×108(2002年),是我国政治、文化、交通的中心地区,也是重要的经济区和能源基地。华北地区人口稠密,工业发达,同时又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产区,但水的严重不足已越来越明显地制约着这一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重大影响。

华北地区水主要属于海河、黄河和淮河三大流域。1994~2001年,华北地区生产、生活总用水量占全国用水总量的比例基本在13.3%~14%,用水结构变化情况是: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下降,工业用水比重少许上升。到2001年,开始出现工业用水的比重下降、城乡生活用水的比重出现快速增长的走势。

2002年,华北地区工业总产值为29305.1×108元,是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6.45%,粮食产量为1.25×108t,是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7.32%。全区共有耕地面积43995×104hm2,占全国耕地总面积(154636×104hm)的28.45%,其中灌溉耕地面积为1832.74×104hm,占耕地面积的41.66%。华北地区是带动中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主要地区,是解决中国3.35×108人温饱问题的主要粮食产区,对水的需求量大,水供需矛盾突出。

2.水状况

该区域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平均降水量为547mm,人均水量为342m3,不及全国平均数的1/6,世界平均数的1/24,属严重缺水地区。华北平原属季节性干旱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00~600mm,因受中高纬度西风环流周期变化的影响,年际降水量很不稳定,呈现湿润地区的特点。降雨集中在夏季,主要是7~8月,其余为旱季,形成春旱夏涝、秋冬又旱、旱涝交替的特点。这个地区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水年际、年内分配不均也增加了水开发利用的难度,加之日益严重的水污染,致使水不足成为该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供需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干旱、渍涝、盐碱、咸水成为华北平原东部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而且互相影响,交替为害。因此,加强水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保护水,已成为保持该地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而做好废污水现状调查分析与防治对策研究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华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普遍呈加重趋势。华北地区人类经济活动强烈,从城市到乡村,地下水污染比较普遍,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氰化物、铁、锰、石油类等。此外,某些地区地下水总硬度和矿化度超标严重,大部分城市和地区的总硬度超标。

该区多年平均水量为1685.2×108m3,其中,地表水1254.1×108m3,地下水873.8×108m3,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量为452.7×108m3。目前,由于山区与平原径流明显减少,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多年来,华北平原地区取了大量开地下水的方式,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海河流域水已严重超。地下水减少威胁华北城市平原地区的安全用水储备,引起严重的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已造成的地下水漏斗、平原区河道干涸、湖泊湿地萎缩、地表和地下水污染等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严重影响到该区水安全,并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

(四)南方地区

1.基本情况

南方地区的水十分丰富。近20年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对水可持续利用的认识不足,水环境管理和水保护工作滞后,致使当今水环境恶化和水质性缺水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南方地区的水量可观,但由于对于水环境缺乏有效的监控和管理,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长期排入江河和水库,造成地表水体的严重污染。同时,由于地表水与浅层地下水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从而使浅层地下含水层不同程度地受到与地表水相同类型的污染,导致水环境的整体恶化。水环境问题引起的水质性缺水,已由过去的隐性转化为今天的显性。

虽然,南方地区水存储量十分丰富,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不能因为南方的人均占有水量大而用起水来毫无节制。一方面,虽然南方大部分地区经济基础发达,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地区用于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资金是有限的。同时,水开发和保护的周期较长,回收效益不高,引进资金相对困难。另一方面,我们在加强对水开发利用的同时,要切实加强对水的保护。大量的废污水排入水域或渗入地下,一旦超过了水体自身的净化,污染难以逆转。因此,南方经济加快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今天,必须未雨绸缪,加紧对水的研究,努力把除害与兴利、开发与保护、建设与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水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南方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2.水状况

根据水利部2006年的水评价统计数据,中国的水总量为25330×108m3。其中,北方六区(指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西北诸河六个水一级区)的水量为4761×108m3,占全国的18.8%;南方四区(指长江(含太湖)、东南诸河、珠江、西南诸河四个水一级区)水量为20569×108m3,占全国的81.2%。也就是说,南方的水占到全国总量的4/5。

受水时空分布不一致性的影响,水可持续利用必须体现区域发展需求。我国南方地区水时空分布不均、河道水体污染严重,季节性缺水和水质性缺水十分明显。

由于有些地区以森林为主的植被遭到大量破坏,以及人们在陡坡地盲目开垦,如在陡山坡上乱砍滥伐树木用来种茶,从而导致水土流失不断加重,特别是造成局部地区的生态失去平衡,造成自然灾害更加严重。由于乱砍滥伐,森林植被遭受大量破坏,由此而引起的洪涝灾害的频率较大。在水丰富的皖南山区,由于水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又缺乏水利工程调节,因此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和旱灾。

南方地区地下水局部污染严重,但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好。西南地区的主要污染物有亚硝酸盐氮、氨氮、铁、锰、挥发性酚等,污染组分呈点状分布于城镇、乡村居民点,污染程度较低,范围较小。中南地区主要污染物有亚硝酸盐氮、氨氮、汞、砷等,污染程度低。东南地区主要污染物有硝酸盐氮、氨氮、汞、铬、锰等,地下水总体污染轻微,但城市及工矿区局部地域污染较重。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浅层地下水污染普遍,已出现了因水体污染而导致的水质型缺水。

三、水开发利用状况

(一)供水能力

我国的供水能力从1980年的4432×108m3增加到2000年的54×108m3,其中,地表水供水量约4440×108m3;地下水开量1069×108m3(表1-4)。

表1-4 1980~2002年我国供水能力对比表 单位:108m3

注:2003年数据(未包括台湾省)。

从表1-4可见,总供水量、地表水供水量在19年前为逐渐增大的趋势,在19年后有所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不大。地下水供水量一直处于增加的趋势,从1980年的619×108m3到2002年的1072×108m3,可见地下水的开逐渐加大。随着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水源。我国的海水利用出现在2000~2002年间,而且近年越来越得到重视。

(二)用水现状

我国用水增长迅速,1980年估计约4437×108m3;年达5566×108m3,人均用水450m3;年下降到5498×108m3,人均用水428m3,其中,农业用水占67.96%,工业用水占20.77%,生活用水占11.3%(表1-5)。

表 1-5 1980 ~2002 年我国用水现状对比表 单位:108m3

注:2003年数据(未包括台湾省)。

从表1-5可知,全国用水多年来呈持续增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一直呈增长的趋势。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持续稳定的发展阶段。此时,启动了水费改革,推行了用水,厉行节约用水,这些综合因素促使全社会用水从高增长转向低增长(即低于人口增长)。1993年后,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经济结构、加大节水力度,使全国用水增长率进一步降低。

(三)用水效率

随着用水量的增加,我国用水效率逐年有所提高(表1-6)。但与经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工业万元增加值平均用水量为120m3,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节水尚有较大潜力。

表 1-6 1980 ~2002 年用水效率对比表 单位:m3

(四)与其他国家用水情况对比

1995年,全球人口57.35亿,用水36000×108m3,人均用水628m3(表1-7)。其中,农业人均用水437m3(占69.6%);工业用水131m3(占9.7%);生活用水60m3(占2.1%)。我国的人均用水量低于世界水平,仅为美国用水量的24%。

表1-7 中国与其他国家用水情况对比表

续表

注:PPP(Purchasing Power Purity)为购买力评价。

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

地下水层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库,全球有 20 亿人以地下水来获得生活中基本的水以及农业或工业用途。近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研究论文表示,气候变化将影响到 44% 地下水层对水的供应。

论文由来自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法国和美国组成的联合国际研究小组,他们利用现有的地下水数据建立了一个计算模型,将地下水储量在气候变化中产生的反应做成了一个动态时间表,时间表显示,在未来的一个世纪里,地下水位对水的补给与降水和蒸发之间的联系与变化,只有一半的地下水层可以进行平衡补给,剩余部分都面临枯竭的危险。

地下水层积水的原理是通过降水从地表渗进土壤,再通过土壤渗透到地下水层。雨水通过地表的基岩过滤至积水层往往需要几百年的时间,各地的地质条件也不同。因为全球变暖导致干旱和降雨等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都会对地下水储量的补充与流失产生持久影响。

研究小组发现,气候变化并不会让所有地区的含水层变得更枯竭,受降雨量总和和降雨强度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一些地区气候在变得潮湿的同时,地下水层可能会变得更充沛。干旱地区地下水层对气候变化的反应要慢一些,也比潮湿地区的储备时间要长,现在撒哈拉沙漠下的含水层还未摆脱一万年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研究人员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水环境的研究,但在现有的研究中,针对气候变化是如何影响地下水层的了解有滞后性,甚至现在仍无法准确测量含水层中剩余水量情况,随着时间的推进,水的问题正在变得越来越紧迫。

2015 年 NASA 就曾通过卫星数据观测到,全球 37 个最大的含水层区域中有 21 个正在枯竭。这些面临枯竭的含水层常年只有外流,而没有新的流入。也有研究表明,美国加尼福尼亚中央河谷、印度、西班牙南部和意大利上恒河流域地区的含水层都会在 2030 年时消耗殆尽。

“尽管地下水枯竭是个全球性问题,但在探讨出解决方案时,也要在当地进行执行,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 社会 、经济和政治环境。”美国安大略省的土木工程与应用力学教授 Tom Gleeson 说。

题图:ponaksom

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在以下几点达成共识:1、气候是一直在变化中的;2、即使人类出现前,气候就一直在变化着的;3、关于气候变化的确切成因目前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有历史记录的气候数据(包括传说)也在1万年以内,就此判断气候变化的成因是相当荒唐的,越准确的推断越荒唐;4、仅就第四纪而言,地球就经历过多次温度上升(间冰期)和下降的过程(冰期),表述这个过程的时间尺度基本都在万年(**《冰河世纪,ICE E》就是对此推测演绎的);5、目前就气候变化成因的讨论仅仅局限在温室气体的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方面。这种讨论是相当不靠谱的——如同仅分析土壤中沙石含量就要推测出50年以后这块地香蕉的产量一样(这块地在吐鲁番)。6、但这种探讨绝对是有益的,因为我们关心的气候变化是在变化幅度和变化速率上远超历史上的记录数据(也许不一定,中国历代的农民起义往往伴随着恶劣气候的发生——旱灾或涝灾;这方面做认真研究的人不多或没有),这很可能与工业革命后人类活动的强度以及对自然的改造能力的大幅度提升有关,比如温室气体排放的能力超出自然的缓冲或调节能力范围(更确切地说是超出了人们对自然调节的幅度的耐受能力范围),只是人们仍希望生活在遥远过去的天地中,这是问题的关键。

关于气候变化的成因目前接受程度比较广泛的是温室效应说:温室气体排放导致进入地表的太阳能很难逸散,由此导致地表温度升高,洋流乃至大气环流条件发生改变,进一步水汽运转方式以人们不特别熟悉的方式运行(也就是所谓极端气象、气候现象出现的频率较高),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对水的影响:这里仅涉及淡水——时空分布不均匀进一步加剧;水利用效率下降,水利用成本上升;水的紧张态势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水利设施的修建、维护、保养工作需得到加强。

下面是关于气候变化造成的四种影响:

1、温度上升:气候变化导致地球温度上升,这表现为全球变暖现象。温度上升会引发极端天气的增加,如热浪、干旱和强降雨等。这对农业、水、生态系统和健康等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

2、气候模式变化:气候变化导致了全球气候模式的不断改变。这包括降雨模式的改变、季节性变化的错位以及风向和气流的变化。这些变化对农业、水和生态平衡产生了重大影响,可能导致洪涝、干旱和作物减产等问题。

3、海平面上升:由于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水膨胀,海平面正在逐渐上升。海平面上升威胁到沿海地区的居民、城市和生态系统。可能导致海岸侵蚀、咸水入侵淡水、岛屿消失以及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4、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气候变化导致栖息地破坏,使得一些物种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同时,一些生物无法适应快速的气候变化,造成物种灭绝。这对生态平衡、食物链和生态系统功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发生气候变化的原因

1、温室气体排放:人类活动,尤其是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以及森林砍伐,导致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其中包括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这些温室气体会在大气中形成温室效应,使得地球表面温度升高。

2、人类活动改变土地利用:人类活动导致了土地利用的改变,如森林砍伐、城市化和农业扩张等。这些活动会导致生态系统受到破坏,释放出更多的碳,并减少了植被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进一步加剧了温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