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气候类型分布图_农业气候志
1.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2.春耕详细资料大全
3.谁知道(农历)节气与气象农谚?
4.立春的天气特点
5.唐玄宗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6.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方向
7.古代中国农业科学体系什么时候形成
8.“立春”那日观察天气特点、植物特点、农作物种植情况及自己感觉到的气候变化情况,写成日记
上面的答案太长了~
如果只是一道地理题目,那么我会这么回答:
地理位置特点:一般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方面回答
台湾纬度位置位于热带亚热带交接处,北回归线横穿
海陆位置濒临太平洋,与亚欧大陆相隔台湾海峡
可以再扯点它位于版块交接处啊,岛弧啊之类的
对气候影响:因为濒海,所以受东南季风的强烈影响夏季降水多,多台风
还可以就它的地形扯点迎风坡地形雨之类
对农业:热带地区因此发展热带农业,像热带作物啊,热带水果啊
还有它的山地地形会有垂直地带性,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临海所以渔业发达
我只能回答这么多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对历史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
1、战国前期的粮食亩产 有关战国前期粮食亩产的典型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1)《汉书·食货志》载李悝这言:“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
亩,岁收一石半。”这是指亩产粟1.5石。(2)《管子·轻重甲》说:“一农之事,终岁耕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二十锺。”这是说亩产粟0.2
锺,1锺等于10釜,1釜也就是1石。因此,0.2锺也就是亩产粟2石。(3)《管子·轻重乙》河:“河淤诸侯,亩锺之国也”。这就是说,经过淤
灌的肥沃土壤,产量较高,亩产1锺,即亩产10石。五倍于《管子·轻重甲》之数。(4)《史记·河渠书》说:“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
河西。”漳水溉邺后,亩产多少?《论衡·率性篇》说:“魏之行田百亩,邺独二百,西门豹灌以漳水,则亩收一锺。”亩产1锺,也是10石。
(5)《史记·河渠书》说:秦开郑国渠,“灌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锺”。也是亩产10石。上述五条材料中的前两条,说的是一般情况
,所谓“百亩”,是方百步为亩的周亩。战国时1周亩折合今市亩为0.328市亩。班固所说的“石”,应当是汉大石,1石合0.333市石,折成今量
,1市亩产粟1.524市石,1市石粟重135市斤,即当时亩产粟205.8市斤。一家“百亩”,合今市亩32.8 亩,则一家总收获的原粮相当于今市斤6
750斤。五条材料中的后三条,指的都是灌溉或淤灌之田,其产量相当于一般田的五倍,这是特例,不能把它们视为常规产量。但是,它说明战
国时期已经有了亩产10石的高产田。2、战国后期的粮食亩产战国后期,随着小农经济的巩固和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耕作技术的提高和水利
事业的发展,粮食亩产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其主要依据是:(1)《孟子·万章下》说:“一夫百亩,百为之粪,上农夫食九人,上次食八人,
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食五人。”《礼记·王制》说:“上农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中食七人,中次食六人,下农夫食五人。”两者的廉
洁一致。吴慧认为,如果按“中食七人”,除了两上劳动力食60石以外,还有210小石可供7人食用。也就是说,一个农户有两个劳动力,种田
100亩,共产粟270小石,平均亩产2.7小石,高于李悝的亩产2.5小石。(2)《管子·揆度》说:“上农挟五,中农挟四,下农挟三。”也就是
说,一个农夫生产的粮食,除了自己食用外,还可供应5人、4人或3人食用。吴慧认为,取其中数,按“中农挟四”计算,每人年食粟30石(《
管子·禁藏》中有“食民有率,率三十为而足于卒岁”之说),5人年食粟150石,一个劳动力耕田50 亩,亩产粟3石。从亩产2.5石至2.7石再到
3石,显然亩产逐步提高了。(3)《管子·山至数》中有“人家受食十亩”之说,也就是说,每人每年要吃10亩地产的粮食,每人年食粟30石,
仍然是亩产3石。(4)《吕氏春秋·上农》中有“上田夫食九人,下田夫食五人,可以益,不可以损。一人治之,十人食之”的说法。“一人”
指一家农户的家长,“治之”指家长率领全家经营100亩田,“十人食之”指可供10人食用。100亩田提供300石粮食,才够10人食用,由此可知
其亩产仍然是3石。战国后期亩产粟3小石,合今量亩产247市斤。一家100亩,合今市亩32.8市亩,共收粟8 100市斤。吴慧还指出:战国时代是
“菽粟”并提的时代,因此,在计算产量时,还必须注意到战国时代“菽”的比例。据《汜胜之书》说:古时(应指战国时期)“种大豆,率人
五亩”,五口之家种大豆25亩,占25%。定大豆亩产为粟亩产的一半,即一石半,折合今市制为亩产123.5斤。与粟加权平均(75%×3小石+25%
小石=2.625小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16斤。
汉代的粮食亩产
汉代的粮食亩产,有两类典型材料:一是一般亩产,一是特殊高产。1、一般亩产 汉代有关一般亩产的典型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1)荀悦
《前汉纪·文帝二年》载有晁错复说上之言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作者不过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三百石。”100亩
产粟 300石,亩产粟3石。汉代的小亩比战国时期的周亩略小,合今市亩0.228亩,折合今量就是亩产粟281市斤,高于战国后期的247市斤,比战
国前期的亩产205.8市斤就更高了。(2)《汉书·食货志》载晁错的话:“今夫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
收,不过百石。”吴慧认为,晁错所说的石乃是大石,并且认为这个石指的是“米”,而不是原粮。荀悦所说的3小石粟,合大石粟为1.8石,折
米打六折为1.08大石,也就是为米约一石。有的研究者认为,晁错所说“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乃是“不过三百石”之误。这样也可和荀悦“
三百石”之说相契合。我们也把此说列在这里,备考。(3)《管子·治国》说:“常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熟也,四种
而五获。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常山”,即“恒山”,系避汉文帝刘恒之讳而改用的。因此,可视此材料为汉代的亩产资料。吴慧
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汉代的大石,“二石”粟合小石3.333石,比荀悦所说的3 石,又有提高。这里所说的亩产,是“四种而五获”
,即复种的产量。(4)《淮南子·主术训》说:“一人蹠耒而耕,不过十亩。中田之获,卒岁之收,不过四十石。”战国前期一家两个劳动力
能耕100亩,一个劳动力平均耕50 亩,合今市亩15亩左右。其中可能包括部分田是用牛犁耕作的,用人力耕作,可能达不到15亩。所以这里说“
不过十亩”。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和石,指的是大亩和大石。大亩10亩,中等条件下年产40石,亩产4石。一大石谷合小石谷为2.77石。这
是南方稻谷的亩产。(5)仲长统在《昌言·损益》中说:“今通肥硗之率,十稼穑之人,令亩收三斛,斛取一斗,未为甚多。”东汉时期,也
是亩产3石粟,同西汉的产量水平相近。这个产量水平是“通肥硗之率”,也就是肥瘠平均计算的结果。上面所列五条材料说明:(1)亩产3石
粟,是汉代文献公认的;(2)考虑到复种的因素,亩产 3.33石的产量也是有的;(3)南方耕作粗放,水稻亩产在2.77石,也是合理的。2、特
殊高产汉代,除了一般亩产以外,还有水利灌溉田和“代田”,特别是“区田”的特殊高产,现将有关材料述之如下:(1)《史记·河渠书》
载河东守潘系之言:“穿渠引汾,溉皮氏、汾阴下,引河溉汾阴、蒲坂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需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溉田之,度
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这就是说,灌溉田的平均亩产是4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合小石亩产为6.666石,其亩产为
一般田亩产3石的一倍以上。(2)《史记·河渠书》中还载有庄熊罴之言:“临晋民愿穿洛,以溉重泉以东万余顷故卤地,可令亩十石。”吴慧
认为,这里的亩也是小亩,石是大石,折小石亩产16.6石。(3)《史记·沟洫志》中载贾让之言:“若有渠溉,则盐卤下湿,填淤加肥,故种
禾麦,更为秔稻。高田五倍,下田十倍。”吴慧认为,从2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所谓“高田五倍”;下田从原来的1大石增至10大石,就是“下
田十倍”。(4)《史记·货殖列传》有“带郭千亩亩锺之田”的说法,这是指在城市近郊区的肥沃田,亩产可达10石。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
亩是小亩,一锺是10小石,是一般田亩产3石的三倍多。(5)去汉未远的稽康在《养生论》中说:“夫田种者,一亩十斛,谓之良田,此天下之
通称也。”上好的“良田”亩产10石,是天下公认的高产水平。吴慧认为,小亩产粟10小石,折合今市制亩产937斤,已经接近亩产1 000斤了。
(6)《汉书·食货志》中载有武帝末年任赵过为搜粟都尉在西北地区推广“代田法”之事。说代田法“一岁之收,常过缦田亩一斛,善者倍之
”。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大亩,“斛”指大石。折合小亩小石为1小亩比缦田增加7斗乃至1.4小石,即每小亩产量为3.7~4.4小石。
(7)《汜胜之书》载有所谓“区田法”。它是用深耕作区、增肥灌水、合理密植、加强管理等综合高产栽培技术夺取高产的有效措施。该书
说“区种,天旱常溉之,一亩常收百斛”,“秋收区别三升粟,亩收百斛”,“如此,即山区种之,大旱浇之,其收至亩百石以上”,“十亩收
千石,岁食三十六石,支二十六年。”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石”指的是小石,折合亩产粟(麦)28.9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3 904斤。有人怀
疑区田法是否能达到如此高产,这是个有待研究和控制的问题。总之,汉代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制亩产281斤,比战国时亩产粟3石,折合今市
制亩产247斤,是增产了;汉代粟豆平均亩产2.82石,折合今市制亩产 264斤,比战国时粟菽平均亩产合今市制亩产232斤,也是增产的。 汉代
的高产田则一般可到“亩产十石”或说“亩锺之田”。至于区田则有更高的产量。
魏晋南北朝的粮食亩产
1、南方水稻的亩产 魏晋时期,南方水稻耕作尚较粗放,亩产水平不高。其主要依据是:(1)《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记载钟离牧少时(
在东汉末三国初)躬耕“种稻二十余亩”,“臼所取稻得六十斛米”。平均亩产米不到3石(斛)。稻的出米率大约为46.7%,折合稻每亩6.4石
。吴慧认为,这里所说的“亩”是240步的大亩,因此,折合小亩亩产只有2.68石。(2)《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成帝“咸和五年,……始
度百姓田,取十分之一,率亩税米三升”。吴慧同意贺昌群在《升斗辨》中所说的“三升”乃“三斗” 之误,也就是说,按十分取一计算,也
就是亩产3石。折合小亩每亩产米1.361石,再按46.7%折合成稻为2.91石。比《淮南子》中所说的2.77 石,增产4.9%。魏晋也有特殊高产记录。
如傅玄就说魏初屯田“白田(旱地)收至十余斛,水田收数十斛”。杜预说兖豫“填淤之田,亩收数锺”。这些都是良田、水利田,而且亩是大
亩。合小亩还是亩产几斛和十几斛,平均还是十斛,与稽康所说的“一亩十斛,谓之良田,天下之通称”相合。《华阳国志》说:“绵与雒谷出
稻稼,亩收三十斛,有至十五斛”。这里西蜀的高产田。东晋以后南朝各代,好的水田也是亩产10石。《梁书·夏侯夔传》中有“溉田千余顷,
收谷百万余斛”的记载,也相当汉代的“亩锺之田”。2、北方旱地的亩产 北方旱地亩产资料,主要有以下几条: (1)《魏书·李彪传》中载
有李彪的建议:“ 取州郡户十分之一,以为屯民,一夫之田,岁责六十斛”。屯田的租率是十分之五,一夫的屯田产量应是120斛。一夫耕种屯
田合北魏亩为50亩,合汉石 2.926石。还是维持亩产3石的水平。(2)《魏书·食货志》记载,北魏实行均田制,“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
亩,妇人二十亩。一夫一妇出租粟二石”。吴慧折合亩产为2.92石,也维持着亩产3石的水平。因此,吴慧同意“北魏、北齐、北周平均亩产量
相当”之说。
唐代的粮食亩产
唐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与汉代并称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粮食亩产比汉代有较在幅度的增长。反映唐代粮食亩产的材料,主要有以下几条:(1
)《通鉴》说:“元和中,振武垦田四千八百顷,收谷四十余万斛。”亩产约1石。(2)《新唐书·食货志》载:“以韩重华为振武、京西营田
、和籴、水运使,……募人为十五屯,每屯百三十人,人耕百亩,……垦田三千八百五十余顷,岁收粟二十万石。”由此材料计算,屯田者共耕
田1 950顷,合亩产为1.025石。(3)《新唐书·崔弘礼传》说,崔弘礼“迁河阳节度使,使治河内秦渠,溉田千顷,岁收八万斛”,“于秦渠
下辟荒田二百顷,岁收粟二万斛”。平均亩产也是1 石。吴慧说,唐1石相当于汉3石。唐亩产1石折合汉古3.818石。(4)《新唐书·食货志》
说:“京畿之内,每田一亩,官税五升,而私家收租,殆有亩至一石者,是二十倍于官税也。降及中等,租犹半之,是十倍于官税也”。地主收
租率十分之五,租1石,亩产当为2石。这是京畿良田。(5)李翱《平赋书》说:“一亩之田,以强半弱,水旱之不时,虽不能尽地力者,岁不
下粟一石”。吴慧说,唐量亩产1石合汉量3.81石,再考虑到种豆等因素,与汉一样,打九四折,折合汉量为亩产3.75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334
斤。吴慧认为,唐代的亩产比汉代增长了1/4还多。
宋代的粮食亩产
宋代已进入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经济和商品经济都有新发展,加上新耕具的推广、优良品种的用、肥料的增施等,粮食亩产有较大幅度的
提高。宋1亩合今市制0.9市亩,合汉时的小亩3.125亩。这是在计算宋代粮食亩产时必须注意的。1、南方水稻的亩产(1)宋仁宗时,范仲淹在
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 (2)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中说:
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每亩出米二石”。(3)方回《续古今考》说:“余在秀……望吴侬之野……皆佃户。……如亩产二石或三石。姑
以二石为中。”这“二石”或“三石”也是指米。2石米,是4石稻谷,3石米,是6石稻谷。亩产4石稻谷合汉量为亩产谷4.288石,折合今市制亩
产381斤;比汉时为增2.777石,合今市制亩产250.1斤,增长了54.4%;比唐代的3.81石,增长了12.5%。2、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1)北宋的粮
食亩产:北宋初,陈尧叟说:“汉魏晋唐,于陈许邓颖暨蔡宿亳,至于寿春,用水利垦田,陈迹具在”,建议“大开屯田”,“亩收约三斛,七
州之间,可得三百万斛”(《宋史·食货志》)。神宗熙宁时王韶说:“渭原城而下,至秦州、成纪,旁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
治千顷岁可得三十万斛 ”。(《宋史·食货志》)也是亩产3斛,即亩产3石。吴慧认为这3斛之数是谷而非米,折合汉量为增3.215石。(2)金
代的粮食亩产:章宗泰和元年,更定瞻学养士法,生员给民佃官田人六十亩,岁支粟三十石。兴定三年(1219)正月侯挚说:“河南军民田,见
耕者九十六万余顷,上田可收一石二斗,中田一石,下田八斗”。(《金史·食货志》)麦粟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还是亩产2石。总之,宋金
时期,北方粮食亩产比以前有所下降。原因有三:其一是战争的破坏。唐末五代的战争、宋辽西夏的战争、金与辽宋的战争,使北方的农业遭到
严重破坏。其二是气候的变化。11世纪时,北方气候异常干冷,导致北方亩产下降。其三是土地的荒瘠。中唐以后北方生态环境遭破坏,造成北
方粮食亩产下降。吴慧认为,宋代南北方粮食平均亩产3.3石,合今市制亩产309斤,比唐代降低7.5%,比汉代增产17%以上。
元代的粮食亩产
1、北方旱地的亩产反映元代北方旱地粮食亩产的材料,主要有:元人姚隧《牧庵集·储宫赐龙兴寺永业田记》中的记载:“今有田一亩,率以
夏秋入止一石”。这是说,每亩田夏收麦一石,秋收粟一石,故曰“夏秋入止一石。”亩产按一熟计为一石,两熟合计为两石。元石大于宋金,
一元石合宋金石1.429石,合宋量亩产2.585石,合汉量(小亩/小石)为3.036石。考虑到种豆等因素,打九四折,合汉石2.85石。这就是说,元
代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已经恢复到汉代的水平。这是唐末以后北方粮食亩产颓势之后的复苏,也是元代后期重视农业和北方气候又转暖的结果
。2、南方水田的亩产 据《黄金华先生文集》卷十“义田”条中说:“为田一亩,岁可得米二石”。这“二石”是宋制——南斗,亩产与宋相当
。又据《两浙金石志》记载,湖州报恩寺兴孝禅师碑说:“其田每亩租米一石。”按对半租率,亩产仍然是2石米。亩产2石米,折合稻谷4石,
合汉量仍是4.288石,合元量则是2.825石,打九四折,合汉石4.03石。南北平均,粗略计之,仍按南宋与金时的权数加权,折合亩产3.61石。这
个数字比唐代的3.75石略低。元代亩产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5石或338斤。
明代的粮食亩产
明代的耕作水平又有提高,生产经验更为丰富,粮食亩产比宋元有所提高。1、北方的粮食亩产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
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亩产2石汉量(小亩/小石)3.2石,比元代的3.036石增产 5.4%,合今市制亩产300斤。2、南方的
粮食亩产明代南方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
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市制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
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
那么,常田的稻谷产量就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市制亩产577斤。 吴慧认为,明代南方一季晚
稻的亩产是2.72石,稻麦或稻豆复种是稻2石、麦(豆)1石。
清代的粮食亩产
1、清代前期的粮食亩产 (1)南方水稻平均亩产清四川《彭县县志》说:“亩产米一石二斗为上,一石为中,八九斗为下。”即中等水平田亩
产稻谷2石。骆秉章说:“湖南有田百亩,可收租谷百石。”按对半租,亩产稻谷也是2石。陈瑚说:“百亩之产,入租百石,千亩之产,入租千
石。”也是指亩产稻谷2石。总的看,清代前期南方各地稻谷平均亩产2石。当然,这里所说的大都是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产量。单季晚稻的亩产应
高于复种田。顾炎武《日知录》中所说的吴中秋禾1亩之收也不过3石。方苞说:“金陵上田十亩,一夫率家众力耕,丰产获稻不过三十余石。”
这个稻也当是一季晚稻,平均亩产也是3石多一点。总之,复种稻平均亩产2石,一季晚稻平均亩产3石。清代之石稍大,折合今市制亩产292斤(
复种稻),一季晚稻折合今市制亩产3斤(2.72石)或 438斤(3石)。 (2)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清安徽《凤台县志》说:“亩所收者,当其
穰时,黍麦可二石。”清康熙《江阴县志》说:“麦、菽、黍、稷亩二石。”清乾隆盛黼辰在《江淮均丁说》一文中说:江淮以北“农夫一亩之
所获,通丰耗而权之,富民之人,恒不下一石”,给富民交租1石,对半租,还是亩产2石。北方麦、粟、豆等亩产2石,折合今市制约为亩产303
斤。2、清代后期的粮食亩产清代后期的粮食亩产,由于推广双季稻以及玉米、甘薯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有了一定的提高。据吴慧研究,清代
由于推广双季稻、玉米和甘薯,平均亩产比明代增产16.8斤。再加上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的产量(平均亩壮志凌云加4.2斤),清代的平均亩产比
明代(亩产346斤)共增加21斤,为367斤。
春耕详细资料大全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温度变迁,有过多次反复,由寒转暖,又由暖转寒;湿润状况的变迁,由湿润而逐渐干燥,旱情增加.
从第四纪更新世晚期,距今约1.1万年前后开始,地球从第四纪冰期中的最近一次亚冰期,进入到现代的亚间冰期,人们也称之为冰后期.这一段时间大体上相当于人类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代.关于这时期的气候,挪威的冰川学家曾做出近10000年来的雪线升降图,说明雪线升降幅度并不小,表明冰后期以来,气候有明显的变化.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记载,竺可桢将这些记载加以整理分析,发现我国5000多年来的气候有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交替出现.
在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第一个温暖期,这个时期大部分时间的年平均温度比现在高2℃左右,最冷月温度约比现在高3℃-5℃.
从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有一个短暂的寒冷期,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
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秦汉时代,又进入到一个新的温暖时期.
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进入第二个寒冷时期.
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即隋唐时代,是第三个温暖期.
从公元1000到1200年,即南宋时代是第三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l℃左右.
从公元1200到1300年,即宋末元初,是第四个温暖期,但是这次不如隋唐时那样温暖,表现在大象生存的北限,逐渐由淮河流域移到长江流域以南,如浙江、广东、云南等地.
在公元1300年以后,即明、清时代以来,是第四个寒冷期,温度比现代要低1-2℃.
近5000年来,虽然是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出现,但是总的趋势是由温暖向寒冷变化,寒冷期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冷.在第二次寒期,只有淮河在公元225年有封冻.而在第四个寒冷期的1670年,长江几乎都封冻了.
有趣的事情是:挪威冰川学家用雪线高度表示气温升降,竺可帧用的是历史文献记载资料,结果却十分一致,说明冰后期以来的气候变化具有全球的普遍性,绝对不是一种巧合.
13 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他认为近2000a 中,汉代是温暖时期,三国开始后不久,气候变冷,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气候再次变冷,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呈两峰三谷结构,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用.但近些年来,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等认为2000~ 3000年以来,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中期) ; ②春秋至西汉前期暖湿气候(公元前8 世纪中期至公元前1 世纪) ; ③西汉后期至北朝凉干气候(公元前1 世纪中期至6 世纪) ; ④隋和唐前、中期暖湿气候(7~ 8 世纪) ; ⑤唐后期至北宋时期凉干气候(9~ 11 世纪) ; ⑥金前期湿干气候(12 世纪) ;⑦金后期和元代凉干气候(13 和14 世纪前半叶) ; ⑧明清时期冷干气候(14 世纪后半叶至20 世纪初).后来许多地理学家对我国的气候变化作了进一步修改,但总得趋势大致如此.
历史时期的气候不仅在气温上有周期性波动,引起冷暖的变化,而且在湿度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变化.总得说来,暖期与湿期、冷期与干期是相互对应的,但每个冷暖期内部又有干湿波动,不可一概而论.朱士光等研究认为,气温的变化要快于降水量的变化,而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又大于气温变化的幅度.在历史时期,气候冷暖波动与干湿波动有明显的相关性,但不完全同步.
人类影响气候,气候也影响人类.短时间的气候变化,特别是极端的异常气候现象,如干旱、洪涝、冻害、冰雹、沙暴等等,往往会造成严重的自然灾害,足以给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比如,1943-1954年孟加拉地区的暴雨灾害,引起了20世纪最大的饥荒,饿死人口达300-400万;1968年-13年非洲干旱是非洲人民的一次大灾难,使得乍得、尼日尔、埃塞俄比亚的牲口损失70-90%,仅在埃塞俄比亚的沃洛省就饿死20万人.当然,这种打击往往是短暂的、局部的,虽然不至于影响生态系统,但是对人类造成的灾害却十分大.
长期的气候变化,即使变化比较缓慢,也会使生态系统发生本质性的改变,使生产布局和生产方式完全改观,从而影响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
例如,在公元前3000-1000年的温暖时期,竹类在黄河流域直到东部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安阳殷墟发现有水牛和野猪等热带亚热带动物;甲骨文记载打猎时获得一象,表明殷墟的化石象是土产的,河南原称豫州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商、周时代,梅子是北方人民重要的日常食品.《诗经》说:“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可见当时梅子是和盐一样重要的食品,是做菜不可缺少的佐料.《诗经》说:“终南何月,有条有梅”.终南山在西安之南,宋代以来就无梅了.陕西、山西等地入民只好用醋代替梅.
秦汉时期气候也比较温暖,《史记》记载当时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是“桔之在江陵,桑之在齐鲁,竹之在渭川,漆之在陈夏”.可知当时亚热带植物的地界比现在更加偏北.
由于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地理分布,必然会影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工业布局.例如,在先秦到西汉以前,我国丝织业布局是北丝南麻,丝织业绝大部分在黄河中、下游和冀中平原,当时最大的丝纺业中心在河北定县,其他较小的中心也都在河北,河南和山东一带,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则主要生产麻织物;西汉时期,蜀中仅以产麻布著名.虽然在东汉到魏晋以后,中原地区战乱频繁,经济下降剧烈,南方各地社会生活则相对安定,丝织业有所发展,可是北丝南麻的布局一直维持到隋唐时代.从气候变迁情况看,至隋唐时代,虽然气候也有变化,但是平均气温仍暖于现代,可见丝绸之路出现在北方是有原因的.
北丝南麻布局的改变发生在宋代.由于气候变冷,气温已低于现代,北方不利于桑蚕生产生殖,再加上唐末五代时北方战乱,南方经济上升,丝织业规模逐渐超过北方.北宋时镇江、三台已形成为全国丝织业中心.南宋时,南京、常州、镇江、苏州都拥有巨大的丝织业生产能力.丝织业重心南移,正好相当于我国气候由温暖到寒冷的时期,这个历史经验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气候变迁对农业耕作也有影响,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和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年)都说,他们那个时候,齐、鲁(河北、山东一带)农业种植可以一年两熟.在这些地方直到解放初期,还只习惯于两年三熟.唐朝的生长季也比现在长,《蛮书》(约成书于862年)说,曲靖以南,滇池以西,一年收获两季作物,9月收稻,4月小麦或大麦.而现代由于生长季缩短,不得不种豌豆和蚕豆,以代替小麦和大麦.这种历史经验仍有现实意义.例如,如果气候变暖,就可以考虑双季稻向高纬度、向高海拔扩展;若气候变冷,就得取措施,缩短水稻的生长时间.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影响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是太阳辐射、下垫面、大气环流及人类活动影响四大因子,这几个因子相互作用决定着气候的变迁,加上我国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广阔面积、复杂地形及支配气候的环流因素,决定了我国气候变迁的又一个特性——空间差异性的产生.
地球上气候波动首先和太阳辐射的强弱有关,春、夏、秋、冬四季的轮回,寒、温、热三带的分别,都是因为太阳辐射强弱不同的缘故.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江心,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们气候类型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的空间差异性的基本因素.
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之间,由于地表热量状况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温压场,从而产生明显的季风环流,对我国的气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世界同纬度相比,我国黄河流域相当于地中海一带,长江以南的纬度相当于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区.若按行星风系规律,我国江南则属于一片沙漠,但因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用,却使我国东部和南部成为温度高、降水量多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亚热带自然最丰富的地区.
从我国呈东西走向的三列山系来看,它们作为南北冷暖气流的屏障,又构成了重要的气候分界线.其中海拔1500—2500米的秦岭山脉作用最明显.秦岭以北为暖温带,以南为亚热带,所谓“十月先开岭山梅,南枝向暖北向寒”的诗句,正说明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海拔5000米以上的西藏高原,既得不到太平洋的湿润气候,又被喜马拉雅山切断了来自印度洋的水汽通路,使我国西北内陆变成为沙漠性的干燥气候.加上西伯利亚冷气流由蒙古高原爆发性地南侵,形成强大的寒潮影响了冬半年北部大半个中国,又加大了西、北、东、南气候变化的空间差异性.
在中国,气候由南向北,由东向西依次渐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从而形成了东、西、南、北气候的迥然不同,最大的特点是形成了东南中国与西北中国气候的自然分异.这种气候变迁的空间差性与时间差异错运行,对每一个时期中国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时、空差异的影响
首先是政治上的影响.
气候的时空差异性所造成的东南与西北中国的分野,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极为深刻.现代地理学家以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为两端,在中国地图上划一斜线,斜线以西以北为西北中国,拥有占中国领土面积57.1%的土地和占总人数5.6%的人口,大体上是历史上游牧民族或少数民族的主要活动区;斜线以东以南为东南中国,拥有占领土面积42%的土地和占总人口数94%的人口,基本上是历史上农业民族(汉族)的主要活动区.〔②〕其中,随气候的变迁,东南部经济文化日渐超过北部,人口密度也越来越大.
在西北中国与东南中国之间,古长城沿线大体上与农、牧区自然分界线相吻合.早在1121年,道士丘处机北过张家口第一隘口野狐岭时吟诗曰:“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中原之风自此隔绝矣.”《辽史·营卫志》亦云:“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廓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鱼以食,皮毛以衣,转徒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分区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个民族既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每当寒冷期代替温暖期之时,总有大规模的游牧民族向南方温润的地区迁徒,中原地区的农业王朝便面临着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挑战.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乱华”,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满族入关,是农牧民族军事冲突的最典型事例.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战和关系始终是影响和制约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农牧民族的对峙,最直接的影响是在政治方面.随着几次最大的军事冲突,出现了几个典型的南北朝对峙的政治局面.与“五胡乱华”相伴随的是第一个南北朝时期——北方的十六国及北魏、北齐、北周与南方的东晋及宋、齐、梁、陈对峙;与契丹、女真和蒙古南下相伴随的是第二个南北朝时期——辽、金与两宋的对峙;到了明代,先是明初明与北元蒙古的对峙;继而是明末南明与清对峙.由于长期的南北对峙,农业民族要抵抗强大的游牧民族的南下,不得不凭藉专制集权的中央,以组织分散的农民去修筑万里长城,保卫自己的安居乐业,这就是中国专制集权体制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经济上的影响.
五六千年前,与温暖期同时,是一相当湿润的气候.当时的黑龙江流域,为几千年来最湿润的时期,北京平原为河流纵横、池沼广布之乡.距今2500年左右,气候转向干燥.在北京考古发掘中发现代表湿润气候的混炭沼逐渐消失.距今约1000年左右,气候再次变干.根据大量的地方志中的旱涝记载,我国东南地区自公元初以来,水灾相对减少,旱灾相对增加,以公元1000年为界线,此前1000年的旱期持续时间短,湿润时期持续时间长;此后的湿润时期短,干旱时期长.最近500年来旱涝材料排成年表显示,旱灾明显地多于水灾.
气候的干湿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大,干冷地带农业生产受到严重限制自不必说,在其它地区,也因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而左右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一般说来,气温每降低1℃,亚热带北界位置也随着向南推移一个纬度左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的北界位置也随着南移.五千年来中国气候波动的总趋势是:温暖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度一个比一个低,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农业经济为基础的经济重心向南迁移的大趋势.中国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主要表现在三个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黄河流域经济停滞和衰退,长江流域大规模开发与南方经济上升;五代两宋时期,南方经济上升并超过北方,形成了新的经济重心,经济上“南盛北衰”的局面继续发展;明清以来,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畸形发展,东西差距及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纵观这三次大规模的经济重心南移,正好与历史上第二、第三、第四个寒冷期的到来相始终,从中不难窥见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再次是文化上的影响.
经济是基础,它的变化决定着上层建筑的变化.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必然引起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发生巨大变化,最明显的表现是:隋唐以前,中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文化中心也在北方隋唐以后,经济重心南移,文化中心也相应地移到了南方.
秦汉时期定都关中,经济文化重心在黄河流域,有所谓“山东出相,山西出将”和“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的说法.到了隋唐以后,粮食供给开始依靠南方,文化重心也开始向南迁移.到宋代,有了“苏常熟,天下足”和“江浙熟,天下足”的说法.到明清时期,又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此时中国文化以最富裕的长江流域为根据地,形成了“东南财富地,江浙人文薮”的局面.至近现代,随着沿海经济的发展,广东、福建在经济上渐渐占据重要位置,中国的文化又有了进一步南移的倾向.
关于中国文化重心的南移,前人多从“中国历代人物之地理的分布”方面去研究,这里介绍两家,借以说明文化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丁文江在《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③〕一文中根据二十四史中汉、唐、宋、明各代人物,分省列表为:
时代 前汉 后汉 唐 北宋 南宋 明
人物最多的省 山东 河南 陕西 河南 浙江 浙江
河南 陕西 河北 河北 福建 江苏
日本桑原骘藏在《由历史上观察的中国南北文化》〔④〕一文中,以科举为例,交明清两代登科第者列表统计,明代从洪武四年起至万历四十四年止,每科状元、榜眼、探花和会元总共244人,其中南方215人,占88%,北方29人,占12%.清康熙十八年开制科,共录取50人,其中南方占42人.乾隆元年制科,共取15人,南方占14人.明清两代共出状元203人,南方有188人.
四、有关问题的讨论
1、通过上述中国气候变迁的特点及影响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问题.怎样看待地理环境与历史发展的关系,这是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过去由于片面地批判“地理环境决定论”,因而很少具体地研讨地理环境对历史发展的作用.近年来,通过各方面的研究和讨论,认识到地理环境本身是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在人类改造自然环境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的约束,否则,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但是,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究竟怎样?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影响的程度到底有多大?对这些问题的认识还是众说纷纭.通过本文分析,我们首先可以肯定,地理环境对社会历史的影响是一个历史的范畴,随着时代的演进,它的作用方式、作用程度在发生着不断地变化,因此,我们要重视历史地理学这个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中,中国封建社会何以特别漫长?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发展极其缓慢?不少同志认为地理条件是最根本的因素.具体地说,中国内外部地理环境及其相应的社会生产方式的特点,既产生了对专制政体的要求,又维护了封建小农业的强盛,使中国难以具备向资本主义过渡的客观条件,从而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这些观点正确与否?还需要对中国历史地理作深入细致地研究后才能得出结论.
其次,通过上述分析,我们还认识到,人类历史与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体,两者之间相互制约、互相作用,这种相互间的制约和作用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大致说来,生产力水平越低,人类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作用越大;社会发展阶段越古老,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依赖性越大.在中国古代,因气候迹迁的时空差异性而影响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方向,表明地理环境对中国历史的确起到了促进或延缓的作用.特别是中国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与汉的对立(秦汉与匈奴,东晋南朝与“五胡”,宋与辽、金,明与蒙古、满族等),无不起因于气候时空差异所造成的农、牧区对立的环境因素.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对地理环境制约作用越来越大,地理环境可以为人类提供更多的物质财富.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地理环境的作用就减少了.由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导致了地理环境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地理环境系统,在原来的自然环境之外,又增加经济环境和人文环境系统,从而对人类社会产生新的影响.在近现代的中国气候变迁中,我们就不得不探讨人们对环境污染所造成气候环境的新变化和新影响,这就决定了研究历史地理对现实和实践的指导意义.
2.通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特性的讨论,进一步认识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历史地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关于它的学科性质,在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目前国内各高校历史系和部分地理系都开设了《中国历史地理》课,但由于对它的学科属性看法不同,讲授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研究的方向都很不一致.有人把它当作历史学的分支学科,偏重于沿革地理的研究;有人把它当作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偏重于对历史时期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探讨;有人把它当作历史学与地理学边缘学科,侧重于跨学科的研究.
我们认为历史地理学既是历史学与地理学交叉的边缘学科,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多门学科边缘地位上相互交叉和相互联系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不仅研究自然环境变化的自然过程,而且也研究改造自然环境变化的人为过程,更重要的是,它重点探讨的是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变化规律.由此可见,它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历史学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而是多学科相互联系的一个新的学科体系.正如前苏联历史地理学家热库林所说的那样,它不仅是在地理学和历史学的衔接处形成的边缘学科,而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又“曾与民族志学、地名学、农业史及一系列其它科学门类紧相关联.”因而准确地说,它是“处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地位上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社会和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⑤〕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视野才会得以逐步地开阔.
学科性质决定了学科的研究途径.世界是一个整体,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现代科技已走到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发展阶段,历史地理学正是适应这样的时代要求而产生的.因此,它必然要求我们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在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进行跨学科研究的基础上,开展创造性的研究工作.本文分析如能在这方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也就达到了.
谁知道(农历)节气与气象农谚?
春耕:chūn gēng ,英语是spring ploughing,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著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春耕 外文名 :spring ploughing 开始时间 :立春过后 释义 :?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 汉语拼音 :chūn gēng 谚语 :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相关诗词 :《二月八日北城闲步》 词语释义,春耕历史,来历,由来,春耕习俗,春耕谚语,春耕诗词,注意事项,皇帝春耕,气候条件,春耕禁忌, 词语释义 释义 :[spring ploughing] 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 示例: 汉·晁错《论贵粟疏》:“春耕、夏耘、秋获、冬藏……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春耕 宋·曾巩《二月八日北城闲步》诗:“便起高亭临北渚,欲乘长日劝春耕。” 周恩来《老区半老区的土改与整党工作》四:“估计春耕前已不可能完成土改任务的地方,即应将土改工作推迟至夏季以后进行。” 春耕历史 来历 中国古代以农业立国,农业讲究时令气节,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概以时令为转移。时令的更换,一般民众只能凭借物候的变化来判定,有天文知识的巫师则能借助观测天象来确定。上 古观象,通常在天刚昏黑时进行(称为“昏见”),被观测的星被称为“大火”,西方天文学名词为天蝎座a。古代“大火”星昏见时恰好在春分时节,火正在这一天观察到大火星位于南方正中的位置,于是向民众发布春分已经到来,可以春耕播种了。楚人的先民大约曾任古代的火王,这是神融得名的由来和火正的第一项职责。 春耕 由来 上古的农业大抵实行刀耕火种,一年的农事始于烧荒,人民为劳作而紧张,因憧憬而激动,把烧荒看作是丰收的前奏,要举行欢快而隆重的仪式。《礼记·郊特牲》说:“季春出火,为焚也。”说的就是古代出火烧荒仪式。由谁把妥善保存了一冬的火种引到野外,点燃烧荒的第一把火呢?当然是那位责无旁贷的火正。到了秋季,大火昏见之后,还要举行“纳火”的仪式,把火种收藏起来。 然而,古代的火正主要还不是从事农业的实际官员,而是从事祭祀的宗教大巫。古人对天象的有规律运行感到不可思议,总是觉到有一只“上帝之手”在操纵著自然和人事活动,大火的运行也不例外。况且自然界有风雨雷电,人世间有丰歉祸福,为了祈求上天赐予人世以永远的福祉,于是有祭天的仪式。祭天时要杀牲,贡于柴堆之上,将柴点燃,让牲肉的焦香伴随着清烟飘上云天,天帝闻到人间烟火和肉的馨香,就会慈悲,赐给人世以和平安乐。火正的任务,就是布置、点燃和守护祭天的柴堆,完成燎祭的仪式。 春耕习俗 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著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第一段 桂北地区的开春试犁,城镇活动比乡村开展得还要热烈和隆重。农村因天气严寒试犁生产耕耘,多是拿牛轭走进牛栏,把牛轭往牛颈上一放,表示耕牛拉着牛轭耕田犁地之状,预示著开春了,新的一年开始播种五谷了,应该作好备耕,抢上季节耕耘播种,千万不要错过耕种的时机。城镇活动:相传在过去为渲染春耕生产气氛,敦促人们作好春耕准备工作,城里的官府县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衙役到县城的城皇庙旁边的荒地上搭一个茅草官厂,衙役擂鼓鸣锣,吹吹打打,抬着县官和纸扎的春牛、犁,由衙门沿迎春路行至官厂,沿路的民众,家家鸣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春牛抬到官厂后,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仪礼三伏三拜,县官领头,众乡绅跟随在后依礼参拜,而后念祭奠天地神祈祷告词,而后县官亲自扶犁,跟随春牛之后,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围观民众吆喝声响彻云霄。县官试犁后,衙役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街,提示人们新年开始,五谷待种,百业待兴,大家应该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游完街巷后,回到县衙门前打春后,然后把纸扎的春牛烧掉。 草坝场上闹春耕 第二段 在瑶山,各家的主事人要扛锄头到田地里挖几锄,或到秧田和菜园里掏几锄,表示春耕动土外,还要上山砍几根竹子插在田里,表示插田,下地里埋上几颗,表示播种丰收。 还有的地方把二月初一作为开春节。清早起来,家家户户把锅盖猛敲一阵,表示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这天早晨吃过早饭,男人把家里的农具普遍检查一遍,看哪些要维修,哪些要更换,一一作出决定。是日便自己动手或请人开始整理农具。妇女们这天早饭后,就用头天浸好的糯米,用磨子磨好,并用立冬腌制好的干菜和腊肉剁碎粘和成香喷喷的馅心,包在糯米粑中间,做成阳春粑,用柚子叶垫好,放在锅里蒸熟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痛痛快快地饱吃一顿“阳春粑”。在吃“阳春粑”时,家里的主事人把新年要种的生产计画、品种安排告诉大家,要大家发奋把阳春搞好,夺取新一年的好收成。 在山西的浑源、朔县、山阴等县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民间流行有击鼓迎春的习俗。 春耕前,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灾免病,秋后丰收。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在春耕生产时节,农民表演队走村串寨,表演反映当地少数民族劳动生活的原生态歌舞,为春耕开犁唱响报春曲。 春耕谚语 秋耕深,春耕浅。 春耕如翻饼,秋耕如掘井。 春耕深一寸,可顶一遍粪。春耕不肯忙,秋后脸饿黄。 春耕 耕好耙好,光长庄稼不长草。 庄稼不认爹和娘,精耕细作多打粮。 因地制宜,合理密植。 想要苞米结,除非叶搭叶。 合理密植真正好,光长禾苗不长草。 密植好,密植强,合理密植多打粮。 谷宜稀,麦宜稠,高梁地里卧下牛。 行船防滩,作田防旱。 春旱不算早,秋田旱一半。 春荒不要懒,防荒多生产。 春天多锄一遍,秋天多打一面。 锄头底下减旱情,锄头口上出黄金。 灌水有三看:看天,看地,看庄稼。 春来多捉一个蛾,秋后多收谷一箩。 春天栽树要早,夏虫要了。 开春杀一虫,强于秋后杀百虫。 耕地过冬,虫死土松。 春耕诗词 古今中外有很多描绘春耕劳作的诗词。例如:姚鼐的《山行》则是一幅繁忙热闹的春耕图:“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初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韦应物在《观田家诗》中曰:“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始。”王维在《宿郑州》中云:“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春雷阵阵,细雨濛濛,草木新生,村童雨牧,农人播下,也播下了一年的希望。 注意事项 在播种育秧的大忙季节,应该注意以下事项: 要把好消毒关。具体方法是:①药剂处理前进行晒种、选种工作,以增强发芽势,提高发芽率。②用25%咪鲜胺浸种消毒:先将用清水预浸12小时,滤干后浸入3000-4000倍的咪鲜胺溶液中,即一支1毫升25%咪鲜胺兑水6-8斤,可浸稻种6斤左右,浸种24小时后取出稻种,不必清洗即可直接播种或催芽。 要把好催芽播种关。对已搞好浸种消毒处理的不催芽或用保温催芽到破胸露白,抓住暖头冷尾的有利天气及时播种。经过包衣处理的,可不必作任何处理直接进行播种。 要把好秧田管理关。整理秧田时不能施用尿素,宜施用适量优质壮秧剂或少量复合肥,播种后要盖严薄膜保温。齐苗后若天气晴热时要注意及时揭膜通风,防止膜内高温灼苗,当遇低温时要及时重新盖好薄膜保温。 皇帝春耕 皇帝春耕,听来新鲜,但这是古时的一项国家典礼,称作“亲耕”,以表示天子劭农劝稼、祈求年丰之意。 春耕图 清代皇帝亲耕,选在二月或三月的一个吉利的亥日举行。自雍正以来,皇帝亲耕前,先要到西苑(今 *** )丰泽园前的演耕地里练习一番,以免亲耕时生疏。正式亲耕之日,一清早儿,皇帝就著礼服,乘舆前往城南的先农坛。在行过祭享先农等礼仪后,皇帝来到观耕台前的籍田里,面南站立,户部尚书跪进耒,顺天府尹跪进鞭,皇帝右手秉耒,左手执鞭,前面耄老二人牵牛,旁有农夫二人扶犁,后面顺天府丞拜著青箱,户部侍郎负责播种,在礼部、太常寺、銮仪卫的六位堂官导引护驾下,在一片鼓乐赞歌声中,往返三个来回,便完成了“三推三返”的亲耕礼。皇帝亲耕,不过是个礼仪,但也有皇帝当真耕田的事。据《养吉斋丛录》:康熙四十一年,康熙帝在京南博野视察春耕情况,曾亲持犁器,一气儿耕了一亩地。当时共有万人观看此景,大学士李光地特为文勒石,以志其事。 气候条件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 刻值千金。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 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 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 春耕 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春雷惊百虫,温暖的气候条件利于多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田间杂草也相继萌发,应及时搞好病虫害防治和中耕除草。“桃花开,猪瘟来”,家禽家畜的防疫也要引起重视了。 春耕禁忌 磷矿粉、骨粉等难溶性磷肥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氨、石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否则会中和土壤内的有机酸类物质,使难溶性磷肥更难溶解,作物无法吸收利用。 钙镁磷肥等碱性肥料不能与铵态氨肥混施。因为碱性肥料与铵态氨肥如硫酸铵、碳铵、氯化铵等混施,会导致和增加氨的挥发损失,降低肥效。 人畜粪尿等农家肥不能与钙镁磷肥、草木灰、石灰等碱性肥料混施。因为人畜粪尿中的主要成分是氮,如果与强碱性肥料混用,则会中和而失效。 化肥不能与根瘤菌肥等细菌肥料混施。因为化肥有较强的腐蚀性、挥发性和吸水性,如果与细菌肥料混合施用,会杀伤或抑制活菌体,使肥料失效。 氨水不能与人粪尿、草木灰、钾肥、磷酸铵、氯化钾、尿素、碳铵等混施。碳铵不能与草木灰、人粪尿、钾肥混施。硫酸铵不能与草木灰、碳铵混施。硝酸铵不能与草木灰、氨水等混施。以上所举肥料如果混合施用,都会引起酸碱中和反应,降低肥效。 过磷酸钙不能与草木灰、石灰氮、石灰等碱性肥料混用。因过磷酸钙含有游离酸,呈酸性反应,而上述碱性肥料含钙质较多,如果二者混合施用,会引起酸碱反应,降低肥效,又会使钙固定磷素,导致“两败俱伤”。立春的天气特点
『春雨惊春清榖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福建安溪录:有以「茶歌调」传唱)
〈四个季节歌〉(福建安溪录:以茶歌调传唱):「春天路上雨如丝,夏天炎日汗湿衣,秋来清风消暑气,冬到霜雪步难移。」)
民间普遍流传一句俗语:「种田无定例,全靠著节气」,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历法家所独创,向来为农民所重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是一年中的大事,得配合季节与气候的变化,从事农业生产或安排活动。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分十二节、十二气,在月首的称「节」,月中的称「中气」,简称为「气」,其名称反映一年中四季气候寒暑的变化,农民们依循节气变化,栽种适时的植物,才能够有丰硕的收获。
中国大陆流传一首歌诀:「正月立春雨水节,二月惊蛰及春分,三月清明并谷雨,四月立夏小满方,五月芒种并夏至,六月小暑大暑当,七月立秋还处暑,八月白露秋分忙,九月寒露并霜降,十月立冬小雪涨,子月大雪并冬至,腊月小寒大寒昌。」。为了方便记忆节气顺序,流传「二十四节气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二暑连(或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寒又寒(或冬雪雪冬小大寒)。」。
先民渡海来台,大致上都以务农为生,所谓「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农谚:「百般工艺,不值锄头落地」、「百般生理路,不值掘田土」、「一粒米,百粒汗」、「甘愿做牛,不惊无犁」、「顾秧,较赢顾仓」等,这些纯真、朴实并含有韵律的台湾俗谚,反映了农人乐天知命的生活态度。农谚:「正月葱,二月韭,三月苋,四月蕹,五月匏,六月瓜,七月笋,八月芋,九芥蓝,十芹菜,十一蒜,十二白(指)」,「靠天吃饭」的老祖先,累积了长期的农事经验,知道依循节气变化,栽种适时的植物。
中国大陆气象谚语:「天上鱼鳞斑,晒谷不用翻」、「早晨浮云走,晌午晒死狗」、「太阳打早笑,不是好徵兆」、「早晨阳光强,不必晒谷粮」,而台湾预占晴雨天象的俗谚也颇多,如「日暮胭脂红,无雨也有风」、「乌云飞入山,棕蓑提来幔,乌云飞入海,棕蓑覆狗屎」、「落霜有日照,乌寒著无药」、「日头围箍,火烧埔」、「田蠳若结堆,戴笠穿棕簑」、「雷打菊花心(或菊花蕊),柴米贵如金」、「雷打台,大水来」,也展现先民的农事体验与智慧。
立春与雨水(正月令,端月,孟春)
「岁朝蒙黑四边天,大雪纷纷是旱年;但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立春」,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是开始的意思,「春」为蠢动,表示万物充满生机,春天即将降临大地。「立春赶春气」,立春之后万象回春,当草木萌出新芽,绵绵的春雨遍洒大地,正是春耕好时节。农谚:「立春天气晴,百物好收成」、「元旦云晴霁中天,雨雪霏霏是丰年;最喜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雷不打春,今年好年冬」。「立春」这一天,也是「农民节」。
「雨水」,指冰雪溶化成水;常春雨绵绵,农民也为耕种忙碌。农谚:「雨水节,接柑桔」、「雨水甘蔗节节长」、「雨水连绵是丰年,农夫不用力耕田」、「春寒雨若泉,冬寒雨四散」、「春东风,雨祖宗」、「春南夏北,无水磨墨」、「春无三日晴」、「雨水,海水较冷鬼」。「雨水」的节气神正是大家熟悉的「海龙王」。
惊蛰与春分(二月令,花月,仲春)
「惊蛰闻雷米似泥,春分有雨病人稀;月中但得逢三卯,到处棉花豆麦佳。」
「惊蛰」,指春雷一响,万物苏醒;这个时节正值春暖花开时期,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鸟儿高飞的时节,农夫们也忙著插秧、播种。农谚:「惊蛰闻雷,谷米贱似泥」、「二月初二霆雷,稻尾较重过秤鎚」、「未惊蛰霆雷,会四十九日乌」、「雷扛蛰,落乌四十九日」、「惊蛰,鸟仔曝翅」。「惊蛰」的节气神是「雷公」。
「春分」,太阳直射在赤道上,南、北半球受光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农谚:「春分暝日对分」、「春分落雨到清明」、「春分有雨病人稀,五谷稻作处处宜」、「春分前好播田,春分后好种豆」。春分时节,也是报岁兰盛开的季节。
清明与谷雨(三月令,桐月,季春)
「风雨相逢初一头,沿村瘟疫万民忧;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丰年大有收。」
「清明」,春暖花开,草木萌芽茂盛,大地景象清爽明媚。「清明」也是『祭祀祖先』的「扫墓日」,宋代高菊涧〈清明〉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血泪染成红杜鹃。日暮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节」还有「踏青」民俗,常藉著上山扫墓,顺便爬山、赏花兼郊游。「清明谷雨,十夜八雨」,清明时节雨绵绵,且常冷热不定,俗语:「三月初,寒死少年家」、「清明谷雨,寒死老虎母」。农谚:「清明芋,榖雨姜」、「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田禾大有收」、「清明晴鱼高上坪,清明雨鱼埤下死」。「清明」部分地区也有吃润饼、春卷的习俗。
「谷雨」,是春季最后的一个节气。「雨生百榖」,农民刚好春耕完毕,最需要丰沛的雨水灌溉滋润。这个时节,桑树冒出青翠的绿叶,正是养蚕人家忙碌的时节。农谚:「清明田,谷雨豆」、「谷雨前三日无挽茶,谷雨后三日挽不及」、「雨淋墓头纸,日曝谷雨田」。俗谚;「谷雨补老母,立夏补老爸」,谷雨日要为母亲进补。「谷雨,鸟儿做母」,鸟儿此时大量交配、繁殖。春茶也在这时节前后收。
立夏与小满(四月令,梅月,孟夏)
「立夏东风少病遭,晴逢初八果生多;雷鸣甲子庚辰日,定主蝗虫损稻禾。」
「立夏」,已正式进入夏季了。俗谚:「立了夏,把扇架;立了秋,把扇丢」;《礼记》〈月令〉篇解释自然界:「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苦菜秀。」,青蛙已开始聒噪著夏日的来临。农谚:「立夏起东风,十塘九塘空」、「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初一落雨,无花结无籽,初二落雨,有稻割无米」、「立夏,稻仔做老父」,农民总希望「风调雨顺」,有好收成。这个时节是桑椹、樱桃的盛产期。
农谚:「小满麦满仁」、「小满柜,芒种穗」,指的是「小满」时节,稻与麦都已经结穗盈满。农谚:「立夏小满,雨水相赶」,「小满」适逢梅雨季,有句俗谚「小满梅雨在本岛,种植花木皆成宝」。
芒种与夏至(五月令,蒲月,仲夏)
「端阳有雨是丰年,芒种闻雷美亦然;夏至风从西北起,瓜蔬园内受熬煎。」
「芒种」,已经进入典型的夏季,有芒作物开始成熟,结实成穗。农谚:「四月芒种雨,五月无乾土、六月火烧埔,七月断点露」,亦即芒种日下雨,五月就会阴雨绵绵,六月会烈日当空,气温攀升。「芒种」与「梅雨」,总是一前一后进入节气,俗谓:「芒种逢壬便入梅」、「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农历五月五日的端午节是这个时节里最重要的节日,「未吃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意含气温冷热不定;「芒种蝶仔讨无食」,指花期已过。
「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夏日炎炎,长夏漫漫」,此日阳气最盛,白昼最长。《礼记》〈月令〉篇记载:「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这时节开始鹿茸,蝉儿开始鸣叫,半夏及木堇已逐渐繁盛开花。农谚:「夏至不过不热,冬至不过不寒」、「夏至见春天,有雨在秋边」、「夏至蝉声晴雨报,天气预报有得靠」、「芒种夏至,檨仔落蒂」、「夏至稻仔早晚锯,夏至风台就出世」、「五月端午前,风高雨亦连」、「夏至,种籽齐去」。「夏至,早晚锯」,中部地区的水稻此时已开始收割;「夏至,风台著出世」,夏至后已进入台风季节。芒果、凤梨、西瓜、香瓜等各种热带水果,也纷纷在芒种、夏至后陆续上市。
小暑与大暑(六月令,荔月,季夏)
「三伏之中逢酷热,五谷田禾多不结;此时若不见灾危,定主三冬多雨雪。」
「小暑」,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俗话「小暑大暑无君子」,这一季节,台湾的台风季节已经来临。农谚:「小暑过,一日热三分」、「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小暑一声雷,翻转倒黄梅」、「小暑小禾黄」。这个时节正是芒果的成熟、盛产期。小暑时节,也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在徐徐的薰风中,陪伴人们度过漫漫长夜。
「大暑」前后,气候酷热到达高峰,俗谚:「大暑曝死老鼠」。农谚:「大暑热不透,大水风台到。」、「热在大小暑,好有雷阵雨」。「大暑吃凤梨」,这个时节是品尝凤梨的好时机。
立秋与处暑(七月令,瓜月,孟秋)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立秋」,夏去秋来,凉爽舒适的秋天就要来临。农谚:「立秋无雨上堪忧」、「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雷打秋,稻仔像嘴须,甘薯像泥鳅」、「雷打秋,冬半收」。「立秋」分为「六月秋」和「七月秋」,农谚:「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六月立秋快快收,七月立秋慢悠悠」。台湾地区的立秋,是一期稻作收获、米榖满仓的时节,也是龙眼的盛产期,花东纵谷满山遍野的金针花正盛开。
「处暑」,表示夏天暑气结束的时节;暑气虽然逐渐消退,但是,天候还没有转凉,还会有热天气,俗谚:「处暑处暑,曝死老鼠」、「秋老虎,毒过虎」,入秋时的暑热,犹如老虎般之猛烈。农谚:「播田播到处暑过,较赢过担什货」。在这节气里,是「横山梨」盛产期,也是虱目鱼苗溯流北游的时候,常看到海边有许多苗的渔民。
白露与秋分(八月令,桂月,仲秋)
「秋分天气白云多,到处欢歌好晚禾;最怕此时雷电闪,冬来米价道如何。」
「白露」,已从盛夏进入秋凉的节气,清晨常看到花草树叶上许多透明晶莹的露珠。这时节正是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乾果准备过冬的时候;「白露时分桂飘香」,此时也是桂花盛开时分,因此农历八月又称「桂月」;《礼记》〈月令〉篇记载:「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鸿雁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乾果准备过冬。「白露」之后,在夜晚会感到一丝丝的凉意,杜甫〈月夜忆舍弟〉诗:「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白。」又是另一种相思情绪浪潮。农谚:「红柿若出头,罗汉脚仔目屎流」、「白露水,较毒鬼」、「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雨,寒露风,较圣过三界公」、「白露涌,开卡大天顶」、「白露南,三天四日澹」,意指要多注意穿著,避免受风寒著凉。。阿美族人的丰年祭在这秋高气爽的季节举行;此时节也是文旦、柿子、水梨、酪梨和筊白笋的盛产期。
「秋分」,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画夜长短相等,这个节气大约在中秋节前后;「芦花千里秋月白」,中秋时节,溪滩的芦苇花盛开,展现一片白茫茫的景色。俗谚:「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欣歌好稻栽」,也反映了期待丰收的心情;俗谚:「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好穿棉」、「红柿若出头,罗汉脚就目屎流」,也表示「秋分」以后的节令气候变化。红柿、文旦、水梨、酪梨也在「秋分」的仲秋时节,成为时鲜水果。
今年国历九月廿五日,是中秋节,民间有拜「土地公」、吃米粉芋(俗语:吃米粉芋,有好头路)、吃月饼、农民在田间插设「土地公拐杖」的习俗;周玺的《彰化县志》就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士子制月饼,以骰子六枚,掷得四、五红者夺之,取秋闱夺元之兆。村庄皆演戏以祀土神,做秋报也。仲秋一月,虽山桥野店,歌管相闻。」;「月圆人圆」,入夜皓月当空,家人团圆欢聚,也正是赏月最佳时光;只是传统民间念谣:「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南塘,南塘未得过,掠猫仔来接货……」现在已不常传唱了。
寒露与霜降(九月令,菊月,季秋)
「初一飞霜侵损民,重阳无雨一天晴;月中火色人多病,若遇雷声菜价增。」
今年的「寒露」在农历八月廿九日,「此时已届深秋,天气转冷,早晚温差变化愈来愈明显,也常给人萧瑟寒凉的感觉。农谚:「寒露开花袂结子;寒露吐穗不结实」、「寒露百草枯」、「寒露十月已秋深,田里种麦要当心」、「寒露多雨水,春季无大水」。在这个节气,天空会有过境台湾的伯劳鸟、灰面鹫鸟群。菊花(又称长寿花,四君子之一)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野牡丹、山芙蓉、月桂与雁来红,也都纷纷绽放。今年「寒露」后十日为重九时节,古书记载:「九月九日,菊花与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登高山、赏菊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民间在「重阳」日,有供牲醴祭拜祖先之习俗;各乡镇市也都会举办「重阳敬老」等民俗民动。民谚:「九月九,风吹满天哮」、「九月风吹,满天飞」,陈培桂修《淡水厅志》也记载:「重阳前后,童子制风筝,如鸢、如鱼、如八卦、如四角双连环,放之於高原旷野,以达云霄者为乐。」,在东北季风期,河滨、草坪,形的风筝在空中飘飞,也是季节一景。
今年的「霜降」在农历九月十四日,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肃而凝,露结为霜」,高山清晨地面上常结一层薄薄的霜,枫叶开始由绿转红,明显感受到深秋的萧瑟景象。俗谚:「九月九降风」、「九月起九降,臭头仔无地藏」,台湾属於海岛型气候,北部地区会刮起「九降风」,陈文达修《台湾县志》记载:「九月,北风凛冽,积日累月,名曰九降风。」;不过,刮不停的东北季风,却是新竹人生产米粉的最爱,也是盛产柿子的新埔、北埔吹乾柿饼的好帮手。农谚:「霜降,风台走去藏」、「霜降有日照,乌寒死无药」、「霜降出无齐,牵牛犁」。「霜降」时节也是台南麻豆镇白柚的收获期。
立冬与小雪(十月令,阳月,孟冬)
「立冬之日怕逢壬,来岁高田枉费心;此日更逢壬子日,灾殃预报损人民。」
「立冬」,代表著冬天的来临,大陆冷高压增强,天气渐渐变冷。「入冬,田头空」,水稻收割贮藏,农谚:「立冬,青黄刈到空」、「立冬好收,查某人发嘴须」。台湾有「立冬」日「补冬」进补的习俗,俗谚:「立冬补冬,补嘴空」。「立冬」正是柑橘丰收的季节,也是螃蟹正肥美的时节,台湾西部的沿海地带盛产螃蟹,肥硕黄澄的蟹黄,成了吸引饕客的美味佳肴。
「小雪」,天气已经转寒,中国大陆北方已开始雪花飘飘。农谚:「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雪满天,来岁必丰年」、「雨夹雪,下不歇」、「雪花打菊心,柴米贵似金」。「十月豆,肥到不见头」,这个节令,嘉义县布袋一带是捕「豆仔鱼」的好时节。
大雪与冬至(十一月令,葭月,仲冬)
「初一有风多疾病,更兼大雪有灾魔;冬至天晴无雨色,明年定唱太平歌。」
「大雪」,中国大陆北方大雪纷飞,地面积雪,亚热带的台湾,也只能在玉山、合欢山上,才能出现难得几次的雪景。农谚:「雪花好比银钱,雪被子盖麦田」,台湾没有白皑皑的雪花,倒有白芒芒的「菅芒」花开,随风摇曳。渔民谚语:「大雪大到」、「大雪来,乌鱼到」,到了「大雪」,乌鱼群便大批地涌入台湾海峡,正是捕乌鱼的好时机。
「冬至」,又称「冬节」,由於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农谚:「冬节伫月头,欲寒伫年兜;冬节伫月中央,无雪佮无霜;冬节伫月尾,欲寒正二月」、「冬至红,过年蒙;冬至乌,过年酥」、「冬至不过不寒,夏至不过不热」、「乾冬至,湿过年」。冬至是古代的过年,俗云:「冬至圆仔食落加一岁」、「不吃金丸(红)、银丸(白),不长一岁」,台湾俗谚:「冬至大过年」,家家户户都会搓汤圆,也象徵「圆满、丰硕」。
小寒与大寒(十二月令,腊月,季冬)
「初一东风六畜灾,倘逢大雪旱年来;若然此日天晴好,下岁农夫财。」
「小寒」,北风常伴著冷气团的来临,横扫大地。农谚:「小寒大冷,人马安」、「小寒、大寒,无风水都寒」、「大寒、小寒,冷成一团」。小寒之后,「火锅店」林立,成了消除寒气的绝佳场所。花莲、台东的洛神花也正值盛产期。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气候相当寒冷,但因已近春天,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的酷寒。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俗谚:「十二月卯,不见草」、「大寒不寒,春分不暖」、「十二月雷,不免用猪槌」、「大寒日怕南风起,当天最忌下雨时」。这个节气的来临,代表一年就结束人们开始忙著除旧布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迎接新年。新年的脚步正逐日趋近,隐隐可以感受到大地春回的景致了。
唐玄宗时期促进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立春气候特点:气温回升、阳气上升、万物苏萌;
立春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而且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意味着风和日暖、鸟语花香,也意味着万物生长、春耕播种,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季是指候(约5天为一候)平均气温10℃至22℃的时段。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
立春节气,东亚南支西风急流已开始减弱,隆冬气候已快要结束。但北支西风急流强度和位置基本没有变化,蒙古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仍然比较强大,大风降温仍是盛行的主要天气,但伴有明显的气温回升过程。?
扩展资料:
立春到立夏前为春季,立夏到立秋前为夏季,立秋到立冬前为秋季,立冬到立春前为冬季。立春代表着岁始。
立春时“迎春”也是中华先民的一项重要活动。立春之日,民间有迎年、立春祭、打春等习俗。“打春”是以“鞭打春牛”来“催农耕作”,带有典型的农耕特质。
立春日的这些习俗,体现了人们对春天、对农业的重视,也表达了对农业丰收、生活和睦、经济繁荣、吉祥安宁的向往和祈盼。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其方向
唐朝前期,社会的长期安定,人口的迅速增长和朝廷劝农、兴农政策的鼓励,使得农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到盛唐时期,农业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史书描述当时的状况“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杜甫也对当时情况描写到“忆昔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出现这样壮观的景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有:
1、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
首先,中国幅员辽阔,虽然气候和土壤各不相同,但适合种植的农作物相应较多:北方的粟麦,南方的水稻,还有各种经济作物皆可种植。且唐朝时期处于第三个温暖期,平均温度高出现在温度1-2度,降水为历史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这样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唐朝时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其次,农业基础良好。唐朝是在隋朝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虽然隋朝在隋炀帝的挥霍下已破败不堪,但是隋朝时期的农业发展是非常可观的,隋朝时期的粮食储备量非常大,其中著名的有兴洛仓,回洛仓,常平仓,黎阳仓、广通仓等。存储粮食皆在百万石以上。贞观11年,监察御史马周对唐太宗李世民说:“隋家储洛口,而李密因之;西京府库,亦为国家之用,至今未尽。”隋朝已灭亡了20年,隋文帝已经死了33年,可那时的粮食还未用完。这些为唐朝时期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唐的农业政策
⑴、贞观至天宝年间,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重视的农业的政策,这些政策都使得农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①、静民务农
唐玄宗即位后实行偃武修文、静民务农、恢复与发展经济,是他实行以文治国的重要内容之一,他对大臣们说:“我新即位,为国者要在安静”,国家未安,百姓未抚,且当静心以抚之”。所谓“静以抚之”是减轻人们的兵役、徭役负担,使人们得以休养生息。唐玄宗抚民以静的治国方针,其核心内容是在“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的理论指导下,把存百姓,使农夫得以务农,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视为安定和治理国家的基础,唐玄宗对侍臣说:“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尔。若兵革吕动,土木不息,而不夺农时,其可得乎?”又说:“夫安人宁国,唯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命,若禾黍不登,则兆庶非国家所有。”静民务农政策为农业生产赢得了时间。
②、体恤百姓
在唐初人口流失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唐玄宗对侍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所欲既多,所损益大,既妨政事,又扰生人?离叛益兴”唐太宗在位期间,有关民为邦本,体恤百姓以安天下的言论,史书记载颇多,如”朕每日坐朝,欲出一言,既思此一言于百姓有利益否,所以不敢多言“水旱不调,皆为人君失德,朕德之不修,天当责朕,百姓何罪,而多遭困努,闻有鬻男女者,朕甚愍焉。“帝王所欲者,放逸,百姓所不欲者,劳弊,?劳弊之事,不可施与百姓”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尔方为人主,不可畏惧。”
③、劝课农桑
唐玄宗祀于太庙,癸亥日,耕藉田于东郊,这一天,唐玄宗带领有关官员,按照天子行藉田之礼的仪式“躬御耒耜藉于千亩之甸《旧唐书·礼仪志四》,唐太宗行藉田之礼,表明他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唐玄宗经常派使臣到各地巡行视察,劝课农桑,向使臣讲述劝农的意义,他还要求劝农的使臣到达各州县时“遣官人就田垄间劝励,不得令有送迎(罗振玉校录:《贞观政要》佚篇)唐太宗还用法律的手段来保障不违农时原则的落实。《唐律疏议·擅兴律》条文说:“诸非法兴造及杂徭役,十庸以上坐赃论。”《疏议》解释说“非法兴造,谓法令无文。虽则有文,非时兴造亦是,若作池亭宾馆之属及杂徭役,谓非时科唤丁夫,驱使十庸以上坐赃论。”“非时兴造”即指在农忙季节大兴土木或征发徭役。《擅兴律》以法律手段来保障不违农时原则的落实并规定,如有地方官员敢于在春夏秋农忙季节擅自征发徭役十庸以上者,按贪赃罪依法论处。这种对在农忙季节擅自征发徭役,强夺民时的官员依法论处,在中国封建时代是前所未有的,它体现了唐太宗对劝课农桑与不违农时的重视。
④、轻徭薄赋
与唐初行使的均田制相对应的是租庸调的赋役制度,这一制度定于武德二年,修订与武德七年。唐玄宗对租庸调复议制度没有进行重大改革,但他在即位后确立了“轻徭薄赋”,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有利于安定社会秩序,恢复并发展农业生产,据史书记载武德九年八月,即唐玄宗即位之时,诏令“关内及蒲、芮、虞、泰、陕、鼎六州免二年租调,自余给复一年”[9]。轻徭薄赋的政策使为农业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力的社会环境。
⑵、兴修水利
李唐建国之初,北方中原地区经过连年战乱,生产破坏,人口凋零,“自伊、洛以东,暨乎海岱,灌莽巨泽,苍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10]在这样一个落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国家,要使其巩固,首先必须恢复农业发展,而兴修水利,灌溉沟渠又是恢复与发展农业的必要条件。唐中央设有水部郎中之职,管理全国灌溉及航运事物。又有水监和督水使者,管理河渠的修理和具体灌溉事宜。唐朝的《水部式》就是关于合区灌溉、舟楫、桥梁以及水运等事务的法令。
唐朝建国以来,兴修了很多大型水利工程,在河南道蔡州新息县增修了隋朝的玉梁渠,灌田面积扩大到30多万亩,河北蓟州三河县,有渠河与孤山陂,灌田30万亩。山南道李皋主持修复江陵县的古堤,扩展良田50万亩,唐初各道均有修建水利工程,其中关内道11处,河南道20处,河东道16处,河北道54处,陇右道1处,山南道5处,淮南道4处,江南道22处,剑南道27处,岭南道3处,总计163处。
3、奖励垦荒
唐继隋末大乱之后,人口死散很多,土地大量荒芜,社会经济凋弊。唐朝为稳定社会秩序,恢复、发展农业生产,保证赋税收入和徭役调发,取了许多措施,其中最主要的是武德七年(624年)四月颁布了均田令和租庸调法。
⑴、均田制的推行
均田制虽然在隋朝时期开始实行,但在唐初才完善。均田令规定:继续实行均田制,庶民依据户籍授田。丁男和十八岁以上的中男授田一顷。其中二十亩为永业田,可以传给子孙,八十亩为口分田,死后要还官。老男、残废、重病者授口分田四十亩。寡妻妾授口分田三十亩。这些人如为户主,加授永业田二十亩。和尚、道士授口分田三十亩,尼姑、女冠(女道士)授口分田二十亩。工商业者的永业田、口分田减半授给;若在狭乡(人多地少地区)则不授。狭乡农民亦减半授田。均田制的推行使土地买卖受到严格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起了抑制土地兼并,维护小农经济的作用。所以均田制的实行对唐初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古代中国农业科学体系什么时候形成
中国现在农业基本还是不错的,年粮食产量世界第一,在灌溉面积、单位面积施肥等指标上还是国际领先的。
中国国情就是人口太多,耕地面积保护首先是个问题,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把耕地转为工业用地,这个必须得到遏制。十八亿亩这条红线可能不是很科学,但是这也是国家对于保护农业耕地一个决心。
中国农业科技还算发达,水利灌溉、化肥农药和选种育种三个方面基本实力不错。不过现在随着化肥和农药被乱用,不少土地出现肥力下降、土壤板结化。水利系统很多修建于30年前,很多年久失修。很多的潜力按照当前技术水平已经到了极限,很难有产量上的突破。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大家对于健康生态农业越发关注,中国今后的农业可能更加向着有机生态方向去走。其次随着互联网+概念的推广,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也从机械化到信息化转变。
“立春”那日观察天气特点、植物特点、农作物种植情况及自己感觉到的气候变化情况,写成日记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该书对古代农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他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农业实用科学体系的形成。
从秦汉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这一阶段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又一个重要的时期。秦汉时期,秦统一了全国,文字度量衡的统一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汉承秦制,使封建制度进一步巩固。全国的统一,不仅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交流而且还能集中人力、物力,从而更好的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
三国、两晋和南北朝时期,各对峙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都取发展生产的措施,促进了生产技术和实用科学的发展。民族大融合促进了科技的交流和发展。
扩展资料:
农具的改进:隋唐时期,已经使用牛牵引的铁犁,唐代已经普遍的使用灌溉工具,马均的龙骨水车得到推广。
农书的出现
隋唐时期陆羽的《茶经》是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叶专著。
宋代的《陈旉农书》是我国最早专门总结江南水田耕作的一部小型的综合性农书。
元代的《王祯农书》。
宋代的《陈旉农书》是一部关于南方水稻栽种技术的专著,元代的《王祯农书》是对农业机械的发展作了生动的描述。宋元时期各种植物谱录纷纷出现,如《桔录》、《荔枝谱》、《菊谱》等,出现了有关甲克类、鸟类和鱼类的专题论文。?
在技术方面,农业技术和水利工程得到空前发展,农业技术的改进主要体现在农具的改进上,隋唐时期,南方耕地广泛使用牛牵引的铁犁,水田耕作技术也有所提高。
百度百科-古代中国科技
时至立春,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太阳暖了。气温、日照、降雨,这时常处于一年中的转折点,趋于上升或增多。小春作物长势加快,油菜抽苔和小麦拔节时耗水量增加,应该及时浇灌追肥,促进生长。农谚提醒人们“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大春备耕也开始了。虽然立了春,但是华南大部分地区仍是很冷“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景象。这些气候特点,在安排农业生产时都是应该考虑到的。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后,也就是春天,所以称之为春节,在此节日,人们共同欢度,举国同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