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五参数监测频次_气象监测数据
1.嫦娥二号发射的观后感怎么写 350字左右 急!!!
2.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
3.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
4.神州六号资料?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篇三
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环境工程专业快一年了,但对于这个专业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却还十分模糊,通过这次认识实习,使我已经对这个专业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实习的具体内容:
(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三峡水文水勘测局
实习时间:20_年6月20日上午
1. 概况:
长江三峡水文水勘测局是国家二级监测站,共监测30个项目,同等级别的监测站整个长江干流共有7个,主要负责水文水勘测、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河道、泥沙、水质基本资料收集,在水文水监测与评价、水论证、水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水量计算、水文气象预报、水文分析计算、防洪等方面,技术设备先进,实力雄厚。
2. 处理工艺:
该监测站拥有较多实验室,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生化室,无菌室,质控室,消解室,天平室,仪器一,二,三室,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气象色谱室,泥沙分析室,泥沙天平室。每个实验室配有相关的仪器。
其中日常监测项目包括常规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toc),总氮,总磷,硝酸盐氮,磷酸盐,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酚类,油类,汞等的重金属,粪大肠杆菌,细菌总数。
而且该监测站设备齐全,比如说有gm-0.35隔膜真空泵,pxd-12数字式离子计,aa-400原子吸收仪,afs-900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测汞仪,测油仪,ddsj-380电导率仪,phsj-4a7ph计,离子色谱仪,uv-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25型可见分光光度计,ae200电子天平,gpi-2气体净化仪,ldzx-40bi立体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器,yxz型自动恒温水浴锅,psh525生化培养箱,tg16-ws高速离心机,bod5恒温培养箱,摩尔元素系列超纯水机,bod-220b快速测仪,z-_原子吸收仪等一系列高级仪器。据高站长说,其中价值在百万以上的仪器不在少数。
3. 监测站工作流程:
质量体系运行 → 业务合同受理 → 编制、程序 → 环境设施确认 → 仪器设备确认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 人员确认 → 样\送样 → 样品接收、处理 → 领出样品,按标准(作用指导书)检测 → 数据、记录控制 → 报告 编制 → 服务客户
(二)宜昌水文站
实习时间:20_年6月20日上午
1. 概况:
宜昌水文站坐落在长江边,它被誉为国家一级水文站,世界教科文组织一级站,在世界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它悠久的历史也为自身增添了不小的魅力。该站始建于民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几个水文站之一,并且在1998年抗洪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站从运行之日起,就开始在水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至今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数据。比如:
1153年7月31日 59.5m 1227年8月1日 58.47 m
1560年8月25日 58.45 m 1788年7月23日 57.5 m
1796年7月18日 56.81 m 1613年7月18日 56.67 m
1860年7月18日 58.32 m 1870年7月20日 59.5 m
1896年9月4日 55.92 m 19_年8月14日 55.14 m
1921年7月17日 55.33 m 1931年8月10日 55.02 m
1945年9月6日 55.71 m 1954年8月7日 55.73 m
水文站是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按测验项目分为观测水位、流量或兼测其他项目的水文站;只观测水位,或兼测降水量的水位站;只观测降水量的雨量站;只测水质的水质站;只测地下水的地下水井观测站;测量河流泥沙的泥沙站;观测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的蒸发站。中国把水文站按性质分为基本站和专用站。前者的任务是收集实测资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规律的资料,满足水评价、水文计算、水文情报、水文预报和水文科学研究的需要。
1. 工艺流程:
该站在主要是在一公里的江面上布了10个监测点,在水深30公分的地方一个样本,然后开始分析。
(三)长江南津关水质自动监测站
实习时间:2014年6月21日上午
1. 概况:
_年1月,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于宜昌市南津关开始着手建设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长江流域南津关断面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_年1月15日开始了试运行,目前由国家总站交付给该站托管运行。监测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水温。于_年总站又增加了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这三个监测项目,使得检测项目更趋于完善。
2. 工艺流程:
该监测站通过实施地表水的自动监测,可以实施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测,达到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实现预警报重大或流域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频次可以根据情况连续监测或每几小时监测一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软件自行设定.目前用4小时样分析一次的频次,每天每个监测可以得到6个监测结果,这些数据通过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各站点附近环境监测站,便于自动监测的维护,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其运行状况,数据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使国家环保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各重点断面的水质状况。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是一个集分析仪器、取水、控制及数据传输与处理的系统工程,整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 自动监测站的站房;
2、 外部水系统;
3、 配水系统及内部水样的预处理;
4、 仪器部分;
5、 通信及控制系统;
6、 中心软件;
7、 设施。
(四)双汇集团宜昌厂区的污水处理站
实习时间:2014年6月22日上午
1. 概况:
双汇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也是全国五百强之一,但有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它同时也是一个排污大户,因此我国对它的污水排放也有着严格的标准,这次我们参观的就是其宜昌厂区内部的一个污水处理站。宜昌这个厂区虽然不大,但在其整个生产工艺当中全部含有生产废水,因此它也是宜昌的一个重点治理单位。所以,在 _年,宜昌市责令该厂建立了这个污水处理站,共投资700-800万元,由林站长一手组建,日处理能力2200吨。经处理后,其废水cod含量达到国家级排放标准,小于100mg/l,处理效率达到%-98%。
2. 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又叫生化处理法,厌氧和耗氧,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
3. 处理工艺流程:
浓度很高的废水先从隔山池进入,所谓隔山池既为网状物,先去除废水中体积较大的木块等;然后到达初沉池;第三步到调节池,起到的作用是水大的时候就不可能前部进到里面去,只能在里面呆在,水少的时候就先在里面存在,等到水大的时候在进去还有一个就是预酸化的作用,使废水的ph值在某一个值上面;然后在通过泵把废水提升到气浮池,其作用就是对废水充气,使其进行充分耗氧,在这个池中还要加高效的消毒剂、降解剂聚氯化铝,作用是去除油、重金属和一部分盐;第五步就到厌氧池,目的是把废水里面所有的氧分去掉,因为有些微生物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可以消耗其他的微生物,厌氧池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处理废水中其他的微生物;第六步进入耗氧池,也就是曝气池,是为了对废水充分的进行充氧,把活性污泥在里面充分的进行消解、繁殖;第七步进入二沉池,起到活性污泥和废水分离的作用,二沉池的污泥又回到曝气池里再用;最后进入到消毒池,然后排放。
(五)宜昌市第四自来水厂
实习时间:2014年6月23日上午
1. 概况
该厂是七十年代立的项,八十年代中期竣工的,使用的是八十年代的自来水生产工艺,也就是比较先进的自动化工艺。宜昌市有四个自来水厂,一水厂就是三峡大学用的,在电视塔旁的那个山上,成立于解放前,但工艺较为老化。二水厂在杨岔路那个地方,是在六十年代修的。后来由于宜昌市的发展,又先后修了第三、第四水厂。
2.工艺:
从关庄水库抽取水源,用管道输送至一级泵房(取水泵房)并在一级泵房前加氯以杀灭藻类、植物和贝类动物。再通过一级泵房将水送至厂内处理系统中。通常经过混合(在水源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铝,俗称矾)反应、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每一工艺配以相应的构筑物(如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等),滤后消毒一般是加氯和氨,投加了消毒剂的水经清水池、并在池内停留一小时左右就成为合格的饮用水,再经过二级泵房(输水泵房)加压输送到城市管网中,供生活饮用和生产使用。
(六)宜化化工
实习时间:20_年6月24日上午
1. 概况:
该厂是我们此次认识实习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站,因为对于废气的处理也是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厂内的废气处理装置相当先进,除尘率可达95%。
2. 工艺:
脱硫除尘。先通过静电除尘,静电除尘设备是利用静电力从气流中分离悬浮粒子的一种方法,且分离尘粒耗能低,一般处理1000m 3 /h的含尘气体所耗电能只为0.1-0.8kw.h,气压损失也很小。因为相对大的静电力作用在粒子上,即使对极微小的粒子也能有效捕集,因此除尘效果非常好,除尘率达95%以上。
三.实习心得:
通过了这次认识实习,我对环境工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希望。因为人类的生存要依赖环境,而保护环境这一重任即将落到我们肩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工作者、一名合格的环境工程师!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相关 文章 :
★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
★ 环境监测站实习心得
★ 环境监测实习心得体会(2)
★ 2017环境监测工作实习报告
★ 环境监测实习报告范文
★ 环保局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 2015年环境监测实习自我鉴定
★ 大学环境监测实习报告范文(2)
★ 环境保护局实习心得
★ 2017环境工程的实习报告总结
嫦娥二号发射的观后感怎么写 350字左右 急!!!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神舟六号”与“神舟五号”在外形上没有差别,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进行发射。它是中国第二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
神六人物
[编辑本段]
宇航员
执行任务宇航员
费俊龙,指挥长
聂海胜,操作手
这是两位太空人第一次进行太空任务飞行。聂海胜10月13日在太空庆祝他的41岁农历生日。
后备宇航员
第一梯队:刘伯明、景海鹏
第二梯队:翟志刚、吴杰
各分系统负责人
航天员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陈善广
飞船应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逸东
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总设计师:张柏楠
火箭系统总指挥:刘宇,总设计师:刘竹生
发射场系统总指挥:张育林,总设计师:陆晋荣
测控通信系统总指挥:董德义,总设计师:于志坚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隋起胜,总设计师:侯鹰
时间轴
[编辑本段]
以下时间使用协调世界时(UTC)。
10月11日
22:15—22:17 太空人进入飞船
22:53 神舟六号返回舱舱门关闭
10月12日
00:27 火箭发射塔操作支架完全打开
01:00:00 长征二号F型火箭点火
01:00:03.583 神舟六号发射
01:02:03(点火后第120秒) 火箭抛弃逃逸塔
01:02:19(点火后第136秒) 火箭助推器分离
01:02:42(点火后第159秒) 火箭一二级分离,一级火箭坠落
01:03:23(点火后第200秒) 整流罩在110公里高度脱离
01:09:43(点火后第583秒) 飞船与火箭在高度约200公里处分离成功
01:09:52 神舟六号进入预定轨道
07:56 神舟六号飞船实施变轨
10月13日
02:10 航天员进行在轨抗干扰试验
18:21 远望一号、远望二号和远望三号所处海域海况恶化
21:56 神舟六号飞船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
10月15日
08:29—08:31 太空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话。
10月16日
18:40 神舟六号围绕地球进入第76圈飞行,在青岛站测控区上空
18:44 神舟六号返回指令解锁
19:10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员宣布,返回段跟踪进入30分钟准备
19:17 神舟六号正在南太平洋上空飞行
19:18 推进舱太阳帆板垂直归零
19:42 远望三号测量船捕获到神舟六号信号
19:43—19:48 远望三号测量船对神舟六号实施了姿态调整、轨道舱与返回航分离、制动点火等一系列关键控制,神舟六号顺利进入预定返回轨道
19:43 远望三号向神舟六号发出指令,神舟六号第一次调姿开始
19:44 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19:45 推进舱发动机点火,开始回航
19:48:29 推进舱轨道控制发动机关机,飞出远望三号测量船测控段
19:52 返回舱飞过非洲大陆上空,向中国飞来
20:02 返回舱飞过南亚上空,航天员报告飞船工作正常,感觉良好
20:07 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
20:13 返回舱进入通讯黑障区
20:16 着陆场站测控设备发现飞船
20:19 返回舱主伞舱盖打开
20:20 脱减速伞,主伞打开,直升机目视到目标
20:23 返回舱防热大底成功抛掉
20:33 返回舱成功着陆
21:04 返回舱舱门被打开
21:39 两名太空人费俊龙和聂海胜离开返回舱
发射
[编辑本段]
神舟六号飞船于北京时间(UTC+8)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0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费俊龙和聂海胜两名中国航天员被送入太空,预计飞行时间为5天。先在轨道倾角42.4度、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47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实施变轨后,进入343公里的圆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在轨
[编辑本段]
10月12日17时29分,航天员费俊龙打开神舟六号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进入轨道舱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10月13日4时开始,航天员进行在轨干扰力试验,在舱内有意识加大动作幅度,以试验人的扰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在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后,航天员的活动对飞船姿态的影响很小,飞船可保持正常飞行,不需纠正飞船姿态。
10月14日清晨,神舟六号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即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维持时,神六发动机共点火6.5秒,将飞船抬高了800米。
10月15日16时29分,与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通话。18时05分,航天员向北京航天飞控中心传送他们拍摄的飞船太阳能帆板的数字图像。
着陆
[编辑本段]
完成预定飞行任务后,飞船用升力再入方式返回内蒙古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神舟六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需要经历4个阶段:制动飞行阶段、自由滑行阶段、再入大气层阶段、着陆阶段。在此次绕地飞行中,“神舟六号”的轨道舱与返回舱分离后,还将继续在轨飞行六个月时间,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
由于第一次的载人航天器神舟五号在太空只飞行了一天,主着陆场的天气变化可及时准确预测,因此未曾启用副着陆场;神舟六号飞船将在太空飞行多天,气象难以准确预测,因此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着陆场将启用作后备着陆地点。为迎接飞船随时可能返回,地面共设置了13个着陆点。除内蒙古四子王旗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副两个着陆场外,国内外还有11个应急着陆场。着陆场系统包括主、副着陆场分系统,陆上应急搜救分系统,海上应急搜救分系统,通信分系统和航天员医监医保分系统这5个分系统。
参与航天员搜救的装备包括:搜索救援直升机、搜索救护直升机、搜索摄录直升机、指挥调度车、航天员医监医保车、工程运输车、航天员运输车、返回舱吊车和小型搜索车。
为保证神六和两名太空人安全回家,设计了4把巨型降落伞。返回舱在降落过程中,至少要先后打开引导伞、减速伞、主伞共3把伞,如果有必要,还要打开第4把备份伞。太空船返回舱降落伞能否顺利打开,直接关系着回收的成败。主伞不能一下子全部打开,否则会被高速气流吹破,返回舱也会被摔烂。太空船落地后也并非万事大吉,如果巨大降落伞被风吹鼓,就可能拖着返回舱快速滚动。为策安全,返回舱落地一刹那间,太空人发出指令,舱上的切割器会切断伞绳吊带,让降落伞独自飘落,保证返回舱不被伞拖走。
另外,根据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提出的意见,为使神舟六号着陆时对太空人的冲击降至最小,舱内太空人的座椅还首次安装了「赋形减震坐垫」——根据太空人形体不同特征量体制造的吸能座垫,可在发生撞击瞬间迅速分散人体的应力,避免人体损伤。
在2005年10月17日凌晨3时44分,太空船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并在3时45分,飞船的发动机成功点火,开始回航。在4时07分飞船推进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返回舱自行重返地球。
在着陆期间,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的夜空一直有一个光点,仿如流星划过夜空。返回舱在4时13分经过大气层时,产生高温,形成通讯黑障区,一度暂停与控制中心联络,长达3分钟。在4时20分,返回舱打开主降落伞,在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慢慢降落,在4时33分返回舱成功降落,2名太空人费俊龙、聂海胜并向控制中心报平安,控制中心工作人员鼓掌庆祝。在约半小时后,搜救直升机首先发现返回舱,实际着陆地点较预计相差仅1公里。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门后,医疗人员为2名太空人检查身体,并建议2人可以自行出舱。
与神舟五号太空人杨利伟不同,费俊龙首先穿着太空衣,自行爬出返回舱,向现场工作人员招手。聂海胜亦爬出舱门,走下铁梯。2人坐在椅子上,接受工作人员献花,并感谢大家的关心及热爱,费俊龙表示,这次太空之旅非常顺利,他们在太空舱内的工作及生活很好,现在身体状况不错。2名太空人在太空逗留了115.5小时,是神舟五号太空船飞行时间的5倍多,创造中国人在太空逗留最长的时间,圆满结束中国首次「多人多天」特点的太空旅程。费俊龙及聂海胜重返地面后,被直升机接走,跟着由专机送返北京,暂时被隔离14天。
技术改进
[编辑本段]
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做出了四个方面110项技术改进。
围绕两人多天任务的改进:食品柜得到真正使用,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温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对航天员的坐椅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使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研制成功了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持续性改进:“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
搭载
[编辑本段]
此次神舟六号飞船上搭载的物品共八类六十四种,主要是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品,如邮品、字画、旗帜和其他纪念品等,还有用来进行科学试验的微生物菌种和农作物。
实验用途
一些鸡蛋、蚕卵和云南普洱茶将随“神六”升空,以研究其基因变异的可能性。
飞船上放置了盛有搏动的心肌细胞和贴壁伸展的成骨细胞的24个细胞培养盒,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同步对两份相同的活体细胞进行一系列的科学对比实验,研究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航天员分三个时段操作24个样品盒,操作时,航天员将把细胞培养带放置在腿上,按不同时段,挤破分别装着激活剂与固定剂的两种胶囊,激活或固定活体细胞,考察在飞船入轨前与入轨后不同重力条件下细胞样品的状态与变化。
纪念用途
有10克特别的泥土,由9克大陆泥土和1克台湾泥土组成,寓意十全十美,寄望两岸可以实现和平统一。
极地考察国旗、国际奥委会会旗、上海世界博览会会旗和“国防教育”、“见证中华腾飞”等旗帜,以及《六骏图》、《神舟颂》、《长征万里图》等书画名家的作品。
各地回应
[编辑本段]
香港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祝贺神舟六号发射成功;立法会议员发贺卡给中央。
美国 - 美国院发言人埃雷利表示,中国是全球第三个国家能成功发展载人航天科技,美国欢迎中国和平发展太空研究
美国太空总署署长格里芬10月12日发表声明,指神舟六号升空证明中国已跻身「精英国家」之列。声明指,「中国再次展示,他是其中一个能载人上太空的『精英国家』之一。我们祝愿他们任务顺利,并期待他们的太空人安全归来
俄罗斯 - 俄罗斯航天局副主管莫尔西耶夫说:「再有强国加入这个太空俱乐部。我们期望在所有范畴上跟他们进一步合作,包括载人航天飞行。」他又指,俄罗斯正「密切关注」中国的太空
日本 - 日本官房长官细田博之亦祝贺中国神舟六号发射成功,并表示这与中国增加的军事威胁没有关系。
神舟飞船为何能直接载人航天飞行
[编辑本段]
前苏联、美国在飞船正式载人太空飞行前,都进行过数次飞船载猴子、狗或猩猩试验,检验飞船的生命保障系统。而我国自1999年开始发射神舟一号飞船至今,却从没有在飞船内进行过动物试验。
有关专家解释说,我国发射神舟号飞船之所以不进行动物搭载试验,主要基于3个理由:一是动物的生理系统和人的有区别,测量的数据未必可靠,一旦发生意外,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二是猴子上了飞船,不会老老实实地坐在座位上,容易闯祸。第三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是,前苏联和美国进行动物搭载试验,是因为那时人类还没有上天,长期的失重环境对人的生命有没有影响,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需要通过搭载动物进行探索和研究。现在国外已有载人航天的经验了,表明人在太空中进行飞行是可行的,如前苏联有一个航天员曾在太空飞行、生活了400多天,回来后仍然很健康。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仪器模拟掌握在太空中飞行身体的各种变化数据,并且通过飞船的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为航天员提供适宜的生活环境。因此,神舟号飞船在正式载人飞行前,就不需要再进行搭载动物试验了,而用模拟人进行太空轨道飞行试验,利用模拟人身上携带的科学装置,提供人在太空中飞行的各种数据。这样会使我们的试验更科学、更合理。
神舟六号创下的“第一”
[编辑本段]
首次多人遨游太空
“神五”只有杨利伟一名乘客,而10月12日,太空迎来了两名客人——中国“神六”的两名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人数的增加给飞行任务的各个环节和工程各系统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比如,携带的装备要增加一倍,两名航天员存在协同配合的问题等等。双人飞行,比单人飞行更能全面地考核飞船和工程其他系统的性能。
首次多天空间飞行
“神五”仅飞行了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费俊龙和聂海胜在轨运行多天,飞行圈数、距离大大增加。在空间停留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发生问题的概率越大,飞行控制越复杂。飞控系统人员对计算机终端进行了更新,数据记录方式也实现了更新换代。“神六”制定了在轨运行时的150余种故障模式和对策,如果故障严重,飞船在每一圈都能应急返回。
首次进行空间实验
“神五”飞行中,杨利伟一直待在返回舱内,没有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操作。这一次,两名航天员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了空间科学实验。这是我国第一次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科学实验如果没有人的参与,实验的内容和效果将受到很大的限制。人的参与将使空间科学实验实现质的飞跃。
首次进行飞船轨道维持
10月14日5时56分,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统一指挥调度下,“神六”进行首次轨道维持。飞船发动机点火工作了6.5秒。稍后,航天员报告和地面监测表明,首次轨道维持获得圆满成功。因受大气阻力和地球引力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会逐渐下降。为确保正常运行,飞行控制专家按预定,决定在“神六”飞行到第30圈时,对飞船轨道进行微调,使其轨道精度更高。
首次飞行达325万公里
杨利伟乘坐“神五”飞行了60万公里,而此次“神六”以每秒约7.820185公里的速度,在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飞行。飞行距离达325万公里,费俊龙和聂海胜因此成为飞得最远的中国人。
首次太空穿脱航天服
“神五”飞行中,杨利伟一直穿着舱内航天服,而这次两名航天员第一次脱下舱内航天服到轨道舱活动。航天服实际上不仅仅是服装,更是载人航天的个体防护保障系统。这次使用的航天服与上次杨利伟穿的一样,只不过杨利伟没有脱过。航天服重量10多公斤,经过训练,他们都能在两三分钟内完成穿脱。
首次在太空吃上热食
“神五”飞行的21个小时里,杨利伟只吃了小月饼等即食食品,喝的是矿泉水,而这次两名航天员在太空中第一次吃上了热饭热菜。中国人喜欢吃热餐,长时间飞行一定要有食品加热装置,所以这次航天食品专家们专门设计了一个食品加热装置,能在30分钟里加热食物。
首次启用太空睡袋
杨利伟躺在座椅上睡了两觉,其间熟睡有半个小时。这次飞行,两名航天员第一次用上太空睡袋,睡觉时间增多了。飞行时间加长后,航天员必须有足够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健康和科学实验的正常开展。这次专家们用保暖织物设计了太空睡袋,固定在轨道舱舱壁上,以供航天员休息。
首次设置大小便收集装置
杨利伟在太空没有上厕所,“神六”首次在轨道舱里装备了大小便收集器。在太空上厕所是个麻烦事。上次飞行中杨利伟使用了类似“尿不湿”的小便收集装置。“神六”增加了一个大小便收集器,能够强力吸走排泄物,同时通过除臭装置除去异味。
首次全面启动环控生保系统
“神六”首次全面启动了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通过110多项技术改进,这艘飞船提高了冷凝水汽的能力,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改进了座椅的着陆缓冲功能,不仅保护了航天员,还能让航天员在返回途中靠座椅提升仍然可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
首次增加火箭安全机构
与上一枚火箭相比,发射“神六”的长二F火箭有75项技术改动,更加安全、可靠和舒适,也有了更多的功能。为了确保航天员的安全,这枚火箭第一次在逃逸发动机上增加了安全机构,防止火箭误点火等现象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火箭发射的安全性。
首次安装了摄像头
发射“神六”的长二F火箭上第一次安装了摄像头,可以把火箭从起飞到船箭分离等动作的画面实时传回,以帮助地面更加准确地观测和判断火箭状态。这一次在火箭上增加了两个摄像头,一个装配在整流罩内,一个则被安装到火箭外面。
首次启用副着陆场
与“神五”着陆场系统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神六”飞行任务首次全面启用了位于酒泉附近的副着陆场。由于目前技术条件的限制,还无法对多天内的气象变化进行精确预报。因此,在选择飞船着陆时间时,无法保证主着陆场的气象条件适合降落。副着陆场与位于内蒙古中部草原四子王旗的主着陆场相隔1000公里,可以起到气象备份的作用。
首次启动图像传输设备
火箭的监视器——车载遥测站分布在酒泉、渭南、青岛三地,主要负责运载火箭发射飞行全过程中遥测测量任务,这些数据可以使地面指挥人员实时掌握火箭的运行状态。这次分布在酒泉的设备中新增了图像传输设备,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并第一次使用。这一设备能够将发射过程的图像实时传送到地面,这和以前只能通过三维动画来模拟火箭的飞行状态相比,是一个大的飞跃。
首次使用新雷达
“神六”的主着陆场首次使用了LAP-3000风廓线雷达和102米高的测风塔,大大提高了对浅层风的预报精度。
首次全程直播载人发射
在“神六”发射过程中,中央电视台组织了强大的阵容,首次直播了载人航天发射的全过程,让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都看到了“神六”精彩的表演。
地下水动态研究方法
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西昌卫星发射场,长三丙火箭搭载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成功点火发射。
当指挥员鄢利清喊出点火口令的同时发射控制台主操作手郝军用力按下红色的点火按钮,只见一道喷薄而出的橘红色火焰,托举着高大的长三丙火箭直刺苍穹,嫦娥二号发射了,嫦娥奔月,表现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月球的向往。而如今,它不再是一个美好的梦想,而是一个真真切切的事实。我们成功了。
此时此刻我的心里万分激动,因为从长三丙火箭发射出去的同时,我的心就好像已经跟着它向月球前进了。看到嫦娥二号飞上天空,想到航天工作人员花了几年心血,只用短短的几十秒就把长三丙火箭发射出去,我想每一个航天工作人员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激动、兴奋,与此同时也应该夹杂着一些担心,就像一位母亲担心出门在外的孩子一样。
当工作人员说“火箭飞行正常,跟踪正常......”,每一声正常,无疑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大家期待已久的星箭分离很快就要开始了,我的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里了,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一瞬间,星箭分离了,我松了一口气,在指挥控制中心大厅里紧绷已久的气氛一下子沸腾起来,发出热烈的掌声,研究长三丙火箭的工作人员个个如释重负,然而卫星工作人员的挑战才刚刚开始。火箭把卫星送入近地点高度200公里,远地点高度38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从这一刻开始,嫦娥二号就要自己开始进行月球之旅了.
这一次嫦娥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为嫦娥三号实现月面软着陆开展部分关键技术试验,并继续进行月球科学的探测和研究。在这一次探月过程中有5道险关,1、能不能精确入轨;2、卫星到达月球附近,能不能被捕获;3、在降轨时背面地面测控够不着,这时完全靠卫星自主控制有难度;4、轨道变化要很高的测控精度;5、温度过高,仪器会关机。可见航天技术人员对航天技术的高度重视,对自己工作的认真负责。
嫦娥二号顺利升空,卫星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功突破直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技术。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
一、地下水动态监测点布设的基本原则
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的形式和监测点的位置主要取决于水文地质调查的主要任务。为阐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服务的动态监测工作,其主要任务在于查明区域内地下水动态的成因类型和动态特征的变化规律。因此,监测点一般应布置成监测线形式。主要的监测线应穿过地下水不同动态成因类型的地段,沿着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对不同成因类型的动态区、不同含水层、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区,均应有动态监测点控制。
为地下水水量、水质计算与管理服务的动态监测工作,其主要任务是为建立计算模型、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和参数选择提供所需动态资料。鉴于目前地下水数值模型已在地下水水量、水质评价与管理工作中广泛使用,为满足建模的需要,动态监测点应布置成网状形式,以求能全面控制区内地下水流场及水质变化。对流场中的地下分水岭、汇水槽谷、开水位降落漏斗中心、计算区的边界、不同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及已发生和可能发生有害的环境地质作用点,均应有动态监测点控制。
二、地下水动态监测点的类型
地下水动态监测点除水井、钻孔外,还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地下水天然及人工水点(如泉水、岩溶地下暗河出口、落水洞、矿山坑道及地下工程排水点等)。对于与地下水有关的地表水体、各种污染源或排污口以及有害环境地质作用点,亦可作为监测点。
三、对地下水动态监测频次和时间的要求
对于不同监测项目,监测频率、次数和时间的具体要求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总的原则应该是一致的,即要求按规定监测频率、次数和时间监测所获得的地下水动态资料,应能最逼真地反映出年内地下水动态的变化规律。具体的观测频次和时间已在有关水文地质勘查和地下水动态观测规范中有明确的规定。但需要强调的是,为了便于分析不同动态要素(即监测项目)间的相互关系、为了满足分析计算工作对动态的要求,各种动态要素(如水位、水井流量、溶质浓度)的监测时间最好是同步的(但监测频、次可以不同)。
四、定期分析动态监测资料
一般要求每个水文年和每5年或10年一次系统分析地下水动态的年内及年际间的变化规律,包括各种动态要素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变化形态及变化幅度、变化周期与趋势性,并通过不同动态要素动态特征的对比,确定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
五、确定区内地下水的成因类型
根据所获得的各种动态监测资料,考虑各种动态影响因素(如水文、气象、人工开或补给等)的作用,便可正确地确定出区内的地下水动态成因类型,并分析地下水动态和区域地下水埋藏条件,水质、水量形成条件及有害环境地质作用之间的关系。
六、建立地下水动态资料的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共享(略)
神州六号资料?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1
没有相关工作经验,可能是大部分研究生就业的一个先天不足的劣势。而研究生校外专业实践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帮助我们获得相对优势,在竞聘过程中社会实践的经历和经验肯定比传统的专业实习、参与项目更具有说服力。
另外还可以增加就业机会,一方面实践单位就是用人单位,实践的过程就是试用的过程;
另一方面研究生在实践中可以收集就业信息或者直接与用人单位接触。
研究生校外社会实践是一个锻炼交际能力,学会与人和谐相处、有效沟通的绝佳机会。在报到实践单位以后,就要积极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融入单位群体当中去,虚心学习,和睦相处;良好的社交心理素质与人际交往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只能从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学习和体会。另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实践中不同阶层人士的奋斗经历和成功案例,还可以准确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帮助自己做出阶段性的职业规划和长期的人规划。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耳目",通过测试获取的监测数据是描述和评价环境质量的基础资料,也是环境执法、监督、决策、管理、服务的依据。从原始数据的获取、记录到运算、整理过程中,环境监测站的团队精神和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作为一名研究生要脚踏实地,勤于观察,善于学习,不断提高从日常试验数据中敏锐捕捉有效信息的本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科研试验中哪怕是个小小环节负面影响到最终客观"产品"的可能。
环境监测技术是在环境分析等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国家为了有效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推行了清洁生产,环境监测站要想对企业的环境污染情况及时跟踪监测,熟悉企业的生产工艺就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排放污染物的生产环节,并去监测污染物的排放情况。
学科交叉促进了监测技术的更新进步,生产工艺和设备的革新换代。现在我们在试验研究中,交叉学科技术的互动利用也许能够减小试验成本,快捷高效地让思路豁然开朗难题迎刃而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风险问题,环境污染物种类和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特别是复杂的有毒有害有机污染物,科学及时准确监测与否,事关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于此涉及到的环境污染物的'监测分析方法也应得到丰富完善,由于监测站的监测科研能力有限,研究生社会实践给我们提供了合作的支点,同时为我们之间架起了科学研究交流的桥梁,我们可以利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仪器设备等优势,在相关学科的领域内加强与环境监测站的合作,解答他们监测科研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等难题,不断合作研究、改进、完善,并把这些好的方法和好的经验在有关期刊上公开发表,与广大的一线监测科研技术人员和相关的研究人员交流受益,不断推进实现监测分析方法的先进性、标准性、规范性。
看过"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的人还看了: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27月15日至8月15日,我在##市##县环境监测站参加暑期研究生社会实践学习。按照环境监测站对《##县环境监测站计量认证及监测能力建设》实践项目的总体安排,与相关人员从环境监测标准、监测点位、样技术、测试方法、监测数据、监测质量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环境监测管理和技术上的交流学习、探讨互动。另外还学习了##县环境监测站关于计量认证、实验室资质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质量手册》和《监测站工作程序性文件》,加深了对监测程序的了解认识。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对我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工作大有裨益,以下是对社会实践长丰环境监测站之行的认识、体会、心得,与大家分享。
古人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究生社会实践给我提供了一个接触基层感受实际的宝贵机会去促进专业学习,在实践中见世面,增才干。基层社会能够反馈给我们社会得需求并指导我们进行相关研究,为我们的科学研究选题和立项提供丰富的背景素材。通过校外专业实践,切实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点,以及自己知识结构中需要加强提高的部分,返回校园后能针对性地补充和钻研,这样就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不断提高并实现服务社会的本领。实践出真知,研究生应把自己的所学专业理论融入到实践中并接受检验,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环境监测站实习总结3一。实习目的:
认识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能让我们学到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能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环境工程专业快一年了,但对于这个专业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却还十分模糊,通过这次认识实习,使我已经对这个专业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二。实习的具体内容:
(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三峡水文水勘测局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0日上午
1。概况:
长江三峡水文水勘测局是国家二级监测站,共监测30个项目,同等级别的监测站整个长江干流共有7个,主要负责水文水勘测、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河道、泥沙、水质基本资料收集,在水文水监测与评价、水论证、水环境监测、水质分析、水量计算、水文气象预报、水文分析计算、防洪等方面,技术设备先进,实力雄厚。
2。处理工艺:
该监测站拥有较多实验室,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生化室,无菌室,质控室,消解室,天平室,仪器一,二,三室,原子荧光室,原子吸收室,气象色谱室,泥沙分析室,泥沙天平室。每个实验室配有相关的仪器。
其中日常监测项目包括常规五参数(水温,ph,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toc),总氮,总磷,硝酸盐氮,磷酸盐,氰化物,氟化物,氯化物,酚类,油类,汞等的重金属,粪大肠杆菌,细菌总数。
而且该监测站设备齐全,比如说有gm—0。35隔膜真空泵,pxd—12数字式离子计,aa—400原子吸收仪,afs—900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气相色谱仪,测汞仪,测油仪,ddsj—380电导率仪,phsj—4a7ph计,离子色谱仪,uv—75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7—225型可见分光光度计,ae200电子天平,gpi—2气体净化仪,ldzx—40bi立体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器,yxz型自动恒温水浴锅,psh525生化培养箱,tg16—ws高速离心机,bod5恒温培养箱,摩尔元素系列超纯水机,bod—220b快速测仪,z—原子吸收仪等一系列高级仪器。据高站长说,其中价值在百万以上的仪器不在少数。
3。监测站工作流程:
质量体系运行→业务合同受理→编制、程序→环境设施确认→仪器设备确认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人员确认→样送样→样品接收、处理→领出样品,按标准(作用指导书)检测→数据、记录控制→报告编制→服务客户
(二)宜昌水文站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0日上午
1。概况:
宜昌水文站坐落在长江边,它被誉为国家一级水文站,世界教科文组织一级站,在世界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同时它悠久的历史也为自身增添了不小的魅力。该站始建于民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几个水文站之一,并且在1998年抗洪期间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该站从运行之日起,就开始在水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至今已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数据。比如:
1153年7月31日59。5m 1220xx年8月1日58。47 m
1560年8月25日58。45 m 1788年7月23日57。5 m
1796年7月18日56。81 m 1620xx年7月18日56。67 m
1860年7月18日58。32 m 1870年7月20日59。5 m
1896年9月4日55。92 m 19xx年8月14日55。14 m
1920年7月17日55。33 m 1931年8月10日55。02 m
1945年9月6日55。71 m 1954年8月7日55。73 m
水文站是观测及搜集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的水文、气象资料的基层水文机构。水文站观测的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速、流向、波浪、含沙量、水温、冰情、地下水、水质等;气象要素包括降水量、蒸发量、气温、湿度、气压和风等。按测验项目分为观测水位、流量或兼测其他项目的水文站;只观测水位,或兼测降水量的水位站;只观测降水量的雨量站;只测水质的水质站;只测地下水的地下水井观测站;测量河流泥沙的泥沙站;观测水面蒸发和陆面蒸发的蒸发站。中国把水文站按性质分为基本站和专用站。前者的任务是收集实测资料,提供探索基本水文规律的资料,满足水评价、水文计算、水文情报、水文预报和水文科学研究的需要。
1。工艺流程:
该站在主要是在一公里的江面上布了10个监测点,在水深30公分的地方一个样本,然后开始分析。
(三)长江南津关水质自动监测站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1日上午
1。概况:
xx年1月,国家环境监测总站于宜昌市南津关开始着手建设一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长江流域南津关断面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xx年1月15日开始了试运行,目前由国家总站交付给该站托管运行。监测项目有高锰酸盐指数、总有机碳、氨氮、ph、电导率、浊度、溶解氧、水温。于xx年总站又增加了总磷、总氮和粪大肠菌群这三个监测项目,使得检测项目更趋于完善。
2。工艺流程:
该监测站通过实施地表水的自动监测,可以实施水质的实时连续监测和远程监测,达到及时掌握主要流域重点断面水体的水质状况,实现预警报重大或流域水质污染事故,解决跨行政区域的水污染事故纠纷。水质自动监测站的监测频次可以根据情况连续监测或每几小时监测一次,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控制软件自行设定。目前用4小时样分析一次的频次,每天每个监测可以得到6个监测结果,这些数据通过通过电话线传送到各站点附近环境监测站,便于自动监测的维护,管理人员及时了解其运行状况,数据通过卫星传送方式传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使国家环保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各重点断面的水质状况。
水质自动监测技术是一个集分析仪器、取水、控制及数据传输与处理的系统工程,整个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1、自动监测站的站房;
2、外部水系统;
3、配水系统及内部水样的预处理;
4、仪器部分;
5、通信及控制系统;
6、中心软件;
7、设施。
(四)双汇集团宜昌厂区的污水处理站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2日上午
1。概况:
双汇集团是我国著名企业,也是全国五百强之一,但有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就是,它同时也是一个排污大户,因此我国对它的污水排放也有着严格的标准,这次我们参观的就是其宜昌厂区内部的一个污水处理站。宜昌这个厂区虽然不大,但在其整个生产工艺当中全部含有生产废水,因此它也是宜昌的一个重点治理单位。所以,在xx年,宜昌市责令该厂建立了这个污水处理站,共投资700—800万元,由林站长一手组建,日处理能力2200吨。经处理后,其废水cod含量达到国家级排放标准,小于100mg/l,处理效率达到%—98%。
2。处理工艺:
活性污泥法,又叫生化处理法,厌氧和耗氧,活性污泥法工艺是应用最广泛的废水好氧生化处理技术。
3。处理工艺流程:
浓度很高的废水先从隔山池进入,所谓隔山池既为网状物,先去除废水中体积较大的木块等;然后到达初沉池;第三步到调节池,起到的作用是水大的时候就不可能前部进到里面去,只能在里面呆在,水少的时候就先在里面存在,等到水大的时候在进去还有一个就是预酸化的作用,使废水的ph值在某一个值上面;然后在通过泵把废水提升到气浮池,其作用就是对废水充气,使其进行充分耗氧,在这个池中还要加高效的消毒剂、降解剂聚氯化铝,作用是去除油、重金属和一部分盐;第五步就到厌氧池,目的是把废水里面所有的氧分去掉,因为有些微生物在没有氧的情况下可以消耗其他的微生物,厌氧池就是利用这样的原理来处理废水中其他的微生物;第六步进入耗氧池,也就是曝气池,是为了对废水充分的进行充氧,把活性污泥在里面充分的进行消解、繁殖;第七步进入二沉池,起到活性污泥和废水分离的作用,二沉池的污泥又回到曝气池里再用;最后进入到消毒池,然后排放。
(五)宜昌市第四自来水厂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3日上午
1。概况
该厂是七十年代立的项,八十年代中期竣工的,使用的是八十年代的自来水生产工艺,也就是比较先进的自动化工艺。宜昌市有四个自来水厂,一水厂就是三峡大学用的,在电视塔旁的那个山上,成立于解放前,但工艺较为老化。二水厂在杨岔路那个地方,是在六十年代修的。后来由于宜昌市的发展,又先后修了第三、第四水厂。
2。工艺:
从关庄水库抽取水源,用管道输送至一级泵房(取水泵房)并在一级泵房前加氯以杀灭藻类、植物和贝类动物。再通过一级泵房将水送至厂内处理系统中。通常经过混合(在水源水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铝,俗称矾)反应、沉淀、过滤、消毒等处理工艺,每一工艺配以相应的构筑物(如沉淀池、滤池、清水池等),滤后消毒一般是加氯和氨,投加了消毒剂的水经清水池、并在池内停留一小时左右就成为合格的饮用水,再经过二级泵房(输水泵房)加压输送到城市管网中,供生活饮用和生产使用。
(六)宜化化工
实习时间:20xx年6月24日上午
1。概况:
该厂是我们此次认识实习的最后一站,同时也是重要的一站,因为对于废气的处理也是我们环境工程专业所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厂内的废气处理装置相当先进,除尘率可达95%。
2。工艺:
脱硫除尘。先通过静电除尘,静电除尘设备是利用静电力从气流中分离悬浮粒子的一种方法,且分离尘粒耗能低,一般处理1000m 3 /h的含尘气体所耗电能只为0。1—0。8kw。h,气压损失也很小。因为相对大的静电力作用在粒子上,即使对极微小的粒子也能有效捕集,因此除尘效果非常好,除尘率达95%以上。
三。实习心得:
通过了这次认识实习,我对环境工程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充满了希望。因为人类的生存要依赖环境,而保护环境这一重任即将落到我们肩上,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掌握好所学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磨练自己,使得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可以融会贯通,懂得学以致用,让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境工作者、一名合格的环境工程师!
;神舟六号飞船仍为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的三舱结构,整船外形和结构与原来相同,重量基本保持在8吨左右。飞船入轨后先是在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椭圆轨道上运行5圈,然后变轨到距地面343公里的圆形轨道,绕地球飞行一圈需要90分钟,飞行轨迹投射到地面上呈不断向东推移的正弦曲线。轨道特性与神舟五号相同。
由于此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神舟六号取消了用于这项功能的附加段,另外,飞船上新增加了40余台设备和6个软件,使飞船的设备达到600余台,软件82个,元器件10万余件。
神舟六号的改进大致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
一、围绕两人多天飞行任务的改进。首先,准备了足量甚至余量的航天员消耗品,包括食品、水、睡袋等。食品柜置于轨道舱中,以前处于空置状态。按照每人每天一个半暖壶的用水量,通过水箱和单独的软包装两种方式准备了航天员用水。其次,提高了座舱的环境控制能力。一人一天呼出近一升水,神舟六号提高了对水汽冷凝的能力,扩大了冷凝水箱,把所有裸露管线都贴上了吸水材料,确保飞船湿度控制在80%以下。舱内的氧气、温度和湿度都可自动感应并调节。
二、轨道舱功能使用方面的改进。放置了很多航天员生活的必需品,如食品加热装置和餐具等。轨道舱中挂有一个睡袋,供两名航天员轮流休息用。失重状态下人其实可以浮在空中睡觉,但考虑到人在地面养成的习惯,所以通过睡袋人为地制造一种“床”的感觉,否则航天员睡觉时可能会产生坠入万丈深渊的错觉。轨道舱中还有一个专门的清洁用品柜,航天员可以用里面的湿巾等物品进行清洁。大小便收集装置这次也是首次使用。
三、提高航天员安全性的改进。返回舱中航天员的坐椅设计了着陆缓冲功能,这是为了在反推火箭发生故障时依然能够保证航天员安全。神舟五号飞船里只有杨利伟乘坐的那个坐椅有着陆缓冲功能,并且有个小的缺陷,就是返回前坐椅提升后航天员难以看到舷窗外的情况。神舟六号对缓冲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并与整船结合进行了反复试验,从高塔、飞机上抛下的3次试验每次均获得了成功。返回舱与轨道舱之间的舱门,如果在返回时关闭不严,将威胁航天员安全。俄罗斯曾经有3名航天员因此而丧生。神舟六号科研人员研制成功了舱门密闭快速自动检测装置,并花费了数月时间研制出一种专用抹布,这种布不产生纤维、静电、异味,专门用来清洁舱门。
四、持续性改进。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于1992年正式启动,至今已经过去了13年,飞船上最初使用的元器件和原材料有的已经不再生产,个别技术已经稍显落伍。神舟六号做了一些日常的持续性改进。比如神舟一号到五号上的“黑匣子”,是1994年研制的,存储容量只有10兆字节。现在的黑匣子不仅存储量比原来大了100倍,而且数据的写入和读出速度也提高了10倍以上,体积却不到原来的一半。
神舟六号飞船构成
轨道舱:“多功能厅”
“神舟”飞船的轨道舱是一个圆柱体,总长度为2.8米,最大直径2.25米,一端与返回舱相通,另一端与空间对接机构连接。“神六”的轨道舱之所以被称为“多功能厅”,是因为2名航天员除了升空和返回时要进入返回舱以外,其他时间都在轨道舱里。轨道舱集工作、吃饭、睡觉、盥洗和方便等诸多功能于一体。
逃逸塔:保飞船万全
逃逸救生塔:位于飞船的最前部,高8米。它本身实际上就是由一系列火箭发动机组成的小型运载火箭。在运载飞船的火箭起飞前900秒到起飞后160秒期间?火箭运行距离在0至100公里,一旦发生紧急情况,这个救生塔将紧急启动,拽着“神舟六号”飞船的返回舱和轨道舱与火箭分离,迅速逃离险地,并利用降落伞降落到安全地带。
留轨舱:航天员的“家”
轨道舱:也叫工作舱。其外形为两端带有锥角的圆柱体,它是航天员的“太空卧室”兼“工作间”。它还兼有航天员生活舱和留轨实验舱两种功能,所以也称留轨舱。轨道舱里面装有多种试验设备和实验仪器,可进行对地观测,其两侧装有可收放的大型太阳能电池帆翼、太阳敏感器和各种天线以及各种对接结构,用来把太阳能转换为飞船的能源、与地面进行通讯等。作为航天员的“太空卧室”,轨道舱的环境很舒适,舱内温度一般在17至25摄氏度之间。
返回舱:航天员的“驾驶室”
返回舱:又称座舱,它是航天员的“驾驶室”。是航天员往返太空时乘坐的舱段,为密闭结构,前端有舱门。“神舟六号”完成绕地飞行任务后,两名航天员也将乘坐返回舱回归地球。
推进舱:又叫仪器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轨道制动,并为航天员提供氧气和水。推进舱的两侧还装有面积达20多平方米的主太阳能电池帆翼。
缘何选择秋季发射?
晨报讯综合新华社电细心的人会注意到,两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发射成功。今年神六的发射,又逢金秋时节,难道是巧合吗?不是。这是因为秋季的气象条件,最适合我国发射载人飞船。
飞船发射季节的选择,要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到发射的因素,其中气象条件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决定因素。
飞船上天后,要由航天测控网对飞船实施测控管理。如果把神舟飞船比作放飞太空的“风筝”,那么,航天测控网就是那根重要的“风筝线”。我国的航天测控网由多个地面测控站和4艘远望号航天测量船组成。这4艘测量船分别是太平洋上的“远望”一号和“远望”二号测量船,印度洋上的“远望”四号测量船,大西洋上的“远望”三号测量船。其中,3艘测量船都在纬度相对较高的南半球。
南半球的季节正好与我国相反。我国的春夏季节在南半球是秋冬季节,海况很恶劣,即使正常航行都难保安全,更不用说在海上执行测控任务了,因此不宜发射飞船。我国的秋冬季节在南半球是春夏季节,海况较好,便于航行和执行测量任务。因此,我国神舟一号至五号飞船的发射时机都选在与南半球相反的秋冬季节。
另外,秋季和冬季相比,尽管2002年12月30日发射的神舟四号曾突破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但在载人航天飞行中,以人为本、充分保障航天员的安全,成为发射的最大特点,因而发射段的气象条件也是非常重要的。显然,秋季比冬季更适宜。因此,两年前的神五和今年的神六载人飞船都选择了在秋季发射。
据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预报中心研究员龚建村介绍,“今年正是接近周期谷底的位置,预计神舟六号飞行期间太阳活动稳定,适合人类开展空间活动。”
龚建村说,人们已经掌握了太阳的活动周期是11年,2000年是这个周期的最高峰,2006年达到谷底。因此今年太阳异常活动频次较低,大趋势有利于人类开展空间活动。神六将在“晴好天气”中飞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