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税_气候变化对哪些行业有影响
1.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减排措施是什么
温室气体指的是大气中能吸收地面反射的长波辐射,并重新发射辐射的一些气体,如水蒸气、二氧化碳、大部分制冷剂等。它们的作用是使地球表面变得更暖,类似于温室截留太阳辐射,并加热温室内空气的作用。这种温室气体使地球变得更温暖的影响称为“温室效应”。水汽(H 2 O)、二氧化碳(CO 2 )、氧化亚氮(N 2 O)、氟利昂、甲烷(CH 4 )等是地球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温室气体 外文名 :greenhouse gases;greenhouse gas;GHG 学科 :大气、电力、海洋、生态学、资源 主要气体 :水蒸气、二氧化碳、甲烷、氟利昂 主要危害 :温室效应 国际协定 :《京都议定书》 解决方向 :危害气体减排 主要种类,产生效应,历史起源,主要危害,环境危害,气候影响,减排措施,减排政策,欧洲,美国,中国,国际协定,重要事件, 主要种类 温室气体(GHG Greenhouse Gas): 指任何会吸收和释放红外线辐射并存在大气中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 2 )、甲烷(CH 4 )、氧化亚氮(N 2 O)、氢氟碳化合物(HFCs) 、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 6 )。 地球的大气中重要的温室气体包括下列数种:二氧化碳(CO 2 )、臭氧(O 3 )、氧化亚氮(N 2 O)、甲烷(CH 4 )、氢氟氯碳化物类(CFCs,HFCs,HC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 6 )等。由于水蒸气及臭氧的时空分布变化较大,因此在进行减量措施规划时,一般都不将这两种气体 纳入考虑。至于在1997年于日本京都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化纲要公约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中所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明订针对六种温室气体进行削减,包括上述所提及之:二氧化碳(CO 2 )、甲烷(CH 4 )、氧化亚氮(N 2 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PFCs)及六氟化硫(SF 6 )。其中以后三类气体造成温室效应的能力最强,但对全球升温的贡献百分比来说,二氧化碳由于含量较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约为25%。 二氧化碳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O 2 )是植物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的原料,它的增加可以增加光合产物,无疑对农业生产有利。同时,它又是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对地球热量平衡有重要影响,因此它的增加又通过影响气候变化而影响农业。此外,大气中具有温室效应的微量气体还有甲烷、氯氟烃、一氧化碳、臭氧等,总的温室效应中二氧化碳的作用约占一半,其余为以上各种微量气体的作用。 二氧化碳浓度有逐年增加的趋势,50年代其质量分数年平均值约315×10(-6),70年代初已增加至325×10(-6),已超过345×10(-6),平均每年增加1.0-1.2×10(-6),或每年约以0.3%的速度增长。综合多数测定结果,在工业革命以前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为275×10(-6)。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以后大量开采使用矿物燃料。1860年以来,由燃烧矿物质燃料排放的二氧化碳,平均每年增长率为4.22%,而近30年各种燃料的总排放量每年达到50亿吨左右。 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采伐树木作燃料。森林原是大气碳循环中的一个主要的“库”,每平方米面积的森林可以同化1-2kg的二氧化碳。砍伐森林则把原本是二氧化碳的“库”变成了又一个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的“源”。据世界粮农组织(FAO,1982)估计,70年代末期每年约采伐木材24亿立方米,其中约有一半作为燃柴烧掉,由此造成的二氧化碳质量分数增加量每年可达0.4×10(-6)左右。 根据以上综合分析,如果按现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幅度,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增加的总效应将相当于工业化前二氧化碳浓度加倍的水平,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1.5-4.5℃超过人类历史上发生过的升温幅度。由于气温升高,两极冰盖可能缩小,融化的雪水可使海平面上升20-140cm,对海岸城市会有严重的直接影响。 甲烷 甲烷分子是天然气的主要成份,是一种洁净的能源气体,同时它是大气中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其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6 倍左右,其温室效应要比二氧化碳高出22 倍,占整个温室气体贡献量的15%,其中空气中的含量约为2ppm。 甲烷是在缺氧环境中由产甲烷细菌或生物体腐败产生的,沼泽地每年会产生150Tg(1T=1012)消耗50Tg,稻田产生100Tg消耗50Tg,牛羊等牲畜消化系统的发酵过程产生100-150Tg,生物体腐败产生10-100Tg,合计每年大气层中的甲烷含量会净增350Tg左右。它在大气中存在的平均寿命在8年左右,可以通过下面的化学反应: CH4+OH→CH3+H2O 一氧化二氮 一氧化二氮 在大气层中的存在寿命是150年左右,尽管在对流层中是化学惰性的,但是可以利用太阳辐射的光解作用在同温层中将其中的90%分解,剩下的10%可以和活跃的原子氧O(1D)反应而消耗掉。即使如此大气层中的N2O仍以每年0.5-3Tg的速度净增。 N2O+hv→N2+O(1D) N2O+O(1D)→N2+O2 N2O+O(1D)→2NO 氯氟碳化合物 氯氟碳化合物 (CFC-11和CFC-12),它们在对流层中也是化学惰性的,但也可在同温层中利用太阳辐射光解掉或和活性氧原子反应消耗掉。 CCl 3 F+hv→CCl 2 F+Cl, CCl 2 F 2 +hv→CClF 2 +Cl CCl 3 F+O(1D)→CCl 2 F+ClO CCl 2 F 2 +O(1D)→CClF+ClO 产生效应 温室气体之所以有温室效应,是由于其本身有吸收红外线(一种热辐射)的能力。温室气体吸收红外线的能力是由其本身分子结构所决定的。在分子中存在着非极性共价键和极性共价键。分子也分为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分子极性的强弱可以用偶极矩μ来表示。而只有偶极矩发生变化的振动才能引起可观测的红外吸收光谱,则拥有偶极矩的分子就是红外活性的;而Δμ=0的分子振动不能产生红外振动吸收的,则是非红外活性的。也就是说,温室气体是拥有偶极矩的红外活性分子,所以才拥有吸收红外线,保存红外热能的能力。 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是水汽(H2O),水汽所产生的 温室效应 大约占整体温室效应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 2 )大约占了26%,其他的还有臭氧(O 3 ),甲烷(CH 4 ),氧化亚氮(N 2 O)全氟碳化物(PFCs)、氢氟碳化物(HFCs)、含氯氟烃(HCFCs)及六氟化硫(SF6)等。 历史起源 1820年之前,没有人问过地球是如何获取热量的这一问题。正是在那一年,让-巴普蒂斯特-约瑟夫·傅立叶(1768-1830年,法国数学家与埃及学家),回到法国后,他整年披着一件大衣,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对热传递的研究。他得出的结论是:尽管地球确实将大量的热量反射回太空,但大气层还是拦下了其中的一部分并将其重新反射回地球表面。他将此比作一个巨大的钟形容器,顶端由云和气体构成,能够保留足够的热量,使得生命的存在成为可能。他的论文《地球及其表层空间温度概述》发表于1824年。当时这篇论文没有被看成是他的最佳之作,直到19世纪末才被人们重新记起。 其实只因为地球红外线在向太空的辐射过程中被地球周围大气层中的某些气体或化合物吸收才最终导致全球温度普遍上升,所以这些气体的功用和温室玻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只允许太阳光进,而阻止其反射,进而实现保温、升温作用,因此被称为温室气体。其中既包括大气层中原来就有的水蒸气、二氧化碳、氮的各种氧化物,也包括近几十年来人类活动排放的氢氟碳化物(HFCs)、氢氟化物、全氟化物(PFCs)、硫氟化物(SF6)、氯氟化物(CFCs)等。种类不同吸热能力也不同,每分子甲烷的吸热量是二氧化碳的 21倍,氮氧化合物更高,是二氧化碳的270倍。不过和人造的某些温室气体相比就不算什么了,目前为止吸热能力最强的是氢氟碳化物(HFCs)和全氟化物(PFCs)。 主要危害 环境危害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是多尺度、全方位、多层次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存,但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全球变暖对许多地区的自然生态系统已经产生了影响,如气候异常、海平面升高、冰川退缩、冻土融化、河(湖)冰迟冻与早融、中高纬生长季节延长、动植物分布范围向极区和高海拔区延伸、某些动植物数量减少、一些植物开花期提前,等等。 水蒸气为最大的温室气体,其高出二氧化碳近两个数量级,但其受高度、纬度的影响较大,受水域和季风的气候影响也较大,相对的:绝对湿度大的海洋性气候受人工排放的湿室气体影响不明显,海拔较高、高纬度、干旱地区等绝对湿度较低的地区受人工温室气体的影响较大。例如中国的天山山脉处于内陆高海拔地区,雪线明显上移。美国、欧洲等地区湿度较大人工温室气体加速水汽对流反而造成极端的低温和高温天气。若没有水蒸气的影响,人工温室气体总体会造成温度上升,但水蒸气的存在使得大气湍流增加、气候趋于极端。 美国环境保护署认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空气污染物,“危害公众健康与人类福祉”,人类大规模排放温室气体足以引发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 气候影响 温室气体的增加对气候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二氧化碳增加虽然有利于增加绿色植物的光合产物,但它的增加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变化,会影响和改变气候生产潜力,从而改变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和农业的土地承载力。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的间接影响,可能大大超过二氧化碳本身对光合作用的直接影响。按照气候模拟试验的结果,二氧化碳加倍以后,可能造成热带扩展,副热带、暖热带和寒带缩小,寒温带略有增加,草原和荒漠的面积增加,森林的面积减少。二氧化碳和气候变化可能影响到农业的种植决策、品种布局和品种改良、土地利用、农业投入和技术改进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农业的长期规划时,应该考虑到二氧化碳增加可能导致的气候和环境的变化背景。这个问题对于面临人口膨胀和人均资源贫乏两大压力的我国,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减排措施 CO 2 排放减量 化石燃料燃烧为二氧化碳人为排放之主要来源,企业/产业于因应时,可资减量之方向包括: 备受关注的CO2气体 能源替代:以天然气替代其他燃料。 采用高效率或节电设备。 引进再生能源(风力、太阳能等)。 评估及增进废弃物再利用。 资源物回收。 节约用水、废水减量以降低废水处理负荷。 废弃物减量,以降低废弃物焚化、掩埋或其他物理化学处理程式之负荷。 节约用电:照明管理、夏季空调管理及建筑物自然采光、防晒之设计。 环保标章或环境友善产品之开发、改良。 环境绿化。 CH 4 排放减量 甲烷(CH 4 )多属天然排放,自然界的生物厌氧腐解作用本会有CH 4 之排放,如水体流动性不高之湖泊、湿地等均有较高贡献。而人为活动造成的CH 4 排放因素则有自然水体受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污染、农业畜牧活动及工业制造程式等。 甲烷结构式 农业/畜牧业: 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 避免燃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 工业程式: 降低储油输油设施之泄漏、逸散。 燃烧系统妥善管理、维护,降低意外或跳机事件之频率。 储油槽设定隔热装置,降低逸散。 涂装改采低油性或无油性涂料施作。 垃圾掩埋场沼气引燃或回收能源。 废水场厌氧处理之沼气处理或回收热能。 N 2 O排放减量 氧化亚氮(N 2 O)人为排放源多为农业/畜牧之相关活动,工业程式之排放则以需用氮元素相关化工原料制程为主如硝酸(Nitric Acid)、己二酸(Adipic Acid)(以硝酸为反应原料之一)等。农业/畜牧业: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流程图 有机堆肥管理,及其臭气的妥善处理或回收能源。 避免燃烧农作废弃物或以焚烧大区域农农作地作为农耕/开发方式。 工业程式: 提高相关化学品反应主产品生成率(程式替代或设备改良方式均可达成)。 相关化学品化学反应后端设定De-NOx设施。 焚化炉(特别是生物污泥焚化炉)设定De-NOx设施。 生活污水妥善处理。 其他气体 氢氟碳化物(HFCs)、六氟化硫(SF 6 ) 、 全氟碳化物(PFCs)排放减量 氢氟碳化物(HFCs)、六氟化硫(SF 6 )、全氟碳化物(PFCs)、多用于替代蒙特尔议定书列管破坏臭氧层物质(ODS):氟氯碳化物(CFCs)。 HFCs、PFCs相关用途包括冰柜空调冷媒、灭火剂、气胶、清洗溶剂、发泡剂等;而SF 6 则有用于绝缘气体、灭火剂等。该三类管制温室气体于制造及使用阶段均可能造成排放。 选用CFCs替代品时,同时考量GWPs(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低者。GWPs参见表列。 空调、灭火系统之相关管路避免泄漏。 用于清洗溶剂时,配合其他清洗程式及清洗设施改善,提升清洗效率,降低清洗溶剂用量。 清洗溶剂回收系统改善,提升回收量、降低溶剂散失量。 发泡产品制造程式确实做好废气收集及处理。 减排政策 欧洲 已开发国家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主要是采取具有综合性的经济和财政政策,包括:自愿协定、能源/二氧化碳税、排放贸易、可再生能源或热电联产生产配额、能源效率标准、对可再生能源等的直接资金鼓励如优惠费率、赠款、免税措施等等。但是这些政策随着实施情况的差别,也在发生不断变化。以能源/CO 2 税收为例,已经从单纯税收向“税收+补贴”的形式转变。 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已开发国家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和/或降低对国外石油供应的依赖程度而开始实行能源或以燃料碳含量为依据的CO 2 税。 由于能源/CO 2 税具有减少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的作用,许多已开发国家都把能源/二氧化碳税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但是,后来,为了避免能源/二氧化碳税影响本国工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一些国家对高耗能部门实行了低税率,挪威降低了海上油气生产的CO 2 税率,瑞典制造业的CO 2 税率已经改为标准税率的35%,某些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税率也已经降低到接近为零税率,英国的能源密集型工业的税率仅为标准税率的20%。为了激励节能技术的发展,又避免影响本国工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很多国家变税收为补贴。实行了对可再生能源和热电联产等高能效技术的税收优惠或减免政策,以鼓励其供应和消费。从供应端来说,主要包括对与可再生能源生产或热电联产相关的各种税收如生产税、固定资产税、增值税、进口关税等的优惠或减免。 英国 *** 为热电联产的发展制定了税收优惠政策。2002年,英国的热电联产装机为4700MW,按照 *** 的目标在2010年时要建成高效的热电联产10000MW,为此英国 *** 对热电联产不征收气候变化税,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对投资热电联产的企业提供投资补助。 法国对热电联产企业减少50%的企业税,地方 *** 可以将减少率提高到最多100%。对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也实施了税收优惠政策通过税收优惠和降低增值税率,企业用于购买可再生能源设备的成本将降低15%,同时,对可再生能源投资的企业一年以后可以享受加速折旧的政策。 美国 2009年12月7日,美国环保署(EPA)署长丽莎·杰克森重申温室气体会对公众健康和自然环境造成威胁,呼吁 *** 加大清洁空气法案执行力度,并称美国环保署正在考虑制定新条例,以进一步限制发电厂、炼油厂、化工厂和水泥厂的废气排放。 中国 中国 *** 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气候变化。2007年,中国 *** 成立了由 *** 总理任组长的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同年,中国 *** 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这是开发中国家第一个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级方案。 方案中提出到2010年中国单位GDP能耗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左右的目标。中国 *** 还在《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为确保这些目标的实现,中国 *** 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相关政策措施,成效显著。 2013年年,中国将全面开展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工作,以确保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切实贯彻实施。 此外,中国的经济 *** 方案安排了2100亿用于节能减排和生态工程,3700亿用于调整结构和技术改造。民生工程为4000亿,主要是保障性住房建设,将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材料;农村的民生工程3700亿,目标是以可持续、环保的方式提高农村生活水平。 在努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需要强调的是,中国是一个人均GDP只有3000美元的低收入开发中国家。按照联合国的贫困标准,中国尚有1.5亿贫困人口。中国别无选择,面临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多重压力。在这一过程中,国际社会相信中国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 国际社会均希望哥本哈根会议能够达成积极成果。我们认为,哥本哈根会议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把协定和 《京都议定书》的要求落到实处。已开发国家整体上到2020年应在1990年水平上至少减排25%-40%。 非议定书的已开发国家缔约方应当承诺遵守具有可比性的定量减排目标。已开发国家应当履行规定的义务,向开发中国家转移技术并提供金融支持,使开发中国家能够有效地应对气候变化。 此外,应当为遵守规定、金融支持和技术转移建立起恰当的机制和制度保证。发展中在得到已开发国家“可测量、可报告和可核实的”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的支持下,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根据本国国情采取适当的减缓行动。 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加剧,给各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但由于气候变化是更为长期和严峻的挑战,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不能动摇、行动不能松懈、力度不能减弱。事实上,国际金融危机如果处理得当,也可以化挑战为机遇,达到既保护气候又促进发展的双赢局面。 中国将本着对本国人民、对全人类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气候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系统做出新贡献。 (作者为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气候变化问题特别代表。著作权所有:Project Syndicate,2009。) 国际协定 1997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促生了公约的第一个附加协定《京都议定书》。2005年2月16日,《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排放。 《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在2008年至2012年间,将主要工业已开发国家的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平均减少5.2%。减排的温室气 体包括二氧化碳(CO 2 )、甲烷(CH 4 )、氧化亚氮(N 2 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 6 )。其中,欧盟削减8%、美国削减7%、日本削减6%、加拿大削减6%、东欧各国削减5%至8%。纽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议定书同时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比1990年分别增加10%、8%和1%。而议定书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开发中国家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减排义务。 京都议定书 合作机制《京都议定书》建 立了三种旨在减排温室气体的新的灵活的合作机制——国际排放贸易机制(et)、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排放贸易和联合履行主要涉 及附属档案一所列缔约方之间的合作;而清洁发展机制涉及附属档案一所列缔约方与开发中国家缔约方之间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方面的合作关系。 为促进各国完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议定书允许采取以下四种减排方式: 1.两个已开发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额度买卖的“排放权交易”,即难以完成削减任务的国家,可以花钱从超额完成任务的国家买进超出的额度。 2.以“净排放量”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即从本国实际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3.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已开发国家和开发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 4.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内部的许多国家可视为一个整体,采取有的国家削减、有的国家增加的方法,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 重要事件 2009年11月多位世界顶级气候学家的邮件和档案被黑客公开。邮件和档案显示,一些科学家在操纵数据,伪造科学流程来支持他们有关气候变化的说法。人们的焦点开始转向全球气候变暖的可信度上。这份科学家的名单并未同期公布,有分析指出这一事件或许对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产生一定影响。 2012年11月21日,世界气象组织21日在日内瓦发布年度《温室气体公报》称,2010年地球大气温室气体含量创工业化时代以来的新高。其中,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2009年上升了2.3个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达389PPM,增幅高于近10年2.0PPM的年均增长水平,和20世纪90年代1.5PPM的年均增长水平。 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毁林和改变土地用途,自1750年工业化进程开始以来,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增加了39%。此外,2010年大气中甲烷浓度较上一年增加了5个PPB(1PPB为十亿分之一),达1808PPB,较1750年水平增长158%。同时,另一种温室气体氧化亚氮的浓度也有一定程度上升,达到323.2PPB,较1750年水平增长20%。应对气候变化的核心减排措施是什么
英世界早实现工业化家,伦敦世界早现雾霾问题城市.20世纪50代,震惊世界伦敦烟雾事件让雾都名举世皆知.现伦敦已经基本抛掉雾都帽,其许经验值我借鉴习.
、伦敦雾霾发展历程
19世纪,作工业革命发源工业伦敦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量化石燃料,尤其煤炭消耗量断增加,使伦敦气污染愈演愈烈,工厂产量废气,形极浓灰**烟雾,伦敦空气污染形势渐趋严峻.19世纪初20世纪期100间,伦敦冬季发起空气污染案例,早记录甚至追溯1813.随1873、1880、1882、1891、18921952等份发气污染事件,其195212月严重气污染事件典型 .
195212月4至9,范围高浓度雾霾笼罩伦敦.据史料记载12月512月84,伦敦市亡数达4000,其,48岁群亡率平3倍;1岁群亡率平2倍.外肺炎、肺癌、流行性冒等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显著增加.接两月,起事件总共造12000亡.震惊世界伦敦烟雾事件.空气污染仅损害体健康,且严重腐蚀建筑物,使土壤贫瘠,水质恶化,鸟类远辟乡,并影响植物.
形伦敦烟雾事件直接原燃煤产二氧化硫粉尘污染.烧煤工厂排放量浓烟、汽车排放机油废气欧洲陆飘污染云,都令伦敦空气质量变差.伦敦,工业排污量非,每都1000吨浓烟烟囱飘,排放2000吨二氧化碳(CO2)、140吨盐酸14吨氟化物.更严重,燃煤粉尘含三氧化二铁,催化另种自燃煤污染物二氧化硫氧化三氧化硫,进与吸附粉尘表面水化合硫酸雾滴,混合水蒸气,形800吨硫酸.家庭烧煤加剧气污染.集供暖代前,寒冬伦敦,数万计家庭能烧煤取暖.由于战经济困难,政府优质煤口外,伦敦则烧劣质煤,污染更严重.空气流通候,些污染严重黄烟困伦敦空,便形浓雾.些硫酸雾滴吸入呼吸系统产强烈刺激作用,使体弱者发病甚至亡.伦敦烟雾事件间接原始于12月4逆温层所造气污染物蓄积.
随1956、19571962等伦敦连续发达十二严重烟雾事件.20世纪70代期,伦敦雾逐减少,1980则进步降.目前,伦敦毒烟雾已销声匿迹,并全球态城.
二、伦敦雾霾治理程
1952伦敦严重烟雾事件,促使英民始深刻反思.英政府始重典治霾,取非显著治理效.1953伦敦60烟雾治理,按照其空气质量改善趋势划四阶段 .
第阶段准备阶段(1953-1960).英政府1953立由比佛爵士领导比佛委员(the Beaver Committee),专门调查烟雾事件并制定应案.比佛委员推,1956英台专门针空气污染《清洁空气》.该提禁止黑烟排放、升高烟囱高度、建立烟区等措施,并且控制机车数量、调整能源结构等面做努力.同,清洁空气委员(Clean Air Council)立,负责监督空气污染改善情况,并空气污染治理经验、识或责任获取空气污染治理建议.具体管理措施包括由政府负责划定烟尘控制区,改造家用壁炉,更换燃料,禁止黑烟排放;设立奖惩机制,控制区内进行壁炉改造合理费用,由政府补贴至少70%,违反条例员则依情节处10-100英镑罚款或高3月监禁.1960,伦敦二氧化硫(SO2)黑烟浓度别降20.9%、43.6%,取初步效.
第二阶段显著削减阶段(1960-1980).1968,英政府《清洁空气》进行修订扩充,赋予负责控制气污染住房政府部部更权限,包括台新锅炉颗粒物烟尘排放限值权力,强制要求政府设立新烟尘控制区权力.1974,政府颁布《污染控制》(Control of Pollution Act),规定机车燃料组,并限制油品(用于机车或壁炉)硫含量.阶段核措施,幅扩烟尘控制区范围.1976,烟尘控制区覆盖率伦敦区已达90%.伦敦空气SO2黑烟浓度第阶段略波,第二阶段,整城市空气质量便显著改观,SO2黑烟浓度短期内均幅降,10降幅超80%.1975,伦敦雾霾数已经每几十减少15,1980降5.
第三阶段平稳改善阶段(1980-2000),伦敦气控制与治理重点已控制燃煤始逐步转向机车污染控制.政府陆续台或修订系列案,《汽车燃料》(1981)、《空气质量标准》(1989)、《环境保护》(1990)、《道路车辆监管》(1991)、《清洁空气》(1993)、《环境》(1995)、《家空气质量战略》(1997)、《伦敦政府》(1999)、《污染预防控制》(1999).使伦敦气污染治理律规更加完善.
第四阶段低碳发展阶段(2001至今),伦敦空气质量20世纪50代相比,已经巨改善,SO2黑烟浓度别降84.2%47.4%,都再伦敦主要污染物.2002,伦敦市经广泛咨询发布伦敦空气质量战略,其详细说明伦敦要何达家空气质量目标.2003,《英能源白皮书——我能源未:创建低碳经济》首式提低碳经济概念,提于2050建低碳社.,伦敦空气质量战略2006、2010进行两修订.目前,伦敦空气质量控制重点机车污染控制,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NO2)PM10.低层空气烟污染93%控制,酸雨危害已基本消除.今伦敦,已座绿色花园城市,并荣登吸引全球游客城市榜首.
三、主要经验
()建立完善律规体系,依治理雾霾
伦敦曾经严重气污染引起英各界高度重视.具体表现:(1)依治霾.1956,著名《比佛报告》 (The Beaver Report)推,英颁布世界首部空气污染防治案——《清洁空气》(Clean Air Act).基础,20世纪60-70代,英主要采取末端治理治理空气污染.除断完善《清洁空气》,1968,英相继台《污染控制》(1974)、《汽车燃料》(1981)、《空气质量标准》(1989)、《环境保护》(1990)、《道路车辆监管》(1991)、《清洁空气》(1993修订)、《环境》(1995)、《伦敦政府案》(1999)、《污染预防控制案》(1999)及《气候变化案》(2008)等系列空气污染防控案,其废气排放进行严格约束,制定明确处罚措施,控制伦敦气污染.英根据情,走立主,补贴辅,全面推进,终建立低碳社模式,建立低碳社提升基本策.英政府承诺,2020,削减26-32%温室气体排放;2050,实现温室气体减排80% 期目标.(2)制定家战略,指导治理雾霾.1995起,英制定家空气质量战略,规定各城市都要进行空气质量评价与顾,达标准区,政府必须划空气质量管理区域,并强制规定期限内达标.欧盟要求其员2012空气达标数能超35,面临4.5亿美元巨额罚款.符合标准,早2003,伦敦市政府始进入市私家车征收拥堵费,改善公交系统发展.随英提《能效:政府行计划》(2004)、《气候变化行计划》(2005)、《英持续发展战略》(2005)、《低碳建筑计划》(2006)、《退税与补贴计划》(2007)、《英能效行计划2007》、《家再能源计划》(2008)及《低碳转型计划》(2009)等系列计划与政策台,彰显英政府积极应气候变化态度与决.尤其2009低碳转型计划》勾画英政府发展低碳经济家战略蓝图,目标2020,英碳排放量1990基础减少34%,120万事绿色职业;700万栋房屋进行节能改造,150万户家庭政府资助自产清洁能源;40%电力自低碳能源;新车平均碳排放量减少40%.由于英力推,近低碳经济理念全球迅速传播,并广泛认.(3)加财政投入.2009英政府拨款32亿英镑用于住房节能改造,些主房屋安装清洁能源设备家庭进行补偿,预计700万家庭受益.20094月,布朗政府宣布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应用于经济社各面,并与低碳经济相关产业追加104亿英镑投资,英世界第公布碳预算家.(4)构建协同配合政策体系.英利用气候变化税、排放贸易机制等政策工具及低碳交通、清洁煤炭、碳预算等计划基础,充发挥各种政策工具与计划特色,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机政策计划体系,低碳技术研发推广计划社各界广泛认同,已初步形市场基础、政府主导、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居民主体低碳经济互体系,促进低碳经济转型,促进再能源发展.(5)设立各种专项基金促进再能源发展.碳基金 作由英政府利用每约6600万英镑气候变化税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商业化基金,力促进英商业公共部门减排CO2,加投资再能源等低碳技术.2008英政府启环境改善基金,政府低碳能源高能效技术示范部署支持及能源与环境相关际化发展结合起,提供相应基金资助.绿色运输能源项目加投资,20103月英设立10亿英镑(7.49亿欧元)绿色能源基金,改造运输体系使用清洁燃料,提升低碳能源(风能、海洋波浪能太阳能)利用,数千创造新工作岗位.
(二)利用清洁能源等技术,力发展低碳经济
伦敦烟雾事件发,伦敦烟尘高浓度达4460 微克/立米,二氧化硫平均浓度达3830微克/立米.1950代,伦敦关部门通气污染源进行析,发现污染物主要自工业及家庭燃煤,,除划定烟尘控制区,区内城镇准烧烟燃料外,决定增加清洁能源比例,推广使用烟煤、电气,减少烟尘污染二氧化硫排放;冬季采取集供暖;发电厂重工业设施迁至郊外;政府采用补贴办帮助居民改造燃具,且要求市区近郊区所工业企业都准用煤炭木柴作燃料,其产废气均须利用物理化加净化,达标才排等.英力发展监控技术,建立气监测网.自1961始,英全范围内建立由450团体参加气监测网.监测网1200监测点,平均每烟尘与二氧化硫采,每月测降尘量,其伦敦、丁堡、谢菲尔德三城市列重点监测区.再加环保技术推广应用等,控制伦敦气污染环境保护起重要作用.
伴随着英空气质量改善,英能源结构发巨变化.1965燃料构煤炭比例27%,电清洁气体燃料占24 5%,燃料油43%;1980煤炭仅限于远郊区工厂使用,比例进步减少5%,电清洁气体燃料提高51%,燃料油41%.尤其煤炭占总能源消耗比例,194890%降199817%,气占比却0升36%.2003,英首式提低碳经济概念,于2050建立低碳社.2008英颁布《气候变化案》,政府承诺2020削减26%-32%温室气体排放、2050实现温室气体排量降低60% 期目标.2009英政府公布发展低碳经济家战略蓝图,力发展新能源.2020再能源能源供应要占15% 份额,其40%电力自低碳领域(30% 源于风能、波浪能潮汐能等再能源,10% 自核能).
(三)疏散口工业企业
解决城市口工业企业于集,给市区带气污染等问题,伦敦40代末建8座新城基础,于60代末城市北西北区兴建彼伯勒、米尔顿凯恩斯、北安普顿等3座新城(3座新城距伦敦市距离80133公等),些新城建设口工业外迁提供利条件.基础,面伦敦政府利用税收等经济政策,鼓励市区些企业迁移些口较少新发展区;另面,各新城吸引工业企业落户采取积极措施(作,划定工业区范围,铺设道路,建设同规模厂房供租,注意营造居住环境等,同优惠条件进行力宣传) 由于政府外迁优惠政策新城具优惠条件,许工厂纷纷外迁.自1967起,伦敦市区工业用始减少,至1974市区共迁24万劳岗位,迁4.2万.与同,新城企业由原823家,增加2558家;新城口总数由原45万增至136.7万(包括其区迁口).
(四)加强机车尾气排放综合治理
8O代初,伦敦机车保量已达244万辆,道路交通阻塞趋严重.同,汽车数量增加引发机车尾气排放气污染.面严峻局势,伦敦局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第,实行向公共交通、步行、骑自行车等节油、污染行式转变交通发展战略,减少汽车依赖,效降低机车二氧化碳排放量.具体办:设立公交专用道,设立1000英自行车线路网,设立林荫步道网,投资发展新型节能、污染公交车辆.
第二,扩交通限制范围.伦敦交通限制重点集区高峰间内.随着城市化交通发展,内伦敦外伦敦各城镇、主要放射道路及高速公路,交通问题空气质量问题趋严重,,伦敦所区陆续实行限制基础揽案,同,辅切实行土利用交通政策,防止空气质量环境进步恶化.
第三,政府发布交通状况白皮书.公告市民:限制轿车数量,减少堵车空气污染,2000起提高停车费用,市内原各公司、公共场所免费停车场律改收费停车场.
第四,加强城市气质量控制管理.政府制定控制气质量近期目标,2000CO2排放量降1990水平.同,建议政府制定关机车尾气排放量控制目标及实施细则.
第五,加强汽车制造业技术改造,设计产先进环保型轿车.英政府治理机车污染,修订完善《清洁空气案》增加机车尾气排放规定,要求所新车都必须加装净化装置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新产汽车二氧化碳排放标准2007基础平均降低40%.2003起,伦敦市政府始征收拥堵费,缓解伦敦市拥堵状况,该政策减少机车排放空气污染,增加财政收入,推行其交通控制措施筹集资金.
2008伦敦政府推行低污染排放区政策,旨加快污染严重车辆更换速度,促进旧车辆加装减排装置,降低车辆污染排放,使伦敦空气质量改善.低污染排放区内行驶车辆必须达定排放标准,否则征收费用.研究结表明,与低污染排放区外区域相比,该措施执行使PM10污染浓度降约2.46%3.07%.且,伦敦空气质量战略强调,未通断提升低排放区准入门槛,加强机车排污控制
伦敦市政府公布更严厉《交通2025》案,限制私家车进入伦敦,计划20内,减少私家车流量9%,每进入塞车收费区域车辆数目减少超6万辆,废气排放降低12%.限制轿车排放同,英政府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公共交通.伦敦计划2015前建立2.5万套电车充电装置.目前电汽车买主享受高额返利,免交汽车碳排放税,免费停车.
(五)措并举,协同治理雾霾
首先,建立专门管理、咨询机构.加强气污染治理,伦敦议确定17同行业机构,别制定实旖气污染控制各项措施.
其,科研机构参与治理气污染.伦敦治理气污染面注意科研力量参与,许全性研究机构,及、工厂都广泛参与科研工作.华伦泉实验室,根据遍布全英1200监测站测定结,烟尘二氧化硫空气含量进行估算,据提同区控制气污染同措施;些高等院校阿斯顿、丁、帝理工院、威尔士、谢菲尔德、利兹等剥车辆尾气、空气质量标准、控制污染物捧放、空气污染农作物土壤影响、测定灰尘及其污染物仪器改进、烟囱设计安装及环保产品研制等同题进行广泛深研究.
第三,鼓励市民积极参与,监督治理.伦敦空气污染防控治理,绩并全归功于政府,英各高校、环保组织与媒体形合力,全民都治理空气污染践行者.伦敦王院、伦敦盖伊医院与伦敦圣托马斯医院联合组建民健康保险制度基金联合主办关何降低空气污染影响研讨,专门探讨伦敦市每位居民何自身做起改善空气质量.伦敦王院于2010-03-12手机操作系统平台推款名伦敦空气手机软件,每向用户免费推送伦敦空气质量,让伦敦居民城市空气质量进步解.英早空气治理信息向民众实通报家.官网络向市民发布伦敦区实空气质量数据及各污染物每浓度周趋势图.
英公民环境问题讨论、决策、监督、执行,深厚自治传统强社根基.政府治理空气面稍疏失,主流媒体替政府粉饰遮掩胆抨击.比20127月,《星期泰晤士报》引述环保组织清洁伦敦空气所作调查报告,质疑伦敦市政府监测点附近洒化溶剂,借美化空气污染指数.英公民获知空气信息途径官独家垄断.公民能直接透《自由信息》向政府环保机构索取相关数据,拒绝.政府设英空气质量档案网站、民间组织与伦敦王院环保组织合作设伦敦空气质量网络均发布伦敦区实空气质量数据.政府绝敢指责民间监测组织非、违规、科.
第四,加强城市绿化建设.伦敦市城市外围建型环形绿带,至2O世纪8O代该绿带面积达4434平公,与城市面积(1580平公)比达2.82:1.远期绿带规划面积达5791平公,与城市面积比达3.67:1.伦敦绿带建设置换城市空气,保持态平衡,改善城市环境,控制城市向外扩展等面发挥重要作用.园林绿化面伦敦十重视态园林,倡导建设花园城市理念.伦敦自加世纪期直追求目标,项调节城市气环境、保持态平衡物性,充发挥绿化功能具战略意义举措.目前,寸土寸金伦敦城市区,三面积花园、公共绿森林覆盖.态园林建设仅美化城市,改善气环境,提高城市整体质量,且使昔破败城市衰落区空气清新、优美宜、富特色绿色态环境,吸引众投资者观光客.
四、我治理雾霾启示
工业革命先驱态文明领跑者,英世界其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提供借鉴.
1.完善环境保护律规,加强环境立
严厉政府制度才能减少污染.自由市场并能解决污染问题.污染经济视作外部素,说明单公司能解决污染问题付代价,公司本身没力主做.需要政府制度制约、规范,做必依、执必严、铁腕治理,才能减少污染.进步完善环境保护律规,加强环境立,加快配套环境规制定进程,加重环境违行处罚,效解决违本低、守本高问题.严格依行政,严肃查处环境违行,切实解决保护主义干预执等问题;实行严格执责任制错追究制,执员作、渎职要严肃处理.
2.全面规划、加快实施气环境治理战略
区域气污染防治规划区域总体规划重要组部,协调经济发展保护环境间关系发,已造气环境污染问题提改善控制污染优化案.做区域气污染防治规划,采取区域性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气环境污染重要途径.同,制定控制气污染科技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计划等,气综合治理与利用,转变新兴产业,彻底消除隐患,力促进态文明建设.
3.科技术解决与治理气污染关键
英治理空气污染程,科技术发挥关键指导性作用.英政府鼓励企业采用气污染控制技术改革产工艺,优先采用污染或少污染工艺,防治气环境污染根本途径.政府要求企业严格产工艺操作,选配合适原材料,利于减轻污染或所产污染物进行处理.安装废气净化装置,污染源进行治理,使气环境质量达标准.除通攻关关键技术实现治污目标产业突破外,科技术更重要意义于通科研究家宏观决策提供靠依据.决策程越科,执行性越,政策更能取较效.
4.提高认识,措并举、管齐猫美普卫欣提示:雾霾气行记做防护
1813气污染,1952严重气污染,英工业化付巨代价,英痛决治理伦敦气污染,根本扭转局面花20间,完全改善用50间,说明空气污染治理工作期性与艰巨性.即使现,英政府仍认空气质量面工作要做.英其2007战略提,经几十治理,英由于空气污染平均寿命影响仍达78月左右,直接医疗本每约200亿英镑.即使2020,2007战略所政策都彻底落实,英政府仍预期空气污染使英平均寿命缩短5月.,空气质量恢复程自现,需要政府决制定推行相关政策,并公众问题关注转化相关政策支持自觉执行.避免灾难再现,并限度保障经济发展需要,政府需进行严格管理并相关领域科技创新进行力投资推广,治理环境问题行途径.
应对气候变化的减排措施中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核心措施。
减少碳排放的措施有:
1、采取清洁能源替代技术、可再生能源替代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替代技术积极应对;
2、过降低能耗来提高能效和减少CO2排放;
3、利用税收等财政金融政策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技术改造进程,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
4、利用植树造林、林地恢复、高产森林经营、采伐管理、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等陆地生态系统增加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吸收,可以减少碳排放,增加森林碳汇;
5、减少人类消费中的碳排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大气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大气污染成因和防治对策等研究,推广先进适用的大气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相关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
第五十条:
国家倡导低碳、环保出行,根据城市规划合理控制燃油机动车保有量,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
国家采取财政、税收、政府采购等措施推广应用节能环保型和新能源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限制高油耗、高排放机动车船、非道路移动机械的发展,减少化石能源的消耗。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条件具备的地区,提前执行国家机动车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相应阶段排放限值,并报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备案。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并改善城市交通管理,优化道路设置,保障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连续、畅通。
日常生活减少碳排放的方法有什么:
1、使用自然光,省电延周期,选择在自然光充足的地方办公,自然光线充足时不开灯,利用节能灯泡照明,保障亮度情况下少开灯,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2、科学用电脑,节电效果好,将电脑屏幕调成中等亮度,既能省电又能保护视力;
3、纸张双面用,邮件替信函,提倡无纸化办公;
4、绿色低碳出行,公共交通有助于减少交通拥堵和碳排放;
5、低碳饮食,减少食物浪费,积极践行文明分餐、“光盘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