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自动气象监测站_上海自动气象站实况
1.从省气象局地铁站到雁滩新港城近吗
2.项目追踪:辽河特大桥开工建设
3.三峡地区目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取的主要措施
4.李国平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5.三峡大坝立起来以后,西南地区的气候就没有正常过 ,是它的影响吗?
广东多地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
广东多地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6 月 22 日早间,广东佛山、清远、肇庆相继发布洪水预警,请沿河各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做好防御及避险减灾工作。广东多地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
广东多地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1受强降雨影响,广东多地遭受暴雨洪涝、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截至20日11时,韶关、河源、梅州、肇庆、清远等地共47.96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27.13公顷,倒塌房屋1729间。
受持续性强降雨影响,清远市境内各江河水位持续上涨。据水文部门监测,截至21日8时,全市共有25个水文站点超警,8座大中型水库水位超汛限。
位于广东省北部的韶关市面临严峻防汛形势。今年“龙舟水”以来,该市累计平均雨量741.8毫米,局部地区达到1527.5毫米,已突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同期历史极值。
北江已发生今年第2号洪水。为应对北江洪峰水位,韶关市三防指挥部于21日7时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提升到最高的Ⅰ级,要求武江、浈江、北江两岸受影响人员全部转移。
韶关市委办公室、韶关市人民办公室21日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充分发挥公职人员作用,积极参与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韶关市委组织部也发出倡议书,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投身防汛工作。
广东省已向受灾严重的韶关、河源等地紧急调拨救灾物资。
广东多地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26 月 22 日早间,广东佛山、清远、肇庆相继发布洪水预警,请沿河各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做好防御及避险减灾工作。
佛山水文分局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广东省水文局佛山水文分局 2022 年 6 月 22 日 9 时将北江干流水道三水段洪水**预警升级为洪水橙色预警。
受西江、北江上游来水共同影响,6 月 20 日 21 时:北江干流水道三水站流量已超 13000 立方米 / 秒(达到洪水橙色预警标准)。受来水影响,佛山市各河道仍处于上涨中,请各有关单位做好防御工作。
暴雨后的北江 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曾育文 摄
清远水文分局调整发布洪水**预警
受强降水影响,东陂河水位持续上涨,预计沙洲寨站(连州镇沙州寨村)将于 6 月 22 日 16 时前后涨至 96.30 米左右,超警戒水位(94.20 米)2.10 米,左岸高程 98.50 米,右岸高程 98.80 米。
广东省水文局清远水文分局于 2022 年 6 月 22 日 8 时发布洪水**预警,请沿河各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做好防御及避险减灾工作。影响范围:连州镇沙州寨村。
肇庆水文分局继续发布洪水蓝色预警
受上游来水影响,绥江四会河段水位持续上涨,6 月 22 日 9 时绥江四会站水位 10.66 米(警戒水位 10.8 米,左岸高程 19.16 米,右岸高程 15.28 米)。根据当前水雨情预计,四会站将于 22 日 11 时前后出现 10.8 米左右的洪峰水位。
广东省水文局肇庆水文分局于 2022 年 6 月 22 日 9 时发布绥江四会河段洪水蓝色预警。请沿河各相关单位和社会公众及时做好防御及避险减灾工作。
防御指引:
1、当前水位仍在上涨,请社会公众和有关企事业单位密切关注水情变化和最新的水情预警信息。
2、停止受影响河段与防汛无关的水上生产、活动。
3、做好沿河低洼地区群众和物资转移工作。
北江干流第二个洪峰已被削平
韶关洪水正缓慢消退
今日凌晨,记者从省水文局韶关水文分局获悉,韶关市北江干流今年以来最大洪水的第二个洪峰已被成功削平,避免韶关市主城区更大范围的'受淹,减轻了北江防洪压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据介绍,由于洪水期间各个梯级水库回到天然状态,在洪水结束时回蓄,由此,武江上游增加的来水基本被各梯级水库消化,原预测出现的第二个洪峰被基本削平。韶关水文分局预计,韶关市区及下游北江河段水位将继续缓慢回落,但将维持在超警戒状态 1 天以上。
记者从韶关市三防办了解到,截至 6 月 21 日 17 时,全市有 16 宗大中型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乐昌峡超限 8.11 米、南水水库超限 1.91 米、花山水库超限 1.91 米、锦江水库超限 1.08 米;有 153 宗小型水库超汛限水位。有 12 个江河水文站超警戒水位,其中,曲江区北江乌石站超警 6.26 米、武江区北江韶关站超警 3.11 米、浈江区大富水高夫站超警 0.70 米。
气象部门监测显示,20 日 20 时到 21 日 17 时,浈江、曲江出现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武江、乳源、翁源、始兴和仁化出现暴雨、局部大暴雨,南雄、乐昌、新丰出现大到暴雨;
全市平均面雨量为 88.6 毫米,200 毫米以上的站点有 19 个,最大雨量出现在浈江新韶大塘路韶关大学 284.1 毫米。预计 22 日韶关市有阵雨,强降雨过程有望结束;23 日起转多云为主,将出现 35 ℃左右的高温。
气象部门提醒称,前期持续性强降雨,韶关市各地土壤含水量饱和,需继续做好山洪、山体滑坡、崩塌、泥石流的防御工作;22 日起强降雨过程结束,仍需注意地质灾害的滞后性风险。
广东多地持续暴雨遭遇洪涝灾害3近日,我国南方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江西北部、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大暴雨,导致江西、广西、广东等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韶关停工停课 启动应急响应
广东省韶关市三防办21日消息, 5月21日到6月19日,韶关市累计平均雨量678.7毫米,较常年同期(274.1毫米)偏多1.5倍,局部地区达到1527.5毫米,已突破“龙舟水”时期(5月21日至6月20日)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19 64年522.7毫米)。
家住韶关市沙洲尾街道的王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韶关市城区多地被淹,“水是昨晚涨起来的。”王先生说,自己所在的沙洲尾街道地势较高,水还不深,一些地势低洼的地方积水已近1米深。
据广东省人民办公室21日消息,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韶关市区21日14时左右可能出现56.6米的洪峰水位,达到五十年一遇,接近2006年洪峰水平。韶关市三防指挥部决定于6月21日7时将防汛Ⅱ级应急响应提升为防汛Ⅰ级应急响应,并发出建议,6月21日8时至21日17时30分,除承担抢险救灾和保障社会民生的单位和个人外,市辖三区内其他单位和个人可执行停工、停运措施。
上饶救援队接到大量求助电话
江西上饶也是本次遭受洪涝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据上饶市应急管理局21日消息,从6月17日20时开始,上饶市遭遇了今年以来最强的一轮降水过程。受本轮强降雨影响,信江、饶河干流均出现编号洪水。饶河流域全线超警,乐安河婺源县三都站于6月20日11时到峰,洪峰水位(62.07米)超警戒线(58米)4米以上。
截至6月20日16时30分,玉山玉琊溪上流水文站水位创历史极值99.35米,超历史最高水位(98.66米)0.69米,现已出峰回落。截至6月20日上午10时,全市共有15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其中,大型水库1座(七一水库超1.31米),中型水库14座。
老家在上饶市玉山县的刘女士告诉北青报记者, 母亲在玉山县开了一间书店,昨天家里积水一度很深,21日上午,她通过其他亲戚了解到,水正在慢慢退去。
玉山民安救援队队长舒先生告诉北青报记者,20日,玉山县出现汛情后,当地较快响应,并与消防、民间救援队进行了救灾信息共享,民安救援队也把****公布出来。
舒先生说,从20日早上6点到21日下午4点,他接到超过1000个求助电话,大多数都是居民被困在家中需要转移。舒先生介绍,截至21日下午4时,民安救援队在玉山县的救援基本结束,目前在做一些后续处置工作,洪水也逐渐退去。
影响:相关列车停止运行
据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公司6月21日消息,受韶关市洪涝灾害影响,广铁集团暂停途经韶关境内京广普速铁路列车运行。广铁集团共加开转运高铁列车29列,转运滞留旅客3.6万余人。
6月20日,受江西省强降雨影响, 15时45分沪昆铁路湖沿至新塘边k515+344公里处湖沿河水位逼近铁路桥梁底,远超警戒水位,对湖沿铁路桥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公司通过封锁线路、巡查线路隐患、“重车压梁”等方式,确保沪昆铁路运输安全。
从省气象局地铁站到雁滩新港城近吗
黄河流域界于北纬32°至42°,东经96°至119°之间,南北相差10个纬度,东西跨越23个经度,集水面积75.2万多平方公里,黄河全长5464公里,河源至河口落差4830米。流域内石山区占29%,黄土和丘陵区占46%,风沙区占11%,平原区占14%。各地自然景观差异很大,尤其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十分严重。
黄河流域属大陆性气候。兰州以上大部分为半湿润区,兰州以下,西北部为干旱区,南部和东南部为湿润区,其余为半干旱半湿润区。冬季受蒙古高压控制,盛行偏北风,气温低,降水少;春季蒙古高压衰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北上西伸,气温回升,降水增多;夏季大部分地区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影响,盛行偏南风,水汽丰沛,是一年中降水最多的时段;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逐渐衰退,蒙古高压向南扩展,降水开始减少,但常发生连阴雨天气。气温的地区分布特点是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多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大于14℃,最低的地区小于-4℃。年极端最高气温为洛阳盆地44.2℃,年极端最低气温为河源地区-53.0℃。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为秦岭,局部达900毫米以上。年降水最多的站为泰山顶达1108.3毫米;年降水量少的地区为内蒙古杭锦后旗、临河一带,在150毫米以下,年降水最少的站为内蒙古杭锦后旗的陕坝,只有138.4毫米。上游降雨强度较小,历时较长,暴雨极少,日降水量很少超过50毫米;中下游降雨强度较大,历时较短,暴雨较多。陕西、内蒙古交界处的乌审旗,17年8月1日发生过一次特大暴雨,暴雨中心木多才当,10小时降雨1400毫米(调查值),超过世界最高记录;三门峡至花园口间,1982年7月底至8月初的一次大暴雨,暴雨中心宜阳县石 镇24小时降雨734.3毫米,也是黄河流域罕见的大暴雨。
由于气候和地形、地貌等自然地理景观的影响,黄河的水文情况非常复杂,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径流的时空变化大。丰水年与枯水年的比值,干流为2.5~3.5倍,支流为2.5~40.8倍。各地区的年径流变差系数为0.11~0.53。多水区和少水区径流深相差140多倍。年径流系数最大为0.7,最小只有0.01。
第二,汛期长、洪水次数多。一年中有伏、秋、凌、桃四个汛期,总历时长达10个月。伏、秋汛合称为大汛,由降雨形成。其洪水来源有兰州以上、晋陕区间、龙门至三门峡区间、三门峡至花园口区间和大汶河流域。上游洪水涨落比较缓慢,历时较长,兰州水文站一次洪水历时平均40天,最长可达66天,最短22天;中游洪水涨落较快,尤其晋陕区间的洪水陡涨陡落,历时较短,干流龙门站洪水历时平均46小时,最长80小时,最短20小时,连续洪水一般为3~6天,涨水平均8小时,最长30小时,最短2小时;支流洪水更是来猛去速;下游干流洪水主要来自中游,其特点与来源有关,但又受高含沙量变动河床和滩区建筑物的影响,往往使洪水演进规律发生异常变化。凌汛主要发生在宁夏、内蒙古和黄河下游两个河段,均由冰塞、冰坝壅水形成。黄河下游的冰情变化极不稳定,约有十分之一的年份不封河,有的年份则三封三开。60年代以来由于三门峡、刘家峡水库防凌运用,冰情有较大变化,凌灾有所减轻,但盐锅峡水库至刘家峡河段于1961~1962年度,青铜峡水库上游于1967~1968年度,天桥水库上游河曲河段于1981~1982年度都曾发生过严重冰塞,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桃汛是宁夏、内蒙古河段开河时融冰水和河槽蓄水下泄形成的冰凌洪水,流至下游正值桃花开放季节,洪峰不高,涨落较缓。12年后为了下游灌溉,三门峡水库调蓄桃汛水量,下游不再有桃汛洪峰。
第三,含沙量高并且水沙异源。黄河上游兰州以上和中游三门峡以下水多沙少;黄河中游三门峡以上水少沙多,由于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携带大量泥沙进入黄河,支流窟野河温家川水文站最大含沙量达1700公斤每立方米。干流陕县水文站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亿吨,形成了居世界首位的多沙河流,由于河流含沙量高带来了特殊的产流、汇流、产沙和输沙规律,并造成河槽冲淤游荡,河床剧烈变化,水位变化无常。
黄河水文工作是治黄的基础,是各项治黄工作的重要依据。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树木标志水位;殷代(公元前13~前11世纪)又开始有描述雨情和占卜预测洪水的记载;战国时的慎到(公元前395~前315年)曾在黄河龙门流浮竹观察水流速度;秦代(公元前221~前206年)建立了报雨制度;西汉后期(公元前77~前37年)创造了雨量筒,开始降雨的定量观测;西汉元始四年(公元4年)对黄河泥沙进行过观测论述;隋朝(公元581~618年)设立“水则”观测水位;明万历元年(1573年)开展了“塘汛”;到了清朝(1644~1911年)自兰州以下多处设立水志桩测报水情,并在泺口观测过含沙量。黄河下游传递水情的手段也由快马改进为电话。
清朝末年到民国时期的黄河水文工作已发展到用近代科学技术方法。1912年设立了泰安雨量站。1915年设立了支流大汶河南城子水文站。1919年至1933年又先后增设了黄河干流陕县、泺口、柳园口及支流泾河张家山等水文站和支流渭河咸阳、交口镇、阳平关、泾河船头等水位站。1933年陕县发生了一次大洪水,洪峰流量22000立方米每秒,造成了黄河下游的严重水灾,引起了国民对测报洪水的重视,促进了黄河水文工作的发展。1937年黄河水文观测站点有增加,曾达到水文站(包括渠道站,下同)43处,水位站29处,雨量站185处。后因战争影响,一大批测站停测,1939年只有水文站26处,水位站4处,雨量站80处。抗日战争胜利后,1947年又恢复到水文站60处,水位站33处,雨量站73处。建国前夕1949年尚有水文站44处,水位站48处,雨量站45处。民国时期还进行过部分水文资料整编,开展过水文分析研究,随着通信技术的改进,报汛手段除电话外又设立了专用电台,但总的情况发展仍然比较缓慢,站网稀疏,设备简陋,技术粗放,资料不系统。
建国后,党和对黄河治理十分重视,在治黄工作的推动下,黄河水文工作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50年代。建国初期,黄委会统一了全河治理,确定了治理黄河的目的是“变害河为利河,上、中、下三游统筹,干支流兼顾”的方针。黄河水文工作根据治黄要求,以为防洪服务为主进行恢复发展。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治黄工作进入了由防洪过渡到治本的阶段。黄河水文工作除继续为防洪作好水文测报外,并为黄河治理规划、工程建设、河道治理、引黄灌溉、水土保持等全面服务。50年代末期,在国民经济“”的形势下,黄河水文工作也加快了建设步伐,在1958年和1959年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之后,1960年又提出“开展全面服务,保证治黄重点,大力支援农业,洪水枯水泥沙并重,大中小河兼顾,基本站、实验站并举,定位观测与调查研究结合”的方针,全面高速度地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建设过快、战线过长、工作不切实际的现象。总的来说,50年代是一个展阶段,水文站网已初步形成,水文测验已全面展开,测验规范己大力贯彻,实验观测分析研究已取得了不少成果,历年资料整编已全部刊印出版,逐年资料整编体系也已建成,水文情报预报,已在防洪防凌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为黄河水文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0~70年代虽曾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及“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但后期又得到了恢复发展,稳步提高。在这一阶段里,由于黄河干支流相继建成了15个大型水库,支流上也修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库,引黄灌溉和水土保持面积不断扩大,使黄河水文自然变化规律受到了很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治黄对水文工作提出了完善站网,提高测验质量,算清水账、沙账,加强水文情报、预报,深入探讨水文变化规律的要求。据此进行了调整发展站网,整顿加强设施,以土洋结合和开展协作的方法研究创造了适应黄河特点的测验工具仪器,改进了技术,提高了水文测报质量,开展了气象预报和水质监测,增加了服务项目,全面展开了实验研究和水文分析计算并开始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各项水文工作都获得了新的进展。
进入80年代,遵照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和治黄工作确保防洪安全,合理利用和保护水的精神,以改革为动力,以洪水测报为中心,研制、引进了各种先进设备和技术,开始建立自动测报系统,逐步向现代化迈进。
一、站网建设
水文站网是水文工作的战略部署,建国后即以全面控制洪水、径流、泥沙为原则,恢复旧站,建设新站。1950年全河水文站即已恢复到民国时期的最高水平,1955年全河水文站、水位站、雨量站已为1949年的4.7倍、2.7倍、13.8倍。1956年编制了黄河流域水文站网规划,为科学合理地建设站网提供了依据。1960年站网密度已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尤其泥沙站网大大超过了一般河流。1960年以后,为了适应黄河流域自然情况和治黄工作的新变化,又修订了四次站网规划,其中60~70年代三次,80年代一次。60年代受国民经济暂时困难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曾不适当地撤销了一大批测站。到了70年代逐渐恢复和发展并设立了一批小河站。1990年全河水文站网已有水文站451处(其中渠道站129处),水位站60处,雨量站2357处。其中属黄委会系统的分别为139、35、763处。全河水文站每万平方公里4.28站,为1949年每万平方公里0.52站的8.23倍。全河雨量站每万平方公里31.32站。水文站体制也由全部水文站常年驻站观测,改为大部分支流站实行站队结合。随着水文站网的逐步完善,黄河流域的径流、泥沙、洪水等各项水文因素的形成变化,已得到全面控制。
二、水文测验
(一)基本测验
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基础。建国后,各项基本观测迅速全面展开。在测验设施方面,除了进行高程和平面控制建设外,主要创建了适合各站特性的各种测验设施,用测船测验的水文站一般架设吊船缆道,山溪性河流架设缆车(吊箱)缆道,断面较窄河床比较稳定,漂浮物较少的水文站架设流速仪缆道。在洪水时用浮标测流的水文站都架设了浮标投放器。1987年全河已架设吊船缆道64处(其中黄委会系统37处),缆车和流速仪缆道252处(其中黄委会系统94处)。黄委会系统除黄河下游河面特别宽,游荡多变的夹河滩水文站外全部架设了缆道。兰州水文站还建成了半自动流速仪缆道,宁夏固原水文站架设了双刹型电动独轮缆道。电动升降缆车己作为中国水文业务技术经验之一,列入世界气象组织推行的《水文业务综合子》向各国推荐。少数使用机动船的站,则加大了马力,建立了机船组,提高了测洪能力。河口水文实验站建造了黄河上最大的600匹马力40.15米长的浅海测量船。
在测验工具仪器方面,首先配齐了各站必需的测验和测量工具仪器,然后根据各站特点逐步改进提高。雨量观测,由雨量筒改进为自记雨量计和遥测雨量计,1990年雨量自记程度全河已达46%,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60%。水位观测由直立固定水尺发展到活动水尺和各种适合测站特性的自记水位计、遥测水位计,1987年水位自记程度全河已达20%,其中黄委会系统达到24%。测速仪器由一般流速仪改进为防沙防草流速仪。测沙工具由直立式悬移质样器改进为横式样器,进而研制了同位素测沙仪。泥沙颗粒分析仪器初期为筛分析、比重计、底漏管,于1960年改为粒径计,1980年发展为光电颗分仪。
测验规范是测验工作的法规,为了统一测验标准,提高测验质量,1951年黄委会首先制订了一个简单的测验规定。1956年后认真贯彻了水利部颁发的《水文测站暂行规范》,并制订了补充要求,改进了测验方法。在测流方面,对测流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过试验研究,不断改进提高。泥沙测验方面,建国一开始就十分重视,除了各站一般泥沙测验外,还有部分站开展了精密泥沙测验。1956年按测验规范规定改为输沙率测验。为了研究泥沙的形成、输移规律,1950年就开始在黄委会系统14个水文站上取样进行颗粒分析,到了80年代全河已发展到124站,其中黄委会系统68站。黄委会系统颗粒分析室也由1950年的1处增加到1980年的12处,后又调整为7处。
冰情是黄河上又一种复杂的水文现象,观测冰情的站1960年全河已达400处,其中黄委会系统181处。为认真贯彻水文测验规范的规定,除一般冰情观测外,还开展了特殊冰情观测。
开发利用黄河水,不仅需要掌握水量还必须了解水质。1958年开展了天然水为主的水化学成分测验。12年开展了水质污染监测后,天然水化学成分测验与水质监测相结合。15年建立了黄河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系统,增加了水化学成分测验站,布设了大量的水质监测站点。分析方法除天然水化学成分贯彻《水文测验试行规范》外,水质监测污染物分析均按特定的规范执行。80年代逐步引进了各种先进的分析仪器,改进了分析技术,分析质量已达到国际标准。黄河水质状况经过调查和对监测资料分析研究,基本搞清了黄河水质的主要水化学成分和矿化度分布情况。大量的数据和分析资料说明建国后黄河水质污染日趋严重,1990年低于三类水质的河长,干流为34%,支流达59%。
水文调查是弥补水文定位观测不足的一项重要水文工作。自50年代初开始,黄委会就组织了多次黄河干支流洪水调查,获得了大量的宝贵资料。如黄河干流三门峡184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6000立方米每秒;黑岗口1761年的洪水,洪峰流量30000立方米每秒;支流伊河龙门镇公元223年的洪水,洪峰流量20000立方米每秒;沁河九女台1482年的洪水,洪峰流量14000立方米每秒等,都是大大超过实测资料的罕见特大洪水。80年代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将全河172个河段的调查洪水成果汇编成册,刊印出版。沿黄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也将调查洪水资料汇编刊印。
由于测验工作不断充实,测洪能力不断加强,测流历时不断缩短,测验方法不断改进,测验精度不断提高,水沙不平衡现象逐渐减少,散乱的水位流量关系逐渐变为较规律的曲线,为治黄提供了完善、可靠的水沙、水质等资料。
(二)实验观测
为了掌握黄河的水沙特性,除了大量的基本水文测站外,还开展各项实验观测,探求水沙的形成变化规律。
1953年首先在河口建立了前左水文实验站,进行黄河三角洲淤积延伸和尾闾摆动规律的观测研究。1956年开始在上诠、三门峡和三盛公相继建立了大型水面蒸发站,研究了水库水面蒸发和一般蒸发器与天然水面蒸发的关系,并为计算大范围陆面蒸发提供了资料。1957年在花园口游荡性河段建立了河床演变测验队,进行了河床冲淤摆动变化规律的观测研究。在高村以下的自然弯曲河段和由人工控制、半人工控制的弯曲河段建立了弯曲河道观测队,进行了弯曲河道变化规律的观测。1958年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岔巴沟设立了子洲径流实验站,观测研究了黄土地区径流形成变化规律和水土保持的影响。同年又设立了三门峡库区水文实验站,随着位山、盐锅峡、八盘峡、青铜峡、天桥、巴家嘴等大中型水利枢纽工程的修建,都相继成立了实验站(队),开展了以库区泥沙运行规律为主的观测研究。累计建立实验站(队)14个,测取了各种水文实验资料,撰写了大量的分析报告和专著,这些成果已在治黄规划、河道整治、水库建设管理运用、河口治理等治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资料整编
建国初期,根据治黄规划的急需,1952~1956年对1953年前的全部黄河基本水文测验资料进行系统的整编,于1956年刊印出版。在此基础上,确定自1954年的资料开始转向逐年整编,并建立了在站整编、集中审查、复审汇编、刊印出版四个步骤和保证质量提高工效的制度。每年的测验资料一般隔年刊印出版。整编方法除贯彻全国统一规定外,又结合黄河特点进行了补充16年开始试行电子计算机整编,年从国外引进了电子计算机,此后正式展开并开始筹备和建设水文资料数据库,以推动资料整编工作的改革。
水文实验资料整编,自1960年整编三门峡库区实验资料开始,相继展开对各实验资料的整编,同时还进行了小河站资料整编,并在整编资料基础上作了五次黄河流域水文特征值统计。在70年代初还进行了黄河流域特征值的量算,将原用的黄河流域面积745000平方公里修改为752443平方公里,原用的河长4845公里修改为5464公里。
截至1990年共整编刊印了各种水文资料368册,除提供水利部和黄委会有关单位使用外,还供应了其他165个单位部门应用。
三、水文气象情报预报
情报工作。向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报汛的水情站网,在50年代,由1949年的11处增加到1959年的404处。水情传递手段,一开始就用了公用电报、电话和专用电台、电话相结合的通信网。水情拍报办法,由简单的定时拍报,改进为分段次标准拍报。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水文情报系统。60年代,水情站网曾一度大幅度下降。10年开始回升,70年代末稳定在500处左右。鉴于淮河15年8月大洪水时水情信息不灵的教训,黄委会在三门峡以下建立专用无线通信网。自80年代初开始,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系统。现在黄委会水情部门建立了雨、水情信息自动接收、处理、传输系统,大大提高了水情传递时效。
水文预报。1951年开展了黄河下游的洪峰预报;1955年发展到黄河中下游干支流的降雨径流和洪水过程预报;1959年又发展到上游,并全面开展了洪水、枯水、冰情,长期、中期、短期各种预报。60年代末到70年代,取协作的办法,加强预报技术的研究,并组织了一次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和黄委会的大协作,研究改进了黄河长期暴雨洪水预报。70年代末又组织了一次有关省(区)和流域水文、水利部门的协作,研究建立了黄河下游洪水预报系统。15年黄委会成立了气象组织,由全部依靠沿河气象部门提供天气预报,改为自行开展天气预报,并与有关省气象台建立了汛前长期降水预报会商和汛期暴雨联防,把天气预报与水文预报结合起来,增长了洪水预报的预见期。1982年后,逐步推广运用电子计算机,并在三门峡至花园口间建立自动遥测联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改进了以三花间预报为重点的全部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精度。天气预报也建立了卫星云图,测雨雷达及各种气象信息自动接收处理系统,并开始研究建立专家系统,改进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准确率。黄河的水文、天气预报已开始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建国以来,黄河水文气象情报预报,已对历年黄河防洪、防凌工作提供了约300万站次情报,4000多站次预报,尤其在1958、1981、1982年的黄河大洪水中,准确及时地提供了洪水情报和预报,使防洪工作取了有力的防御措施,以最小的损失取得了战胜各次洪水的伟大胜利。
四、水文计算和分析研究
这是治黄规划和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治黄的重要科学依据,建国以来进行了大量的工作。1954年编制《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简称黄河技经报告)时,对黄河干支流进行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水文分析计算,同期还分析研究了黄河流域的降水和径流形成变化规律,此后在修订补充治黄规划时对有关内容又进行了深入分析计算。60年代首先统一了全河主要水文站的主要水文数据,确定了陕县多年平均年径流量为423.5亿立方米,平均年输沙量为16亿吨,并围绕探求根治黄河水害的途径和三门峡水库改建,进行了有关水沙分析研究。鉴于钱宁1959年提出黄河下游淤积的主要成分是粒径大于0.05毫米的粗沙,1965年后对此进行了粗沙来源的调查研究。同期,1962~1965年对上游刘家峡至盐锅峡河段的冰塞开展了观测研究,提出了计算方法。进入70年代后,根据水利电力部(简称水电部)指示,黄委会编制了黄河治理规划,并以黄河下游河道治理和防洪为主进行了水沙变化规律的分析研究,除搞清了黄河下游的粗沙来源外,还研究了黄河泥沙的输移规律,分析计算确定了黄河下游花园口的可能特大洪水流量为55000立方米每秒。同时,对三门峡、花园口的主要历史洪水进行了分析,系统研究了黄河下游的凌汛,取得了不少有重大价值的成果。到了80年代在修订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时,再次进行了水沙分析计算,并对多年来分析研究的泥沙运行规律、历史洪水、黄河冰情、黄河水,以及黄河流域的气候等进行了综合分析,撰写成专著。还开展了高含沙浑水流变特性试验和水内冰、河曲段冰塞的观测研究,取得了许多宝贵成果。
黄河的水文研究,自1981年撰写冰情论文参加国际冰情学术讨论会后,开创了黄委会参与国际学术交流的新局面,已有不少水文研究成果进行了十余次国际交流,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水文科研成果,推进了黄河水文研究工作的发展。
建国以来,作为防灾减灾和水开发利用基础的黄河水文事业,得到了党和的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到1990年仅黄委会系统事业费就有人民币2.2亿元。建立了一支业务熟练、思想过硬的水文队伍。全河水文职工到1990年为4680多人,其中黄委会系统2500多人,已建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黄河水文系统。广大的黄河水文职工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尤其工作在水文测报第一线的水文职工,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与暴雨、洪水、泥沙、冰凌作斗争,仅黄委会系统就有31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40多年中黄河水文工作已为治黄提供了大量的水文资料和水文气象情报、预报,水文分析研究成果,走出了一条具有黄河特色的水文事业发展道路,无论在黄河治理开发和流域经济发展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黄河是世界上水文变化最复杂、测验条件最困难的河流,尤其随着黄河的治理和流域经济发展,黄河水文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水文测报质量远不能适应需要,水沙量尚未完全算清,水文规律尤其是在新的变化中的许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黄河水文工作者必须不遗余力地、孜孜不倦地在已取得的成绩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站网,加强测报,深入研究,更加努力克服困难,使黄河水文事业不断发展提高。
项目追踪:辽河特大桥开工建设
比较近。甘肃省,简称甘或陇,中国省级行政单位之一,位于黄河上游,省会为兰州市。经查询高德地图:从省气象局地铁站到雁滩新港城6.6公里,比较近,建议驾车或公交前去。甘肃是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由于西夏曾置甘肃军司,元代设甘肃省。
三峡地区目前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取的主要措施
辽河特大桥全长4.44公里,是辽宁标志性建筑之一
8月11日,辽宁省滨海公路辽河特大桥正式开建,2010年底竣工。这座长江以北地区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建成后将不设收费站,全线实行免费通行。
据介绍,辽河特大桥建在辽宁省西南部大辽河入海口处,跨越大辽河,连接营口、盘锦两市,是辽宁百年建筑。特大桥起点位于营口市新兴大街以北,起于滨海公路延伸线,与营口滨海公路对接;终点与营盘公路对接。辽河特大桥路线全长4.44公里,用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城市道路,设计时速为80公里。这座长江以北地区跨度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也将成为滨海公路上最后一个通车的节点,使滨海公路全线贯通。该桥也将成为辽宁省标志性建筑之一。
特大桥的建设实施可完善营口、盘锦两市路网布局,便于与干线公路连接,缓解交通压力,方便两市居民出行。该大桥可缩短辽西与辽南地区的距离,通过特大桥分流辽河上游305国道车辆,并缩短7公里左右运营里程,缓解305国道田庄台大桥的交通压力,确保干线公路交通运输畅通。而对于盘锦产业基地选择与高速公路连接,通过特大桥的建成由40公里行程缩短至24公里,方便与盘海高速、沈大高速以及周边国、省干线公路的连接,节约了运输成本。
该桥在建设过程中,用了很多高科技技术。辽河特大桥在抗震方面的设防烈度是7度,能抗百年一遇的大风,并可以抵御300年一遇的潮水位。设计上可以通过万吨级海轮杂货船。在桥的东侧建一个监控中心,对特大桥整体进行全天候监控管理。当桥上出现交通事故或交通违章行为时,监控中心自动及时地发出声光告警,提醒监控管理人员马上取措施。另外,桥上还有气象监测系统,可集桥面气象信息,用可变情报板,在桥两侧发布桥上交通信息及气象信息;而桥上的车辆检测系统,为管理人员提供车辆交通流等信息。当发生紧急情况或交通事故时,桥上的广播系统启动,引导桥上的驾车人员快速疏散。
李国平的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教授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库区不断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综合
治理工程,新建了4个自然保护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余km2,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率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改善。但是,库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环保工作尚面临几个主要问题。
1.1水污染严重
1999 年,库区废水排放量共10.1 亿t,COD排放总量为27.8万t,其中工业废水7.1亿t,有近1/3的工业废水未达标排放;生活污水3.0亿t,集中处理率仅7.7 % 。据1999 年长江水质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长江重庆段17个监测断面水质级别中,二类水体仅占5.9%,三类水体占17.6%,四类水体占70.6%,五类水体占5.9%。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重庆段大肠菌群、非离子氨、COD 等10 项指标超标。库区次级河流污染更为严重,56% 的断面水质不能满足水域功能要求。
整个三峡库区城市江段中,水质受污水影响的江段总长为28.km,宽2~150m,重庆江段污染带最长,为5.73 km ,占库区污染带总长的74.7%。
1.2生活垃圾量大
库区工业固体废物年产生量743.62万t,危险废物39.5万t,工业固体废物历年堆存量达3000多万t,综合利用率约为43%。按城市非农业人口人均产生生活垃圾量1kg/d计算,三峡库区城市生活垃圾总量为178万t/a。目前仅基本做到清运出城进行简易处理,无害化率仅为7.1%。各种废弃物散乱堆放,有的甚至直接沿岸倾倒,在雨水浸泡和洪水的冲刷下,大量的污染物汇入江河,造成三峡水库严重的水污染,是导致三峡库区水体大肠菌群全面超标和干流丰水期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1.3船舶污染日趋严重
库区船舶年产生活垃圾约3 万t,其中入江约8000t,船舶生活污水产生量约1800 万t 左右,其中含油污水约近40万t,排放COD约600t,石油类100余t。库区农药化肥污染、水面集中养殖污染、乡镇企业污染等也较为突出,1999 年库区农药使用量就达1160.6t,其中有机磷农药占有一半以上份额。
1.4森林覆盖率低,城市人均绿地少
多年来的破坏性垦荒、乡镇企业的无序发展和新城区的开发建设,对原有森林植被破坏相当严重,导致库区森林覆盖率大幅度减少,仅为22.3%。库区两岸的多数区县森林覆盖率仅7.5%~13.6%,平均不到10%。且林种结构不尽合理,成熟林、特种林、经济林比例低,中幼林所占比重极大,涪陵、丰都、奉节等地中幼林比例甚至高达90% 以上,基本无成熟林。库区森林群落结构简单、功能失调,植被处于逆向演替趋势,由森林向灌丛—草坡—裸岩方向退化。
库区各级城镇的绿化水平均偏低。重庆市主城区人均绿地仅2.08m2,只相当于全国城市人均绿地面积5.3m2 的39.2%,在全国3 5 个百万人口
以上城市中居末位。其他县市就更少,例如万县市的人均公共绿地仅1.8m2,奉节县城仅0.3m2。
1.5生态失衡严重
生物多样性是生态平衡的重要指标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据统计,三峡库区动植物约6500多种,约占全国动植物种类总数的20%,国家一
级保护动植物分别有8种和6种,二级保护动植物分别有35种和22种,
三峡库区还有丰富的第三纪孑遗植物。但由于生物种群赖以生存的森
林覆盖率很低,海拔1000m 以下原始森林残存无几,导致林麝、豹猫
和猛禽数量明显下降,虎豹在库区已濒临绝迹。一些水生物种,如国
家一级保护水生动物白鳍豚、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等,二级保护水生
动物江豚和胭脂鱼等,都面临三峡水库建成后造成生态结构变迁和生
存环境破坏的严峻形势。这一形势直接威胁其生存,而加速濒危。生
态恶化势头如不能有效制止,极有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物种灭绝。
1.6水土流失严重
三峡库区山高坡陡、地质构造复杂,是全国地质灾害发生严重的地区之一。据移民部门2000年的复查数据表明,三峡库区大小地质灾害点2 万余处,其中前缘在淹没线175m 以下的崩滑体1302 处, 体积达333400 万m3,具有不同程度危险性和潜在危险性的区域有1133处,占崩滑体总数的87%。因崩滑体影响决定搬迁的村庄405 个、城镇60 座。
三峡库区水土流失严重,水土流失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62%,达5002.55万亩,年流入江河的泥沙总量达1亿t以上,这必然加重三峡水库水体泥沙的含量。虽然三峡大坝设计有排沙孔,但不可能解决库区600km 河道的排沙问题,只有加强生态建设,保持水土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1.7生态环境的污染已从城市向
农村急速扩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无序发展,加剧了环境污染由城市向农村的蔓延。酸雨范围明显向远郊县扩展,pH 值4.5 等值线区域几乎已覆盖整个库区。有90% 以上的地区为酸性降水区,多年酸雨频率为60%~90%,酸雨pH值多年均值在4.3左右。库区每年因大气污染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0亿元。
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有:工业布局的不合理,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粗放型增长方式使生态环境恶化,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环保投入严重不足,环境管理薄弱等等。这些问题正随着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的序幕拉开而逐步解决。如,长江流域(重点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黄河流域(重点是小浪底及以上地区)列入“十五”水污染治理重点;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及治理沙土流失工程;重庆市实施以三峡库区为重点的“青山绿水”工程和主城区为重点的“山水园林城市”工程;1990 年以来国外专家、学者以及国际组织、机构代表6000余人次来重庆市进行环保考察和交流,重庆市已被列为中国环境合作示范城市,并获得世界银行环保。
2 三峡库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早在1994 年我国颁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里,已明确把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的重要指导方针。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三峡工程效益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整个长江上游的经济发展,同时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城市用水、农田灌溉、防洪以及南水北调工程都有着决定性作用,从而使库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全国甚至世界的关注。根据库区生态环境的现状,依照库区的区情,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提出以下几方面的对策。
2.1 统筹规划、综合决策
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之一,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入点。在进行区域开发、开发以及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调整时,必须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合理利用自然,以生态建设确保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来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建设。倡导“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另外,由于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对整个长江流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地位与重大影响,因此建议国家将三峡库区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列入国家优先和重点治理,按照“三河三湖”那样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项目资助、经费投入、银行信贷和利用外资等方面给予优先、倾斜和扶持。同时加强有关生态环境建设的各种专项资金的征、管、用,确保投向。
2.2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污染源的治理
结合工业结构调整与技术进步,取控制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与浓度的措施,加快工业污染源限期治理进度。通过取缔、关停重污染源,淘汰国家禁止的设备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禁止技术含量低、污染严重的企业进入库区,以防新的污染。同时,还可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浓度控制,并定期公布各控制断面监测结果,严格其目标考核。其次,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库区的面源污染主要源于农药、化肥和畜禽粪水污染占水体污染总量的40%。控制面源污染的关键在于控制水土流失,提高农药与化肥的产品质量及利用率,大力发展绿色食品等。
2.3 加强城市规划,合理布局新县城
三峡库区全迁的县城有5座:重庆市的云阳、开县、奉节、丰都和湖北的秭归。在城市建设中一定要结合移民搬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其一,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出发,城市的布局要考虑地形、气象、水文等对环境的影响。城市工业严重污染区,一定要布置在下风向,同时还要密切注意河流的走向、流量、泥沙流动规律和河流的自净能力,使城市规划与流域规划相结合,加强上下游全流域水的保护;其二,城市内部布局也应有利于保护环境。例如,单中心同心圆式,向外发散延伸的城市布局形态,使市中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隔越来越远,新鲜空气难
以进入,污浊空气排放受阻,不利于空气的自然调节。而取多中心组
团带状结构,把城市分为若干个片区,区间用绿化带隔开,可对减轻城
市大气、噪声、热污染等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应配套建设城市污水
处理系统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合理分布城区公共绿地,建设具有
库区山水特色的新城镇。
2.4依靠科技进步,增强库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首先,针对三峡库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优选适合环境要求和经济能力的污水处理工艺。库区各级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坚持大中小微结合,用成熟可靠的技术和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处理工艺应根据处理规模、水质特征、受纳水体的环境功能及当地的实际情况,经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后优选确定。其次,生活垃圾的治理也应坚持因地制宜、技术可行、设备可靠、规模适度、治理与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合理选择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回收利用等垃圾处理技术,并对淹没区的建筑废弃物进行回收和综合利用。第三,生态建设也要不断增加科技含量,确保生态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一是要研究生态适应性,做到适地适树适草。各县(市)要依据当地林草植被地带分布规律和条件,研究林草植被建设的适宜类型、适宜规模与合理结构和布局,确定科学的林草植被结构及相应的技术支撑措施,并对荒芜区的生态重建进行科技攻关。第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预防监测体系。围绕库区生态环境建设与水土保持的重点领域,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综合性环境监测中心及
网络系统。可首先在涪陵、万州、巫山、黔江建4个重点监测网络,使库
区的水质、水域生态、重大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得到有效监控,并在此
基础上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2.5实施制度创新,实行环境的有偿使用
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经济的外部性,可利用经济政策,通过市场机制,把由于物质利益不一致造成的经济外部性,内化到各级经济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通过事后增加污染成本的方法来消减污染。从而既能有效地约束污染者的排污行为,确保“污染者负担”,又能为进行库区环境集中治理筹集资金,或将资金用于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开发等。库区环境污染之所以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未实行环境的有偿使用。比如企业的排污费标准太低,对城乡居民的生活污水排放及生活垃圾的排放也基本上不收费,污染者造成的经济外部性没有通过市场反映在生产成本中,直接加剧了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所以,实行环境的有偿使用,是库区控制环境污染的根本思路。例如,可以向库区下游流域实施达标水的收费政策,2001 年2 月在国内已有了购买水的先例。另外还应完善自然有偿使用机制和环境经济政策,强化污水、垃圾等污染物处理收费制度。
2.6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三峡库区目前环境污染严重,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项目多,环保市场容量大,为发展环保产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环保产业既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又是增强三峡库区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还可为环保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提业依托。因此应把环保产业列为优先发展领域,争取成为新世纪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7加强环境法制建设,依法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
一是严格贯彻执行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抓紧制定和完善三峡库区有针对性的法规和技术规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关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制度,比如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收费制度、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三是要严肃查处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强环
境保护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8 积极开展交流与合作,提高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水平通过各种国际学术交流会、技术交易会、展览会,了解世界环保科技的最新动态,学习先进国家治理大江大河、流域和大型水库的成熟经验和方法。通过大型城市废物、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及生态系统恢复等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国产化,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同时,还要积极开展东西部合作。东部在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已先行一步,经济实力和环保技术水平远在西部之上,经历了发展和规范两个历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因此,应广泛开展东西部合作与国际交流,引进先进的技术、项目和高素质人才,争取早日使库区的生态环境研究水平与应用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峡大坝立起来以后,西南地区的气候就没有正常过 ,是它的影响吗?
19.09----1983.07,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天气动力学专业本科学习,获理学学士
1983.07----1985.07,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助教
1985.09----1986.07,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
1986.07----1988.07,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作硕士论文,获理学硕士
1988.09----1991.05,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助教
1991.06----1993.1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讲师
1993.11----2000.11,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任教,副教授(破格晋升)
2000.12----今,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任教,教授
1996.11----1996.12,日本气象厅气象研究所(MRI)短期高级访问学者
2002.09----今,西南交通大学在职博士研究生
2003.02----2003.03 ,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短期访问学者
2004.04----2004.10 ,日本国立筑波大学访问教授
1993.06----1998.05 ,任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党总支副书记
1998.06----2001.07 ,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环境科学系(原成都气象学院气象系)党总支书记
2003.04----2004.12 ,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地球环境科学系系主任
2005.01----今,任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系系主任 研究生课程
《高等大气动力学》
《现代大气科学前沿与展望》
本科课程
《地球流体力学》
《动力气象学》
《动力气象提高》 灾害性天气系统动力学
陆面物理过程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GPS气象学 重庆市区雾害的成因及潜势预报警报服务系统,中国气象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大尺度降雨异常对地面过程的影响,四川省气象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第一完成人
陆地大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研究,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第七届全国运动会四川赛区电子服务系统,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完成人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of nonlinear internal inertial grity we equations in the atmosphere,四川省优秀学术论文奖,第一完成人
四川省跨世纪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入选者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
四川省具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
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基于自动气象站观测资料的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的研究,四川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一完成人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杰出贡献奖
大气科学专业动力学类课程教学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科研情况 目前承担的科研项目:
我国南方致洪暴雨监测与预测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3项目,专题主持人)
热带气旋类青藏高原低涡结构特征及其形成机制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
青藏高原地面加热作用参数化计算方法及其应用(四川省科技厅项目,主持人)
可激发暴雨的一类青藏高原低涡系统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科技发展基金项目,主持人)
地基GPS遥感区域大气水汽总量的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科研项目,主持人)
完成的重大科研项目:
重庆市区雾害的成因及潜势预报警报服务系统(国家科委项目,主研)
长江上游四川地区未来气候与水文情势变化及对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研)
中间天空模式仿真和光节能计算机设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热量和水份平衡的观测研究(国家科委、日本科技厅合作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低涡的非线性特征及应用方法的研究(中国气象局项目,主持)
第二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TIPEX)的理论研究(国家攀登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灾害性天气系统非线性动力学的研究(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主持)
四川低涡型暴雨非线性预报方法的研究(四川省科委项目,主持)
我国重大气候和天气灾害形成的机理和预测理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3项目,主研)
青藏高原热源和热力过程对ENSO形成的影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主持)。 Li Guoping,Fu Congbin,Ye Duzheng.A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large-scale persistent rainfall anomalies on land surface processes. Chinese Journa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1991,15(1): 62-71
卢敬华,李国平. 层结稳定度和波速对孤立波解的影响.地球物理学报,1994,37(增刊第2辑):46-56
Li Guoping ,Lu Jinghua . Some possible solutions of nonlinear internal inertial grity we equations in the atmosphere.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6,13(2): 244-252
Li Guoping ,Duan Tingyang ,Wan Jun ,Gong Yuanfa .Determination of the drag coefficient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1996,13(4):511-518
李国平,杨小怡.热源强迫对非线性重力内波影响的初步分析.大气科学,1998,22(5):791-7
Li Guoping ,Duan Tingyang ,Gong Yuanfa.The bulk transfer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fluxes on the western Tibetan Plateau.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0,45(13): 1221-1226
李国平,蒋静.一类奇异孤波解及其在高原低涡结构分析中的应用.气象学报,2000,58(4):447-456
Li Guoping ,Duan Tingyang ,Shigenori Haginoya,Chen Longxun. Estimates of the bulk coefficients and surface fluxes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using AWS data. Journal of the Meteor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2001,79(2): 625-635
Li Guoping,Lu Jinghua,Jin Bingling,Bu Nima.The effects of anomalous snow cover of the Tibetan Plateau on the surface heating.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2001,18(6): 1206-1214
李国平,赵邦杰,卢敬华.青藏高原地面总体输送系数的研究.气象学报,2002,60(1):60 -67
李国平, 段廷扬,巩远发,卢会国. 青藏高原近地层通量特征的合成分析.气象学报,2002,60(4):453-460
李国平,赵邦杰,杨锦青.地面感热对青藏高原低涡流场结构及发展的作用.大气科学,2002,26(4):519-525
李国平, 青藏高原动力气象学(专著),北京:气象出版社,2002年4月
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过度对水的开,森林植被的破坏。特别的近几年对水利发电厂的大量建设,极度破坏了本地区的生态平衡。大家可以查一下。自从三峡工程开始后,西南地区有多少这样的工程在建。这些工程建设没有多长时间。西南就开始干旱了,西南地区干旱都和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对滇池围海造田,没几年在78滇池都见过底。呼吁对大自然多一些保护,少一些开发,这些开发对当地的气候环境平衡是一种严重破坏,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新的平衡。 一、干旱灾害及其分类
干旱灾害是指在足够长的时期内,因降水量严重不足,致使土壤因蒸发而水份亏损,河川流量减小,破坏了正常的作物生长和人类活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结果是造成农作物、果树减产,人蓄饮水困难及工业用水缺乏等灾害。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
从学科观点看,干旱可分为四大类: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
二、干旱产生的原因
干旱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大气环流系统相联系。除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如戈壁、沙漠地区)造成当地缺水少雨之外,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而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
干旱是全球普遍存在的自然灾害。一般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毫米至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半干旱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
三、我国干旱灾害的主要特征
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区域、季节和年际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
1、干旱灾害季节性强
从季节分布上看,我国的旱灾主要类型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其中春旱灾害最为严重,主要发生在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长江上游和云贵高原也时有发生。
2、干旱具有很强的地域性
我国干旱地区具有面积广,分布不均,且地域差异大等特点。严重的干旱区主要分布在黄淮地区、浙、赣南部与两广北部地区以及黄土高原地区和滇中地区。
近50年资料统计表明,我国有五个明显的干旱中心:东北干旱区,主要集中在4~8月的春夏季节;黄、淮海干旱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流域地区,以7~9月出现干旱几率最多;华南地区,干旱主要出现在秋末、冬季及前春;西南地区干旱的范围较小,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干旱发生不仅在时间序列上具有相对集中性,如1470―1949年间北京地区出现的170次干旱中,有115次是连年发生;而且在空间上具有性,如1950年春,内蒙古大部、甘肃河西走廊、冀北、陕北出现干旱,7~9月长江、淮河、黄河、汉水流域广大面积出现干旱的年份,自1950年至1980年就有11次。
3、干旱常伴着高温
许多干旱灾害出现的同时,往往同时出现高温,致使旱情加重,这种情况在长江流域伏旱期最明显。比如2006年夏季夏季长江中上游的四川、重庆遭受了189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罕见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四、这次干旱灾害的情况及产生的原因
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偏少三至五成,平均气温比以往偏高1℃以上。进入2010年,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导致云贵川、广西、重庆的旱情持续加重。
据民政部门统计,旱情持续5个月来,截至2010年3月23日,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受灾人口6130.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3.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236.6亿元。
严重的干旱灾害,给我国西南地区的居民生活、农业生产、社会经济等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今年我国西南的干旱至今未有缓解迹象,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如此长时间大范围的干旱?从目前的情况看,气候专家大多认为,高温少雨是出现干旱的直接原因,但又是什么造成高温少雨的呢?个中原因众说纷纭。
1、干旱少雨是出现干旱的最直接原因
“高温少雨是西南地区出现干旱的最直接原因。”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王永光认为。他解释说,从大气环流形势看,入冬以来,南支槽偏弱,来自印度洋的西南暖湿气流比较弱,致使水汽供应不足,加之南方地区气候对厄尔尼诺现象的响应滞后,西南地区容易出现气象干旱。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维宏对记者分析说,“西南地区干旱,直接原因是大气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偏弱。背后原因是印度洋及其亚洲南边缘海的海温偏高,而我国北方和东部陆地地区温度偏低,即下垫面温差的梯度方向与常年发生了异常。”
2、西南大旱是否因“人祸”引起存争议
气候学专家的解释还未得到广泛认可,又有人提出“人祸说”。为了经济效益,西南一些省份一直在砍伐原生态林,大力种植橡胶林和桉树林,而这两种速生丰产林都被形象地称之为“抽水机”,大面积种植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涵水能力减弱。此外,桉树还是“霸王树”,它的生长会迫使其他物种减退,最终令生态遭受颠覆性的破坏。目前云南橡胶林面积达300万亩,桉树林的规划面积更达到3000万亩,如此庞大的生态系统改造是不是造成大旱的一个诱因?
此外,近年西南地区的水电站建设密集上马,一座水电站,就会对河流的流域生态带来重大改变,江上游现有“一库八级”电站在修建中和将要修建,上游对江水的蓄积,不仅让下游的河道干枯,也会使地下水位降低。而西南水电开发的总装机容量预计将达到几十个三峡大坝的水平,如此巨大规模的水电开发,将造成怎样的生态影响,它是否也是大旱的一个原因?
再有就是江河的污染。这次大旱之时有记者驱车在贵州沿途访,发现由于煤业污染,当地许多河流放眼望去,绵延数十公里的水面上一片“漆黑”。大旱之中,一滴水都弥足珍贵,可与此同时,大片大片水源因为污染无法饮用,这难道不值得警醒吗?
五、面对极端干旱灾害的对策及建议
近年来,干旱成为我国“曝光率”最高的一种气象灾害,中国气象局发布的“2009年十大天气气候”中,就有3个与干旱有关。
经综合分析,未来十天,我国西南重旱区仍无明显降雨,云南大部、贵州大部、川西高原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的气象干旱将持续或发展。不仅如此,华北地区春旱逐步发展,东北、华北、西北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比较突出。中国将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不利局面。西南地区继续维持高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抗旱救灾和森林防火工作形势仍然严峻。
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取怎样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呢?
(1)针对当前我国西南地区遭受的严重旱灾,各部委,应该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共同研判灾情发展趋势及旱灾救助工作。还要发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寻找水源,保证人民生活用水的前提下,努力开展抗旱保生产工作。
(2)应积极利用大气、水文及自然,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增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等,将高温酷暑旱灾损失降到最低。
(3)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应深化环境保护意识,主动取防旱抗旱措施: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降雨;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的危害以及由之引发的次生灾害和衍生灾害。
(4)气象、水文等部门应充分利用资料,对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成因机理进行深入研究,加强气候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在全球气候变暖、水分和能量循环加快,极端气候频频发生的背景下,我们应加强合作交流,建立科学评价机制,重视对极端天气气候的监测、诊断、和预测研究,提高对干旱灾害发生发展的预测预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