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气象参数的测定实验报告_室外气象参数
1.地暖工程施工技术及调试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2.通风空调设计规范,安全享受温室不干燥
3.太阳辐射等效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4.根据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武汉和天津各属于的类型是( )。
5.BIN法的上海地区BIN参数
据天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天津大学环境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50暖通空调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深刻理解暖通空调制冷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相关的计算分析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暖通空调制冷设备及系统的特性进行计算分析。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第一部分空气调节(90分)
(一)考试范围::
1、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i-d图;
2、人体热舒适基本原理
3、空调负荷计算与送风量;
4、空气的热湿处理;
5、空气调节系统;
6、室内气流组织
7、空调系统的运行调节;
8、空调系统的测定与调整
(二)考试要求:
1、熟悉湿空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湿空气含湿量、水蒸汽分压力、饱和水蒸汽分压力、焓、湿球温度、相对湿度、露点温度等各个状态参数的计算方法,能熟练应用I-d图表示湿空气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
2、了解人体热舒适的评价指标,建筑室内环境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与人体热舒适相关的人体散热机理。
3、了解确定空调室内外计算参数的原则和方法,了解太阳辐射热对建筑物的热作用及综合温度的概念,了解得热量及冷负荷的概念和区别,了解设备、人员、灯光等室内热源散热、散湿及其形成的冷、湿负荷,熟练掌握确定空调房间送风量的方法。
4、了解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热湿交换原理,了解用喷水室和表面式换热器处理空气的方法及两者的不同之处,了解空气的其他加热、加湿及减湿方法。
5、掌握空调系统新风量的确定方法和系统空气平衡的原理,熟练掌握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一次、二次回风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熟悉风机盘管加新风空调系统的空气处理过程及在I-d图上的表示方法,了解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
6、室内气流组织的评价方法,与室内气流组织设计相关的理论及实验方法,风口性能分析原理及模拟方法。
7、能够论述普通集中式空调系统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系统的调节方法,了解风机盘管系统、变风量系统、局部空调机组、水源热泵等其它空调形式在在室内热湿负荷变化时和室外空气状态变化时的调节方法。
8、了解空调系统动力工况和热力工况的测定与调整方法,能够对空调系统调试和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初步的分析。
参考书: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空气调节(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二部分供热工程或者制冷技术任选一门(60分)
供热工程:
(一)考试范围
1、建筑供热负荷的计算
(1)室外气象参数的确定、室内设计参数确定的原则;
(2)建筑物供热负荷计算内容和计算方法;
(3)墙体热阻的计算及原则;
(4)供暖设计热负荷的概算方法;
(5)热负荷图的绘制方法和意义;
(6)年耗热量、建筑的耗热量指标与耗煤量指标的计算;
(7)建筑节能的一般方法。
2、暖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1)房间供热设备的种类和特点;
(2)热媒的种类和特点;
(3)散热器传热计算和选择;
(4)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方法;
(5)辐射暖(包括地板辐射暖)的形式和原理。
3、暖系统
(1)暖系统(包括分户计量热水暖系统形式)的组成和连接方式;
(2)暖系统水力计算原理和方法;
(3)循环水泵的匹配方法、水泵性能曲线;
(4)系统的定压方式和定压原则;
(5)水压图的原理及应用;
(6)系统特性曲线和工作点。
4、暖系统的运行与调节
(1)系统运行调节的方法和原理;
(2)热水暖系统的水力工况分析和计算;
(3)热水暖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分析和计算;
(4)暖系统的运行与节能。
(二)考试要求
1、建筑供热负荷的计算
本部分的重点是掌握建筑物热负荷计算基本概念及基本公式,掌握热负荷的组成及影响因素和修正方式和方法,掌握墙体传热计算和最小热阻的计算和确定,掌握供暖热负荷的概算方法和热负荷图的绘制方法与意义,掌握一般的建筑节能方法及耗热量指标、耗煤量指标的计算,了解民用建筑的节能设计标准。
2、暖设备的计算与选择
本部分的重点是掌握各种暖方式所使用的散热设备的热工计算方法和原理性计算公式,能够对不同散热器的特点进行科学和系统的分析,掌握散热器热工性能实验方法和原理。
3、暖系统
掌握各种暖系统形式(包括分户计量热水暖系统形式)和工作原理,重点掌握管网系统的水力计算方法、系统定压方式、水压图概念和应用、系统工作点的确定。
4、暖系统的运行与调节
掌握暖系统负荷变化规律、系统运行和调节的方法,掌握暖系统水力工况及水力稳定性分析和计算,平衡调试的内容和方法,对系统运行调节与建筑节能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书:贺平、孙刚.供热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制冷技术:
(一)考试范围::
1、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热力学原理;
2、制冷剂的性质及制冷剂替代;
3、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4、制冷系统其它主要设备和设备;
5、制冷系统及其工作特性
6、吸收式制冷基本原理与设备;
(二)考试要求:
1、掌握逆卡诺循环、蒸气压缩式制冷理论循环及其改善措施;了解劳仑兹循环与跨临界制冷循环。
2、熟悉对制冷剂的要求、制冷剂的分类和选择原则,以及常用制冷剂的特性;熟悉制冷剂的溶油性、溶水性对制冷机性能的影响;深刻了解CFC和HCFC存在的问题,替代制冷剂
情况。
3、熟悉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计算方法;了解回转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对离心式压缩机的特性曲线和喘振现象有深刻认识;掌握内在参数对制冷系统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4、掌握冷凝器、蒸发器的种类、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掌握热力膨胀阀的种类、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特点;了解其它类型膨胀阀的特点和适用对象;了解设备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5、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典型流程,及氨系统和氟利昂系统的主要特点;了解空调用制冷机组的主要产品分类;掌握影响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性能的因素和分析方法;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系统的性能调节方法和常见的制冷量不足的原因。
6、了解吸收式制冷基本原理与设备
参考书:贺平、孙刚.供热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
1、填空题及选择填空题占30分
2、问答题占90分
3、计算题占30分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笔试;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1、赵荣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空气调节(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贺平,孙刚,王飞,吴华新.供热工程(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彦启森,石文星,田长青.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851环境分析监测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1.掌握环境分析监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一般了解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环境分析监测的数据处理和痕量分析的基础;
3.熟练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计算规则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4.熟练掌握仪器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主要测定条件和方法,基本掌握仪器主要部件的作用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5.熟练掌握环境要素监测中的水和废水污染监测,大气和废气污染监测和生物污染监测的测定原理、测定方法及主要测定指标;
6.一般了解固体废物、土壤和噪声等其它环境要素污染监测的基本知识。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环境分析监测概论(15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环境分析监测的特点和任务;
2)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
3)环境基准与环境标准。
2.环境分析监测定量分析基础知识(15分)
主要包括内容:
1)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2)定量分析监测中常用的计算规则;
3)痕量分析基础。
3.滴定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45分)
主要包括内容
1)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2)上述四种方法涉及的计算、滴定曲线、指示剂及变色原理、干扰和抑制方法;
3)上述四种滴定方法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主要污染指标的测定)。
4.仪器分析法及其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40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测定条件、测定方法和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2)原子光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
3)电位分析法的原理、相关基本概念、离子选择性电极法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4)极谱分析法的原理、特点、定性定量的依据和在环境分析监测中的应用;
5)电位滴定法的原理;
6)色谱分析法的基本理论、气相色谱分析法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主要特点;
7)水和废水污染、空气污染自动监测技术、常规自动监测仪器。
5.环境要素监测(35分)
主要包括内容
1)监测方案的制定;
2)试样的集、制备和运行的原则、方法和设备;
3)环境监测和污染物的时空关系;
4)水和废水环境监测中主要指标的含义、测定的原理、过程和设备;
5)大气和废气环境监测中主要指标的含义、测定的原理、过程和设备;6)生物污染监测(含活性污泥指标)的意义、对象及其方法;
7)固体废物、土壤和噪声污染等其它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三)试卷题型及比例
填空、选择、判断题3/15
简答、论述题6/15
计算、推导题6/15
三、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三小时(150分)
四、说明
考试时请带有对数计算功能的计算器
五、主要参考教材
《环境分析监测理论与技术》(第二版),孙宝盛单金林邵青,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852环境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概念、原理和方法的掌握程度,及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及比例
1)当代中国与世界环境问题(10~20%)
过去和现在我国与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和环境,及其形成的原因、危害、主要表现和防治措施。
2)生态学基础(5~15%)
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生态系统的内部组成结构及其相互依存关系,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物质循环过程,生态平衡的定义、特点及其维持机理,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3)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思想(5~10%)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由来和发展趋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措施。
4)环境管理(5~15%)
环境管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职能和内容,我国环境管理的发展趋势、环境管理制度。
5)能源、与环境保护(10~20%)
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能源、(水、土地、生物、矿产等)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我国和世界能源、的主要特点及其所面临的问题。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其保护。
6)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包括大气、水和固体废弃物)(30~40%)
大气的组成、分层结构、大气边界层特征、大气稳定度等基础知识,大气污染及其类型、大气污染的危害及其控制。
固体废弃物的定义、分类、主要特点和危害,固体废弃物的主要处理、处置和综合利用方法。
水质、水质指标与标准,水体污染、水体自净机理与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防治技术与方法。
三、试卷类型及比例
名词解释20%
简答20%
论述6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均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
五、主要参考教材
环境保护概论(修订版),林肇信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环境学导论(第三版),何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906遗传学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要求考生了解经典遗传学,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发育遗传学等相关知识。掌握遗传学的基本规律和应用,熟悉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及规律,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细胞分裂、染色体周史、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2、孟德尔遗传分析、摩尔根遗传分析、基因互作
3、基因的概念、重组检测和互补检测、缺失作图
4、噬菌体突变的互补测验、重组实验、细菌的突变类型与重组作图、λ噬菌体的基因组、细菌的转化与转导作图
5、基因组特点、基因组复杂度、基因的包装、基因的排列、基因的扩增、丢失与重排、遗传标记
6、遗传重组的类型、同源重组的分子机制及意义、位点专一性重组的分子机制及意义、异常重组的分子机制及意义
7、转录的起始和终止、RNA的加工、操纵子模型、DNA重组调控和蛋白质合成的自体调控、反义RNA
8、染色质水平上的基因活化调节、转录水平的调控、转录后水平的调控、翻译水平的调控
9、染色体的结构变异、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基因突变、生物体的修复机制、突变体的检出
10、数量性状的概念、遗传分析的统计学基础、遗传率、近亲繁殖和杂种优势
11、基因库与基因频率、遗传漂变、物种的形成、基因的形成、分子进化的中性学说
12、基因工程原理、工具酶、载体、基因组克隆和DNA文库、转基因技术、基因组分析的常用技术
三、考试的题型及比例
试题包括概念题及简答题及论述题。概念题分为名词解释和选择题两类,约占总分的20~25%;简答题一般为5-7题,约占总分的60%,论述题一般为1题,约占总分的15~20%。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满分150分。
地暖工程施工技术及调试中的常见问题分析?
台州洪家 冬季大气压.1hpa 夏季1005.9hpa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 供暖 2度 冬季通风3.6 冬季空调0 夏季通风31.1 夏季空调33.3夏季湿球温度28.6
以上是气象参数 毕业设计参数不是很重要 关键是过程
通风空调设计规范,安全享受温室不干燥
目前,地暖作为一种新型的供暖方式已被越来越多的建设单位、开发商和公众所认识,并在工程建设中被积极用。地暖从材料到施工,都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迎合和满足居民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成长起来的,地暖施工技术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质量的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的生活质量。建筑地暖施工技术已经被提升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和高度。因此,对地暖工程施工及调试中常见的问题分析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地暖施工技术的质量标准及调试的注意事项
地暖施工的质量标准
地暖安装所用的主要材料必须具有产品的质量合格证,材料的规格、型号及性能经过检测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技术标准或者指标。在对管道进行冲洗试压时,应按GB50242―2002建筑给水排水及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进行。
地暖调试的注意事项
地暖调试是指对已经完成的低温热水地板暖系统,首次进行的系统试运行。需专业从事地暖技术安装的人员调试或指导。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调试运行,应在具备正常供热和供电的条件下进行。
②运行调试必须在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周期结束后。
③暖向地板供水时,应选用预热方式,供热水温不得骤然升高,初始供水温度应为20℃~25℃,保持3天,然后以最高设计温度保持4天,并以≤50℃水温正常运行。
④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系统的供暖效果,应以房间中央离地1.5m处黑球温度计指示的温度, 作为评价和考核的依据。
地暖施工到运行调试系统程序
地暖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材料准备→安装分水器→连接主管→铺设保温层、边界膨胀带→铺设反射铝箔层→铺设盘管→连接分水器→根据施工图进行埋地管材铺设→设置过门伸缩缝→中间验收(一次水压试验)→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完工验收(二次水压试验)→运行调试。
地暖具体安装工序
1)清理基面:在进行发泡水泥施工之前,将地面清扫干净。
2)绝热层施工:绝热层用聚苯乙烯板,厚度为20mm。
3)加热管安装:
①加热管每回路长度大于100m。回路中加热管的长度超过100m的房间增设回路。
②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放线并配管。同一通路的加热管应保持水平。
③埋设于填充层内的加热管不应有接头。如不可避免,应设置在便于揭盖或补漏操作的地方。
④加热管安装时应防止管道扭曲;塑料管的弯曲半径不宜小于6倍管外径。
⑤加热管出地面至分水器、集水器连接处,弯管部分不宜露出地面装饰层。
⑥加热管弯头两端宜设固定卡;加热管固定点的间距,直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5~0.7m,弯曲管段固定点间距宜为0.2~0.3m。
4)分水器、集水器的安装:
①分水器、集水器宜在开始铺设加热管之前进行安装。水平安装时,宜将分水器安装在上,集水器安装在下,中心距宜为200mm,允许偏差为±10mm;集分水器中心距地面应大于550mm。
②阀门、分水器、集水器组件安装前,应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试验应在每批数量中抽查10%,且不得少于一个。对安装在分水器进口、集水器出口及旁通管上的阀门,应逐个做强度和严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③阀门的强度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严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1倍,公称直径不大于50mm的阀门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持续时间应为15s,其间压力应保持不变,且壳体、填料及密封面应无渗漏。
5)冲洗、试压:
①水压试验应在系统冲洗之后进行。
②水压试验应分别再浇捣混凝土填充层前和填充层养护期满后进行两次;水压试验应以每组分水器、集水器为单位,逐回路进行。
③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小于0.6MPa。在试验压力下,稳压1h,其压力降不应大于0.05MPa。
④水压试验宜用手动泵缓慢升压,升压过程中随时观察与监察,不得有渗漏。
⑤水压试验步骤,先经分水器缓慢注水,待充满水后,进行水密性检查。用试压泵缓慢升压,升压时间不得少于15min。增压过程中观察接口,发现渗漏立即停止,将压力降至零,把接口处理后再增压。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后,停止加压,稳压1h,观察有无漏水现象。
6)填充层施工:
①填充层用C15细石混凝土,厚度为50mm。
②浇筑细石混凝土过程中从±500mm水平线下返530mm,为混凝土填充层上皮。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及时检查水平标高,不得超高。
③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施工中,加热管内的水压不应低于0.6MPa;填充层养护过程中,系统水压不应低于0.4MPa;细石混凝土填充层的养护期不应少于21d。
④细石混凝土填充层浇捣和养护过程中试压临时管路暂不拆除,并将系统内压力保持在0.4MPa。
⑤与墙、柱的交接处,应填充聚苯乙烯板做为细石混凝土填充层的热膨胀补偿构造措施。当地面面积超过30或边长超过6m时,应按不大于6m间距设置伸缩缝,伸缩缝宽度不小于8mm。伸缩缝用聚苯乙烯板。伸缩缝应从绝热层的上边缘到填充层的上边缘整个截面上隔开。
7)地暖的调试与运行:供热支管后的分配器竣工验收后,应对整个供水环路水温及水力平衡进行调试。
地暖调试中常见的问题
渗漏问题
明装管道部分渗漏则用试压法肥皂水即可查出并轻松解决;隐蔽暖管道出现渗漏现象,首先根据施工图纸确定是哪一环路渗漏,并单环路打压实验以确认,规范要求该环路整体去除重新盘管。考虑到刨开地面损失严重,权衡利弊,也可用铜件束接连接漏水点。
暖温度过低或者热力失调问题
暖温度过低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该栋楼处于热源位置的远近造成的,主系统管道工作压力不足。异物或气体将系统堵塞或部分堵塞,需要清除异物并彻底吹洗或者按技术规程规范化安装。地沟进户管道阀门开启不到位。分集水器内有空气未排放干净。立管系统内水流不通畅。进户支管各阀门开启不到位。分集水器进水主管温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温度。支管与立管连接处不水平。没有考虑周围建筑物的特点、干管运行保温及二者的热耗损。另外,野蛮施工,地暖管路出现死弯,压扁现象,也会导致系统不热。
热力失调现象体现在同一小区的楼与楼、单元与单元、房间与房间之间。应从设计、施工、管理、配件、水泵和管路吹洗等方面综合考虑热力失调,并加以解决。
暖温度过高问题
用户做地暖时,因担心将来温度不够而要求地暖公司减小加热管间距,导致加热管铺设过密,房间整体或局部温度过高。另外,室外气象参数高于设计参数,而供回水温度没有做到相应调整。
建议:①调整供、回水温度;②关小主管道进水阀和回水阀。若单户温度高,适当关小该户进、回水阀门即可。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暖施工技术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技术施工,它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很多环节,而且每个环节都是紧密相连的,需要由专业的队伍进行施工,并做好材料管理、土建施工和安装施工的配合,并在施工中加强管理,才能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地暖系统的正常使用。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免费咨询:s://bid.lcyff/#/?source=bdzd
太阳辐射等效温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下面是民用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工业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也有出版,小兔为您介绍民用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在上班的办公室、商场的中央空调、家里的立式空调、卧室的挂式空调等都适用这一规范,这是硬性标准,也是安全的准则,为了身心健康,我们要清楚地看清这个规范,规范也已经出版,可以在书店等购买,也可以看下面的内容简单介绍,其中还包括了《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修订的主要内容。
《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是2004年中国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书名: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出版社:中国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4-03-01
基本信息
《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作 者: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编
丛?书?名:
出?版?社:中国出版社
ISBN:9158?005854409
出版时间:2004-03-01
版 次:1
页 数:377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内容简介
《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共分9章和9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室内外计算参数、暖、通风、空气调节、空气调节冷热源、监测与控制、消声与隔震等。
《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一、新增室内热舒适性、室内空气质量的要求以及对室内新风作了规定;二、新增有关暖地区划分的规定;三、新增热水集中暖分户热计量的规定;四、新增有害和极毒、剧毒生产厂房布置的安全要求条文;五、新增事故通风一节;六、取消防火防爆一节,其内容分别纳入通风的其他有关条文;七、新增对于设置集中空气调节的建筑物及民用建筑利用自然通风的要求;八、对空气调节内容进行了全面修订,新增变风量空气调节系统、低温通风系统、变制冷剂流量分体式空气调节系统、热回收系统等内容以及对空气调节水系统的设计要求;九、对空气调节的冷热源进行全面修订,新增热泵、蓄冷、蓄热、换热装置的设计规定;对空气调节冷却水设计要求新增加了规定;十、新增关于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设计要求;十一、“自动控制”改为“监测与控制”,修订并新增对暖、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和防排烟的监测与控制的要求;十二、新增对振动控制设计的规定,以及对室外设备噪声的控制要求;十三、取消“室外气象参数”表,另行出版《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气象资料集》。
图目录
1?总则
2?术语
3?室内外计算参数
4?暖
5?通风
6?空气调节
7?空气调节冷热源
8?监测与控制
9?消声也隔振
附录A?夏季太阳总辐射照度
附录B?夏季透过标准窗玻璃的太阳辐射照度
附录C?夏季空气调节大气透明度分布图
附录D?加热由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
附录E?渗透冷空气量的朝向修正系数n值
附录F?自然通风的计算
附录G?除尘风管的最小风速 附录H?蓄冰装置容量与双工况制冷机的空气调节标准制冷量
附录J?设备和管道最小保冷厚度及凝结水管防凝露厚度
附:条文说明
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是我们现在经常用到的规范,生活在空调调节的室内,我们每天都在空调覆盖下生活、工作、学习,在炎热的夏天和酷寒的冬季,我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调,然而我们或许并没有注意到暖通风与空调调节设计规范,清楚这一规范,安全的安装空调。在符合设计规范下我们才能更放心的工作、生活、学习。
s://.to8to/yezhu/zxbj-cszy.php?to8to_from=seo_zhidao_m_jiare&wb,就能免费领取哦~
根据全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武汉和天津各属于的类型是( )。
太阳辐射等效温度与一共和4个因素有关,且可以分为两大类:
外部气象参数:1、室外气温? 2、太阳辐射;
维护结构的自身性质:3、朝向? 4、外表面材料对太阳辐射的吸收率。
BIN法的上海地区BIN参数
答案:B
根据《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2016)附录A规定,热工设计区属及室外气象参数表A.0.1中规定武汉气候区属为3A,为夏热冬冷地区。天津气候区属为2B,为寒冷地区。
一、上海地区BIN气象参数整理方法
首先,由笔者提供方法,委托上海市气象局生成上海地区气象参数年TRY。
参考年的确定方法是由美国ASHRAE\NBS(国家标准局)、NOAA(海洋大气局)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NATO)发展起来的。在决定TRY时,取上海地区的月平均温度按能量分析的重要性顺序进行筛选,将月
均温度最高的(或最低的)亦即最热的(或最冷的)某一月份所在的一年的全年数据删除掉,其顺序如下:
最热的 七月 最冷的
最冷的 一月 最暖的
最热的 八月 最冷的
最冷的 二月 最暖的
最热的 六月 最冷的
最冷的 十二月 最暖的
最热的 九月 最冷的
最冷的 三月 最暖的
最热的 五月 最冷的
最冷的 十一月 最热的
最热的 十月 最冷的
最冷的 四月 最热的
先按左面一排的顺序删除,再按右边的一排顺序删除。这样一个循环就删除掉24年的数据。上海市气象局
提供了35年(1951-1985)的理念月平均气温数据。因此,还可以开始第二个循环,直到最终剩下一年,即
年,这一年是不含极值的一年,在1951-1985的35年中,这一年是既无最冷月也无最热月的一年,就是
TRY参考年。
根据年的气象观测日报表,上海市气象局用拉格朗日插值法,生成了全年8784小时(闰年)逐时的干
球、相对湿度、风向、风速、气压、总云量、法线面直射日射和水平面散射日射的数据。再根据这些基础
数据,用计算机整理得到上海地区的BIN气象参数(干球、湿球),取温度见个为△T。ASHRAE分别取
△T=5F°(28℃)(英制单位)△T=8℃(SI制单位)。笔者则分别取了△T=8℃和△T=9℃的两种温度间
隔。统计在△T频段中各温度T出现小时数,并以该频段(BIN)的重点温度T*作为代表温度。即有T*-
△T/2<T≤T*+△T/2。再将该频段(BIN)中干球温度出现时刻相对应的湿球温度相加,按改频段的总小时
数作平均,便得到改频段湿球温度的代表值。为适应不同用途的需要(例如,冷却塔的研究、简介蒸发冷
去设备的研究等),笔者还统计了上海地区夏季的湿球温度BIN参数以及一班制(白天)运行的BIN参数
等。
二、上海地区的BIN气象参数
笔者计算整理的结果即按下列参数表:
表1 上海地区全年BIN参数(3℃ BIN) BIN -6 -3 0 3 6 9 12 15 18 小时数 26 175 538 735 691 777 724 683 848 湿球 -6.1 -4.1 -1.4 0.9 3.8 7.2 10 12.6 15.5 BIN 21 24 27 30 32 34 36 小时数 949 856 1029 528 189 36 36 湿球 18.3 21.4 24.4 25.7 26.7 27.3 27.3 表2 BIN -6 -4 -2 0 2 4 6 8 10 小时数 12 76 168 351 524 486 440 498 521 湿球 -6.3 -5.1 -3.3 -1.6 0.1 1.8 3.8 6.2 8.2 BIN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小时数 478 428 499 589 613 616 537 718 587 湿球 10.0 11..5 13.6 15.5 17.6 19.0 21.4 23.8 25.0 BIN 30 32 34 36 小时数 360 192 77 14 湿球 25.8 26.4 27.0 27.4 表3 上海地区全年一班制(8:00-17:00)BIN参数(3℃BIN) BIN -6 -3 0 3 6 9 12 15 18 小时数 1 30 152 313 269 298 284 251 314 湿球 -6.5 -4.3 -1.8 0.4 3.3 6.3 9.3 11.3 14.2 BIN 21 24 27 30 33 36 小时数 406 380 367 391 168 36 湿球 16.9 19.8 23.1 25.5 26.7 27.3 表4 上海地区全年一班制(8:00-17:00)参数(2℃BIN) BIN -6 -4 -2 0 2 4 6 8 10 小时数 0 12 31 101 191 202 181 189 204 湿球 0 -5.3 -3.4 -1.9 -0.3 1.1 3.2 5.3 7.4 BIN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小时数 194 174 172 220 235 282 245 231 272 湿球 9.3 10.4 12.5 14.2 16.5 17.3 19.9 21.9 24.2 BIN 30 32 34 36 小时数 271 169 70 14 湿球 25.5 26.4 27.0 27.4 表5 上海地区夏季(6.1-9.30)BIN参数(2℃BIN) BIN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小时数 84 230 346 420 670 550 351 183 75 14 湿球 17.4 19.0 20.5 22.1 24.0 25.2 25.8 26.5 27.1 27.4 表6 上海地区夏季湿球温度(6.1-9.30)BIN参数(2℃BIN) BIN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小时数 0 0 40 228 458 420 705 936 137 4 表7 上海地区夏季(6.1-9.30)一班制(8:00-17:00)湿球BIN参数(2℃BIN) BIN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小时数 0 0 7 69 195 170 231 459 85 4 如上所述,BIN参数可以用于许多简化的能量分析计算之中。但BIN参数的产生必须以气象参数参考年为基础。目前国内仅上海、北京、重庆、南京生成了TRY,因此,BIN方法的推广尚有一定困难。美国也有人提出以月平均温度为基础,利用室外气温的统计分布函数生成BIN参数的方法,但此法尚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