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气象预警

文章内容

气候变化评估报告_气候变化的评估

tamoadmin 2024-09-06
1.气候异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气温变化指的什么?3.气候政治的政治化4.气象中的rcp什么意思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

1.气候异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气温变化指的什么?

3.气候政治的政治化

4.气象中的rcp什么意思

气候变化评估报告_气候变化的评估

联合国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IPCC)发布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显示:1906年~2005年的近百年时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74℃,其中有0.65℃是在最近50多年里上升的。20世纪后半叶可能是过去1300年中最暖的50年。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研究发现,近百年我国年平均气温升高了1.1℃,比全球0.74℃的平均升温要高;近50年中国大部分地区呈增温趋势,以北方增温最为明显。

IPCC评估报告认为,人类活动很可能(90%以上)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这与温室气体的排放加速有关,其中二氧化碳在几种温室气体中占了76.7%。2005年二氧化碳浓度为379ppm,超过近65万年自然变化(180~330ppm),其近十年增长速率为1.9ppm/年,高于连续直接观测以来的平均1.4ppm/年。

由于气温上升加速,海平面在加速上升,20世纪全球海平面上升约为0.17米;其间1961~2003年平均上升速率约为1.8毫米/年,1993~2003年的平均上升速率约为3.1毫米/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积雪退缩,近40年北半球积雪逐月退缩(除11月和12月外),在20世纪80年代尤为明显。

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在地球的漫长的历史中是个常态,但如果变化发生得太快,人类及生物无法快速适应,就会带来灾难。受气候变化影响,雪灾、干旱、洪涝、台风、暴雨、高热等极端气候愈来愈频繁,导致死亡率、伤残率、传染病发病率上升,更使全球粮食产量发生更大的波动。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今年的报告,气候变化每年造成30多万人死亡,1250亿美元损失。预计2030年后,气候变化每年将造成50万人死亡,3000亿美元损失。气候变暖导致因热浪袭击致死人数大幅增加。

气候变化对地球生物也将造成重大影响,动植物物种地理分布朝两极和高海拔地区迁移;树叶发芽、鸟类迁徙和产蛋等春季特有现象提前出现,造成生态失衡。未来如果全球平均温度比1980~1999年的平均温度增加超过1.5℃~2.5℃,经评估的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如果超过3.5℃,将有40%~70%的物种灭绝。

预计2050~2080年,气候变化将导致粮食贸易需求增加,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将更加依赖粮食进口,可能导致世界粮价居高不下。未来受气候变化影响严重的地区可能导致部分绿洲消失、城市消亡、沿海地区不宜居住。

气候异常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014年10月,联合国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才会发布第五次评估报告。目前可以参考第四次报告的数据。

IPCC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显示,过去100年里,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升高了0.74°C,海平面升高了0.17米。报告预测,按目前情况发展,到21世纪末,全球地表温度将升高1.1—6.4°C,海平面或升高0.18—0.59米,高温、热浪以及强降水频率或增加。

IPCC在其发布的媒体消息中表示,一个由45名作者组成的团队将完成综合报告的撰写。综合报告将于2014年10月发布,标志第五次评估报告最终完成。在综合报告发布之前,三个工作组将分别于2013年9月、2014年3月和2014年4月发布各自的报告。

气温变化指的什么?

IPCC第二工作组第四次评估报告《气候变化2007: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指出: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在过去50年里,人类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要快速和广泛;生态系统在为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服务功能也在不断退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退化在未来5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这将严重威胁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调整政策和机制,有可能在增加需求的同时,减缓生态系统的退化。

一般认为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其生存环境之间,以及生物种群相互之间密切联系、相互作用,通过物质交换、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成为占据一定空间、具有一定结构、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整体。生物系统主要由非生物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还原者4个部分组成。非生物环境包括:气候因子,如光、温度、湿度、风、雨雪等;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也包括蓝绿藻和一些光合细菌,是能利用简单的无机物质制造食物的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消费者主要指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各种动物,包括植食动物、肉食动物、杂食动物和寄生动物等。

气候变化和生态系统是如何产生相互作用的

简单地说,气候变暖使水汽蒸发量加大而导致洪涝、干旱,破坏了地表下垫面状态使生态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又反馈变化,使地球水圈的水循环的周期缩短(延长)而导致洪涝、干旱频繁发生和强度加激。因此,生态系统根本无法进行自然的迁移,致使原生态系统内物种的重大损失。

全球和我国生态系统现状

全球范围内,超过80%的物种的物候期(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发生相应的规律变化)每10年提前或延后了2.3-5.1天。仲夏之前开花的物种物候期提前,而仲夏之后开花的物种物候期延迟,导致群落植物物候期出现空白,可能引起其它物种的入侵及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变化。

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全球有高等植物3万余种,其中50%为我国特有种,脊椎动物6347种,分别占世界总数的10%和14%。目前有15%—20%的物种受到严重威胁,遗传多样性大量丧失。我国作为世界三大栽培植物起源中心之一,有相当数量的、携带宝贵种质的野生边缘种分布,其生境也受到了严重破坏,形势十分严峻。

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已发生的变化

上半个世纪森林面积的减少是地球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最为迅速的环境变化之一,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机械性的和严峻的。栖息地面积的减少导致了栖息地所能支持的物种数量的减少。当栖息地的面积减少到它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时,将最终导致动植物的数量减少一半。

热带雨林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尽管它们只覆盖了地球表面积的6%,但热带雨林中的陆地和水生生境生存着人们所知的一半以上的物种。动植物的分布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推移、生物的物候期提前、极地部分生态系统发生变化;高纬海洋藻类、浮游生物和鱼类的地理分布改变;高纬和高山湖泊中藻类和浮游动物增加;河流中鱼类的地理分布发生变化并提早迁徙等。

近20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呈增加趋势,是我国的重要碳汇,但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驱动力的作用,永久冰雪面积持续减少,荒漠面积增加,各类生态系统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就生态系统承载力而言,整个西部地区整体上还有少量承载潜力,但部分地区有超载现象。

全球变暖背景下,全球和中国生态系统未来变化

专家预测2100年,自然界将遭受严重的损害。未开发的森林大都会消失,随同它们一块消失的还有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珊瑚礁、河流及其它的水生生境将会严重受损。随着这些生态系统的消失,地球上一半或者一半以上的动植物种将消失,只是在这里或那里留下小片野生生境的残片,随着人类潮流席卷整个地球,它们被明智的且足够富有的或私有者迅速保护起来。

气候变化和其它因素的综合作用可能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恢复的影响

如果全球平均温度增幅超过1.5℃-2.5℃,现评估到的约20%-30%的物种可能会灭绝,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生态系统将发生重大变化,对生物多样性、水和粮食供应等多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引起的海水酸化,还可能会对一些海洋生物产生不利影响。珊瑚礁和红树林等沿海生态系统将受到气候变化和海平面上升带来的负面影响。

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对我国西南、华中和华南等地区的森林影响最大。森林生产力虽呈现不同程度增加,但由于气候变化后病虫害爆发范围可能扩大、森林火灾发生频率可能增加,因此森林生物量不一定增加,某些树种适宜面积还将缩小。年平均气温增加4℃,降水增加20%时,我国各植被地带都将变得干热,森林地带的水分仍能满足森林生长,西部草原大部将变为荒漠区,荒漠地带沙漠化加剧,青藏高原各植被地带的干旱程度大幅度增加,沙漠化趋势加强;但各植被地带的自然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均有所增加。

生态系统退化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应对

近几十年来,许多全球性的生态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靠全球人类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如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全球变化等。这方面的研究重点为:全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及其反应;敏感地带和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气候与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建立全球变化的生态系统发展模型;提出全球变化中应取的对策和措施等。目前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基本事实已得到国际社会和科学界的广泛认同,但对于气候变化的原因与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及其影响的认识尚存在许多不确定性,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我国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如建立节水型社会、实施荒漠化治理工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东西部生态补偿机制等,实现西部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气候政治的政治化

1995年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完成的第二次评估报告,根据其设计的1990~2100年间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六种构想,预测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面温度相对于1990年大约上升1.0~3.5℃。这相当于全球平均温度每十年升高0.10~0.35℃。

2001年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完成的第三次评估报告,根据其设计的1990~2100年间温室气体和气溶胶排放的35种构想,预计到2100年全球平均地面温度将比1990年上升约1.4~5.8℃,即全球平均温度每十年将升高0.14~0.58℃。这比第二次评估报告的估计值要高,主要是目前对二氧化硫未来增加量的估计值大大低于1995年的估计。也就是说,未来因二氧化硫等气溶胶引起的降温作用不如1995年估计的大。每十年0.14~0.58℃这样的升温率,大大高于20世纪中实际观测到的升温率,这可能是最近1000年来从未出现过的升温率,对生态系统的适应能力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几乎所有陆地区域的增温可能都比全球平均值要大,特别是北半球高纬地区的冬季。美国的阿拉斯加、加拿大、格陵兰,亚洲北部和青藏高原,模拟的增温值高出全球平均40%。但是南亚和东南亚的夏季,南美南部的冬季,模拟的增温值都低于全球平均。

需要指出的是,未来的气温变化在全球不同地区不一样,对陆面的影响要快于海洋,北大西洋和南极周围海洋表面温度的增加比全球平均值要小。由于区域气候模式还不完善,目前区域的气候变化情景,还主要使用全球模式的预测结果。

中国科学家使用不同的全球气候模式对二氧化碳增加后中国的气候变化情景进行了研究,结果略有差异。使用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三次评估报告中的五个模式模拟研究表明,定二氧化碳以每年1%的速率增长,预计到2100年东亚和中国年平均温度将比1961~1990年三十年的平均值增加约5.0℃;定二氧化碳和气溶胶同时以每年1%的速率增长,预计到2100年东亚和中国年平均温度将比1961~1990年三十年的平均值增加约3.9℃。

气象中的rcp什么意思

从人们关注温室气体的那一天起,IPPC(联合国间气候变化委员会)的报告就被人们认为是最权威的。

1988年,为让各国在制订环境政策时有据可循,IPCC作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的科学咨询机构应运而生,负责收集、整理和汇总世界各国在气候变化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提出科学评价和政策建议。这时的IPCC更像一个科学机构。

第一次和第二次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对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19年《京都议定书》的谈判和签署产生了重要影响。2001年7月的第三次报告,则为《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与如何具体执行提供了科学支撑。

根据规则,IPCC各工作组专家的评估报告从初稿到定稿,要经过三次和专家评审。所谓评审,是由组织专家,以各国的名义向写作组提交意见;专家评审则是以专家个人名义对报告提出评审意见。正是通过这一渠道,各国、非组织、利益集团以及各学术流派根据各自利益,要求修正、增加或删除有关观点和内容。虽然参加编写报告的科学家来自世界各国,“但目前发布的IPCC评估报告,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欧盟的政治立场和观点,报告所选用的科学文献和科学观点也大部分都源自欧盟国家”。

此外,作为联合国的机构,IPCC每年的经费只有区区680万美元,远不够支撑科学研究,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要依赖于成员国资助。据《华盛顿邮报》透露,2500名科学家组成的IPCC中,有很大一部分科学家的研究经费都来自欧盟成员国。

作为写作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中心潘家华教授也表示,IPCC报告对许多实质性问题是在的政治压力下同意修改的。比如这次曼谷第三工作组的报告,关于过去和未来的排放以及排放情景这部分中,在额外的减排措施表述中,德国认为“若没有额外的减缓和/或可持续发展政策的支持,温室气体排放会继续大幅增长”一句中的“和/或”容易给人误导。德国这一观点得到了澳大利亚、法国、斯洛文尼亚、挪威等的支持,而中国和印度则表示反对,建议将这句话从文本中删去。中国对文本中温室气体将会继续“大幅”增长的表述持有保留意见,这一观点也遭到来自新西兰、挪威、比利时等国家的反对。最后,这句话在给决策者摘要(SPM)中是这样表述的:“以目前的减缓措施以及相关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温室气体的排放在未来几十年中将继续增长。”

“其实,IPCC政治化倾向从它三个工作组的设置就能看出来。”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陈迎表示,第一工作组主要是科学事实,第二工作组主要谈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三工作组就涉及应对措施了,这跟现实经济政治利益等方面结合得更为紧密。

IPCC这种从科学覆盖到经济进而到政治的特点,使得各成员国在应对环境变化问题的机构设置上也出现了从科技型事业部门到宏观经济和社会调控部门的转变。1990年时,中国在当时的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由时任委员的宋健担任组长。1998年,在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过程中,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国家发展委员会的气候办是它的执行办公室,外交部和发改委属于组长单位。事实上,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的前身在1998年之前隶属于国家气象局,后来为适应气候变化问题政治经济化的国际新形势,这个协调小组被调整到国家发展委员会下,由任组长。

对于IPCC这种由欧盟主导的政治化倾向,美国一些学者公开声称,IPCC已彻底沦为某些国家的政治工具。

气象中的rcp意思是代表性浓缩通道。

扩展知识:

代表性浓缩通道(Representative Concentration Pathway,RCP)是国际气候科学机构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提出的一种用于描述未来全球人为碳排放的量化指标。它基于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将未来碳排放分为4种情景:低排放情景(RCP2.6)。

中排放情景(RCP4.5)、高排放情景(RCP6.0)和超级高排放情景(RCP8.5)。这些情景代表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政策选择,为气候变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RCP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标准化的方法,用于比较不同研究中的气候变化预测结果。

它通过设定不同的碳排放路径,模拟了未来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系统的影响。这些路径与全球平均温度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可以用来评估不同减排策略对气候变化的影响。RCP在气候科学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用于评估未来气候变化的趋势。

还可以用于研究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通过比较不同RCP路径下的气候变化结果,科学家们可以研究不同碳排放水平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例如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等。此外,RCP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国家和地区在未来碳排放趋势中的角色,为国际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需要注意的是,RCP只是一个代表性的碳排放路径,它并不能完全反映所有可能的气候变化情景。在实际情况中,碳排放路径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经济发展、能源政策、技术进步等。因此,在使用RCP进行气候变化研究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况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

总之,代表性浓缩通道是一种重要的气候科学指标,它为评估未来全球人为碳排放提供了标准化的方法。通过比较不同RCP路径下的气候变化结果,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碳排放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为制定有效的减排策略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