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预报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城市预报

文章内容

农业气象要素_农业气象要素描述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大气的

tamoadmin 2024-07-12
1.气象六要素2.农田小气候的生物学基础3.五要素气象站指的是哪五要素?4.中国农业的自然条件5.什么是农业气象监测站?6.太阳光照的强弱对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长

1.气象六要素

2.农田小气候的生物学基础

3.五要素气象站指的是哪五要素?

4.中国农业的自然条件

5.什么是农业气象监测站?

6.太阳光照的强弱对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长有何作用

农业气象要素_农业气象要素描述的是与农业生产有关的大气的

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最基本的原则是指因地因时制宜。

农业自然资源介绍:

指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一般指各种气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制造农业生产工具或用作动力能源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风力、水力等资源。

查明不同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特点和开发潜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对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国民经济。

气候资源:

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太阳辐射是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能源,植物体的干物质有90~95%系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水既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也是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陆地上的水主要来自自然降水。

温度也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在水分、肥料和光照都满足的情况下,在一定适温范围内,许多植物的生长速率与环境温度成正比。因此,气候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的布局、结构以及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农业气候资源通常是采用具有一定农业意义的气象(气候)要素值来表示。例如,热量条件以生长期长短、总热量多少以及热量的季节分布和强度等表示;其中生长期和总热量分别指植物生长起止温度之间所经历的天数和日平均气温的积累值(积温);

热量强度指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或气温日较差等。热量条件能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还与其季节性变化能否与作物生育动态相适应有关。降水同农作物生育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值是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变率、相对湿度等。

有时还可以综合因子表示,如用干燥度,即最大可能蒸发量对同期降水量的比值来表示干湿程度等。用以表示光照条件的,有太阳辐射强度、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

各个气候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雨日多,光照便少,温度也偏低。因此,在评价气候资源时,还必须考虑它的组合特征。

气象六要素

主回答

气候特征的描述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描述:气温、降雨,且可适当的对地形加以描述。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炎热干燥,极少下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干、湿两季。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寒夏热,年温差较大,干旱少雨,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凉爽,降水稀少且集中在夏季。

极地苔原气候:冬长而严寒,夏短而低温,降水稀少且集中在最热的月份。

极地冰原气候:全年酷寒,降水极少,大部分不足100毫米。

高原山地气候: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气温随海拔加而减,随海拔减而加。(一般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全年低温,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 

温带,亚热带与热带的分界:一月份平均气温0℃以下为温带和寒带,0℃以上,15℃以下为亚热带,15℃以上为热带,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在0℃以上,15℃以下。

农田小气候的生物学基础

气象六要素有:温度、湿度、气压、风向、风速、降水量。

1、温度:

温度是指空气分子的热运动程度,通常用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气象站通过使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常用的有水银温度计和电子温度计。温度的变化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衣着、居住环境等。

2、湿度:

湿度是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用相对湿度表示。湿度的变化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植物生长、纺织品质量等都有着影响。气象站通过使用湿度计来测量湿度,常用的有干湿球湿度计和电子湿度计。

3、气压:

气压是指空气对于单位面积的压力,通常用千帕表示。气压的变化对于气象学、天气预报、航空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气象站通过使用气压计来测量气压,常用的有水银气压计和气压计。

4、风向: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通常用8个方位表示。风向的变化对于气象学、气候研究、航空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气象站通过使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常用的有气象风向标和风向标。

5、风速:

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风通过的距离,通常用米每秒表示。风速的变化对于气象学、天气预报、航空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气象站通过使用风速计来测量风速,常用的有热线风速计和风杆风速计。

6、降水量:

降水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水的量,指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固态水,包括雨、毛毛雨、雪、雨夹雪、霰、冰粒和冰雹等,通常用毫米表示。

降水量的变化对于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气象站通过使用雨量计来测量降水量,常用的有圆通雨量计和翻斗雨量计。

五要素气象站指的是哪五要素?

主要指作物叶片空间散布的形式,它的变化对作物群体结构中太阳光和辐射的透入量、空气温度和湿度等农业气象要素的铅直分布(又称铅直廓线)有很大影响。作物的种类、品种、生长发育时期和生长状况各异,所构成的作物层叶面积密度和空间排列状况不同,叶面积的空间散布形式也就不一。归纳起来可分3种:①随机型。叶片在作物群体中均匀随机地散布,其透光率与累计叶面积指数的关系,完全服从指数衰减率。凡叶片个体面积小而植株占地面积大的群体,往往接近随机型散布,如苜蓿、三叶草等。②丛生型。叶片在作物群体内成丛成条地分布,重叠较多。对一定数量的叶面积而言,重叠越多则群体中空隙比例越大,透光率也就相应增加,阳光损失较多。许多农作物生长前期的叶片分布多属此种类型。例如宽垄条播的蔬菜就呈丛生型散布特征。③规则型,又称镶嵌型。其特点是作物群体中的叶片相互插空生长,重叠程度减少,对于一定数量的叶面积而言,重叠少,空隙比例就小。因而透光率比前两者都小。自然界中有些叶面积指数终生都很小的植物群体,往往具规则型散布特征,以便充分利用太阳光能。西瓜、草莓等的叶片分布即属此类。

同一作物群体的叶片空间散布形式往往随着生长发育时期而有所变化。如大田作物在苗期,一般呈丛生型散布,而到了生育后期就可能变为随机型或规则型散布。在同一生育期内,叶片在作物群体的上、中、下层的散布特征也不尽相同,尤其是不同的种植方式和栽培措施,对作物群体空间散布的影响很大。

中国农业的自然条件

五要素气象站是指测量和记录温度、湿度、气压、风速和降水量这五个基本气象要素的气象观测站点或设备。

五个基本气象要素是:

温度:指空气的热度,通常以摄氏度(℃)或华氏度(℉)表示。

湿度:指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通常以相对湿度(%RH)表示。

大气压力:指大气对单位面积所施加的压力,通常以千帕(kPa)或百帕(hPa)表示。

风速:指空气运动的速度,通常以米每秒(m/s)或千米每小时(km/h)表示。

风向:指空气运动的方向,通常用方位角度数(°)来表示。风向是气象学中常用的一个参数,在航空、农业和气候研究等领域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这些五个基本气象要素对于气象研究、气候变化分析、天气预报和环境监测等方面至关重要。五要素气象站通过测量和记录这些要素的值,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气象数据和信息。

什么是农业气象监测站?

自然界可被利用于农业生产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一般指各种气象要素和水、土地、生物等自然物,不包括用以制造农业生产工具或用作动力能源的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和风力、水力等资源。查明不同地区农业自然资源的状况、特点和开发潜力,加以合理利用,不但对发展农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而且有利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和发展国民经济。

农业自然资源的构成主要可概括为以下4个方面。 即太阳辐射、热量、降水等气候因子的数量及其特定组合。太阳辐射是农业自然再生产的能源,植物体的干物质有90~95%系利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水既是合成有机物的原料,也是一切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条件;陆地上的水主要来自自然降水。温度也是动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在水分、肥料和光照都满足的情况下,在一定适温范围内,许多植物的生长速率与环境温度成正比。因此,气候资源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农业生产的布局、结构以及产量的高低和品质的优劣。

农业气候资源通常是采用具有一定农业意义的气象(气候)要素值来表示。例如,热量条件以生长期长短、总热量多少以及热量的季节分布和强度等表示;其中生长期和总热量分别指植物生长起止温度之间所经历的天数和日平均气温的积累值(积温);热量强度指最热月和最冷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极端最低气温或气温日较差等。热量条件能否满足作物生长需要,还与其季节性变化能否与作物生育动态相适应有关。降水同农作物生育和产量形成有密切关系的值是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变率、相对湿度等。有时还可以综合因子表示,如用干燥度,即最大可能蒸发量对同期降水量的比值来表示干湿程度等。用以表示光照条件的,有太阳辐射强度、光合有效辐射、日照时数、日照百分率等。各个气候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雨日多,光照便少,温度也偏低。因此,在评价气候资源时,还必须考虑它的组合特征。 一般指能供养生物的陆地表层,包括内陆水域,但不包括海域。土地除非农业用地外,还有一部分是难于利用或基本不能利用的沙质荒漠、戈壁、沙漠化土地、永久积雪和冰川、寒漠、石骨裸露山地、沼泽等。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有些难于利用的土地正在变得可以逐步用于农业生产。

农业用地按其用途和利用状况,可以概分为:①耕地,指耕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水浇地、旱地和菜地等。②园地,指连片种植、集约经营的多年生作物用地,如果园、桑园、茶园、橡胶园等。③林地,指生长林木的土地,包括森林或有林地、灌木林地、疏林地和疏林草地等。④草地,指生长草类可供放牧或刈割饲养牲畜的土地,不包括草田轮作的耕地。中国通常称北部和西部10个省(自治区)大面积连片的草地为草原,称南部和中部各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山丘地区较为零星的草地为草山、草坡。凡已加利用的草地(也称草场),按其不同的经营利用方式,分别有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等。⑤内陆水域,指可供水产养殖、捕捞的河流、湖泊、水库、坑塘等淡水水面以及苇地等。⑥沿海滩涂,又称海涂或滩涂,是海边潮涨潮落的地方,位于大潮高低潮位之间,海岸地貌学上称为潮间带,是沿海可供水产养殖、围海造田、喜盐植物生长等的特殊自然资源。

在草地和林地中,适宜于开垦种植农作物或牧草的天然草地、疏林地和其他荒地称为宜农荒地;适宜于营造森林的疏林草地和荒山荒地则称为宜林荒山荒地,均属农业的后备土地资源。 即狭义农业。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和绿肥等的生产。种植五谷,其具体项目,通常用“十二个字”即粮、棉、油、麻、丝(桑)、茶、糖、菜、烟、果、药、杂来代表。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50年代为80%以上;60年代为75%以上;70年代前期为75%左右,由于人口多,后期为66%左右;80年代中期已降到60%上下。

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的比重,1986年农村用电量为586.7亿千瓦小时。从50~70年代始终高达80%左右,其中有9年超过85%;1979年以后适当调整了作物布局。与此相应,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由1978年的18亿亩减少到1986年的16.6亿亩,比重下降到76.9%。但由于亩产量增加,总产量反由30475万吨增至 39151.2万吨。1986年粮食总产量的大致构成为:稻谷44%,小麦23%,玉米18%,薯类6.5%,其他8.5%。

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在农作物的总播种面积中一直偏小,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从50年代至1978年大体为8~9%;进入80年代后,连续上升至14%左右。从经济作物的不同种类看,1952~1986年间棉花的播种面积在农作物播种总面积中的比重由3.9%减少到3.0%左右,产量则由130.35万吨增加到354万吨,30余年中虽有起伏或停滞,但总的说还是增长较快的。油料包括花生、油菜子和芝麻等的产量起伏很大。对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增加抵抗病虫害的能力等都起了重要作用。经济作物1952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4%,产量为419.3万吨;此后有升有降。1978年以后又发展很快。1986年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总面积的7.9%;产量1473.8万吨,1949~1979年间,约为1952年的3.5倍。是农业增产的又一重要原因。

其他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以1986年的产量与1952年比较,其增长幅度约为:烤烟6倍,茶叶6倍,黄红麻5倍,糖料(甘蔗、甜菜)7倍,水果18倍 。 在农业总产值构成中,畜牧业产值在50~60年代初期所占比重总的呈下降趋势。以后逐渐回升。1952年的畜牧业比重为11.5%,1986年增至21.8%。其占耕地面积的比重约为44.5%,种植业和畜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则因种植业所占的比重逐步减少,二者的差距有所缩小。大体上50年代初为7:1,80年代中期为3:1。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家畜头数有较大幅度的增加。1986年末的存栏数大牲畜(包括牛、马、驴、骡、骆驼)为 11896.1万头(其中役畜约占58%),30余年来,猪为33719.1万头,又使农业技术改造工作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羊为16622.9万头,二靠科学”的方针,分别比1952年增加了55.6%、2.75倍和1.69倍。中共中央确定发展农业“一靠政策,其中猪的数量增加最快。在全世界猪的存栏总数中,以后这一进程因工作的失误发生曲折。中国约占40%。大牲畜则因部分役畜为农业机械所取代,比重有所降低。中国于50年代中期提出农业技术改造任务。此外,家兔和野生动物的饲养利用,大牲畜(年底头数)从2439万头增至4749万头。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但和社会需求相比,以1985年与1952年相比,畜牧业的发展不快,特别是出栏率较低。1986年肉猪的出栏率为77.6%,羊为31.5%,牛仅6.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农牧业生产总的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但由于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其原因在于饲养方法落后和饲料工业不发达。牛羊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草原建设不相适应。因此中国肉类产量虽由50年代的 300多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112万吨,牛奶产量由1978年的88万吨增加到1986年的289.9万吨,但按人平均占有量低于一般经济发达的国家。由于肉类产量中猪肉占90%以上,而猪的饲养又集中在农区,因而95%的肉类产自农区,无论农区或牧区畜牧业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除家畜、家禽饲养业以外,以桑蚕和蜜蜂等昆虫为对象的动物生产也有很大发展。特别是养蚕业,1986年蚕茧产量36.9万吨(其中桑蚕茧产量为33.6万吨),比1952年增加近2倍。 中国农业中的副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性质和内容(见农村副业)。60年代以前的副业,是指农民利用业余时间或家庭中的辅助劳力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包括采集、渔猎以及家庭手工业如编织、刺绣等,大多属于自给、半自给性质。又于1956年基本完成了农业合作化,其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约为 4%强。至于后来由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举办的企业,首先以3年时间完成了土地改革。它们虽在一个时期仍被当作副业,实质上已是相对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建筑业等,突破了副业的范围;到80年代,又进一步演变成为乡镇企业。

太阳光照的强弱对植物的外部形态和生长有何作用

农业气象环境监测站的作用

1、农业气象环境监测站的主要作用是实时的监测种植的气象要素,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雨量、气压、辐射等,通过这些气象要素的监测,为农业种植提供可以参考的数据支撑!

2、农业气象环境监测站通过气象要素的监测,还有一个作用就是防灾,通过个种气象要素的监测,预防种植的灾害问题,比如遇到寒流冰雹天气,可以及时了解信息,然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1.强光抵制细胞分裂和伸长,对植物的高生长有抵制作用,但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加快,对枝叶和根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光照充足的树木,树干粗壮,枝繁叶茂;光照不足的树木,干高、纤细,枝叶稀疏。

2.光照强度对叶片的排列方式、形态结构和生理性状有明显的影响,影响叶片数量、叶柄长度、叶片大小及角质层厚度、气孔数目和叶脉数量。

3.光照强度还影响光合作用合成的物质在根与茎之间的分配,影响在植物的纵向生长和径向生长之间的投入。强光照下,阳性植物幼苗根部生物量的增加可超过茎的增加速度,表现为低的茎/根比。弱光照下,植物幼苗有时增加高生长,是以减少根和茎的直径生长为代价的,其茎/根比较大。

4.充足的光照对植物的花芽形成、开花和果实的生长成熟是有利的。通常植物被遮光后,花芽的数量减少,已经形成的花芽也会由于养分供应不足而发育不良或早期死亡。结实性如遇到弱光,会引起落果或果实发育不良、种子不饱满等。

5.光强对果实中糖分的形成和积累、花青素的含量也有影响。强光条件下,果实中糖分积累丰富,花青素含量高。因此,在光照充足条件下生长的苹果、梨、桃等,果实甘甜、色彩艳丽,品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