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气象台天气信息网_海南气象台天气预报动态
1.海南为什么温度下降了?
2.三亚最近是否有台风
气象台根据观测各项气象指标,比如气温、气压、地温、云层、风和卫星提供的资料,然后经过大型计算机运算的结果,通过电视台或网络向外进行预报。
完成一份天气预报,首先需要依次收集在一定时间段里从地面到高空的气象数据包括气温、气压、风向、风速、湿度等。
全国各地的人工地面气象站和自动地面气象站每天定时观测并记录下这些气象数据,汇总后发给中国气象局气象数据中心。向气象数据中心汇报气象观测记录,因此,它是气象测站网的重要补充。
海南为什么温度下降了?
小伙伴们,现在台风剑鱼已经确定停止编号了,但是台风玲玲还会继续带来大风,所以小伙伴们多加注意,下面小编介绍一下关于台风的相关信息,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一起看看吧。
台风带来的影响
9月3日,受暴雨影响,海南环岛高铁万宁段发生设备故障,以下部分车次停运:
1.海口东开C7315次、C7319次、C7469/70/69次、C7420/19/20次、C7313次、C7471/2/1次、C7317次。
2.三亚开C7322次、C7314次、C7456/5次、C7406/5次、C7312次、C7320次停运。
有关列车停运及恢复等具体信息,请及时关注车站公告,或拨打12306客服电话查询。
剑鱼动态
南海热带低压已于3日02时在越南近岸加强为今年第14号台风“剑鱼”(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KAJIKI;名字日本;名称意义:剑鱼星座,14时其中心位于北纬15.7度、东经107.3度,也就是位于越南境内,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95百帕。预计,“剑鱼”将以每小时3公里左右的速度向东偏北方向移动,强度变化不大,并将于明天中午前后再次进入南海,逐渐向海南南部沿海靠近,强度缓慢增强,影响将持续到6日。
暴雨预警
受剑鱼环流和弱冷空气共同影响,预计3日夜间到4日白天,琼海、万宁、屯昌、琼中等市县将出现50毫米以上的强降水,海口、定安、澄迈、白沙、五指山、乐东、三亚、保亭和陵水等9个市县仍有大雨以上降水,请有关单位和人员做好防范工作。
海口具体天气预报
受“剑鱼”影响,9月3日~6日,我市陆地和近海将出现强风雨天气。
(一陆地方面:
9月3日,多云间阴天有大雨,局地暴雨;
9月4日~5日,多云间阴天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9月6日,阴天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
预计,9月3日~6日,我市过程雨量250-350毫米。
另外,9月3日~6日,近海及沿海陆地将伴有7~8级、阵风9级的大风。
(二海洋方面:
3日~4日,琼州海峡风力8级、阵风9级,西沙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北部湾海面和本岛东部、南部和西部海面风力8~9级、阵风10级。
5日~6日,琼州海峡、西沙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北部湾海面和本岛四周海面风力8~9级、阵风10~11级。
3日~6日,南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6~7级、阵风8级。
最新消息
今年第13号台风“玲玲”已于昨天晚上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今天(4日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我国台湾省宜兰县东南方约390公里的台湾以东洋面上,就是北纬22.2度、东经124.4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5百帕,七级风圈半径180-300公里,十级风圈半径60-100公里。
预计,“玲玲”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将于5日下午到晚上进入东海南部海域,强度逐渐增强,最大强度可达台风级或强台风级(13-14级,40-45米/秒。
台风“玲玲”将带来海上大风“剑鱼”停止编号
另外,今年第14号台风“剑鱼”已于昨天下午在越南中部近海减弱为热带低压,尔后其风力进一步减弱,已很难确定其环流中心位置,中央气象台4日02时对其停止编号。
大风预报:4日08时至5日08时,南海中部和南部、北部湾、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台湾岛东部沿海、东海南部将有6-7级大风,其中,台湾以东洋面的偏东海域、东海南部的部分海域风力有8-10级,“玲玲”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风力可达11-13级,阵风14-15级。
三亚最近是否有台风
海南省气象台台长蔡亲波解读海南气象 据气象专家分析,今年将迎来新一轮的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温将再次升高,并造成我国部分地区干旱少雨。海口春节前,出现了35℃以上高温,但紧接着的一周,气温骤降,连日低温阴雨。近年来,人们发觉气候变化越来越反常,这是气候恶化的先兆?还是人体感知出了偏差?气象部门预报灾害天气的准确率到底有多高?记者专访了省气象台台长蔡亲波和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吴慧。 春节期间天气为什么反常? 风轻云淡,霞起雾散,这些因素往往影响着天气变化。近几个月,海南出现过两次低温天气,一次是去年11月,另一次是春节长。2月11日,海南北部出现35℃以上高温,其中海口最高气温达到了35.4℃,这是海口自有气象记录以来(1951年)最早出现的高温,临高、澄迈、定安等地的气温甚至超过36℃。当人们都以为今年海南的冬天已经过去时,岂料随后的一周里,海南的气温骤然下降,再次进入连续低温阴雨天气,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南岛位于热带季风区,常年吹着两种风,夏半年(5月至10月)盛行西南季风,这种风从南部海面上吹来,温暖潮湿,带来气温升高;冬半年(11月至次年4月)吹东北风,这种从北方吹来的风,比较干冷,带来气温降低,天气寒冷。”蔡亲波说。 蔡亲波同时表示,在冬半年,并不是始终吹东北风。偏北风一般伴随着冷空气到来,冷空气到达南海后,很快就会减弱,这时海上暖湿的偏南气流将乘机向北挺进,在岛上占据主导地位,天气开始回暖,一直到新的冷空气南下扭转局面为止。如果北方冷空气实力较弱,无力持续补充进攻,南风就会一直控制局面,导致炎热天气出现。所以说,冷暖交替出现是海南冬半年的天气气候特点,比较常见。 春节期间,海南气温并不算低,大部分地区最低温度 都在11℃左右,而以往较冷年份最低温度低于7℃是常见现象,历史上白沙还出现过零下1.4℃的现象(1963年1月15日)。 人们之所以感觉特别冷,除了气温因素外,还受到风的影响。因为风有扩散热量的功能,比如即使同样是在34℃的高温天气下,有风和无风时,人的肌肤对气温的感觉差别很大。有风时,便感觉天气比较凉爽,无风时,便感觉天气酷热难熬。今年春节期间人们感觉比较冷,同样是因为冷风较大,影响了人们对气温的感觉,产生了误差。另外,人体对冷暖的转变有一个适应过程,突然降温往往使得人体来不及调节,所以会感觉特别冷。 “海南每年的低温天气多出现在12月至次年1月,去年11月和今年2月出现的低温天气,属于海南的正常天气。只是11月的低温过后,持续了较长时间的温暖天气,春节前两天又出现了高温天气,紧接着气温骤降,这样气温反差太大,冷暖对比明显,人们对此感受强烈一些,便误以为今年气温有些反常。其实,2008年1-2月份海南出现的持续24天的低温天气,在历史上都比较罕见,却被人们所忽略,因为一般民众都是凭感觉和记忆对天气作出判断,而气象部门则根据历年气象资料、温度探测数据等进行对比,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更真实、更准确,更能说明气象变化的实际差异。”吴慧解释说。 民间谚语到底可不可靠? 民间有许多有关天气的谚语,比如四川有句谚语为“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空”,海南有“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谚语,这些谚语对天气的相关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蔡亲波认为,谚语是农民或渔民等在长期观察天气变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一种主观经验和认识,这些经验和认识反映了多次天气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同一种现象,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有关天气的谚语只是人们主观经验的反映,许多和天气现象并没有直接关系。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前,由于气象探测条件受到限制,许多气象预测人员,还专门搜集有关气象方面的谚语,作为气象预报的参考。但随着气象探测技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现代的天气预报不再参考天气农谚,而是根据气象探测数据,从大气运动的内在机理入手,进行综合分析作出预报,这样准确度就提高了许多。 “尽管现在气象预报是依照观测数据资料,通过解大气热力动力方程计算出来的,但气象预报员仍然需要凭借在工作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才能作出更准确的气象预报。这些经验和简单地将自然现象与天气联系到一起的谚语不是一回事。”蔡亲波说。 为什么天气预报 有时不准? 海南气象预报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出现偏差后预报员的心情又会怎样? 蔡亲波认为,气象预报出现偏差,一是大气探测密度不够,探测站之间距离过远。比如海南省夏半年雷雨大风都是小范围、小尺度的,有的雷雨大风范围才几公里,大的也才几十公里,而每个观测网之间的距离都在100公里以上,地面气象观测站密集度不够。再加上国际上统一规定每天早上7时和晚7时同时各放一次探空气球,全球同步观测各地天气情况,而每次观测也仅20分钟左右,这样难以全面掌握气流变化数据,就很难做到定点、定时、定量的精准天气预报。 “我当过10多年的气象预报员。目前省气象台有10多名气象预报员,3名首席预报员。预报员的心理压力太大了,一方面是工作任务重,要24小时不放松紧盯天气变化,一方面是社会上对天气预报的要求和期待高。预报员每次值班时都会时刻注意外边的天气变化,观看这种变化是否与自己作出的预报相符,如果预报不准,预报员的心理压力就会很大。不少预报员跟我讲,长期下去,恐怕都会患上神经衰弱症。”蔡亲波说。 未来天气怎样? 蔡亲波说,作为省气象台台长,有时遇到熟人和朋友,大家少不了问他:“你看看今天的天,到底会不会下雨?”“我只能告诉他们,预测天气不是凭望望天、扳扳指头计算就可以得到结果的,需要对海量的气象观测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大量计算才能得出结论。”蔡亲波坦言,由于气象部门计算量很大,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计算机,几乎都在气象部门。 蔡亲波表示,在近期内,海南的暖气流会逐渐增强,气温也会逐渐升高,或出现高温天气,希望大家做好预防高温天气的准备。(记者李云川) 延伸阅读 霾:也称灰霾(烟霞),是指因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霾与雾不同,雾是由水汽构成,霾是由污染物构成的,雾多数出现在早晨,太阳出来就散了,而霾与人类的活动密切相关,像工业排放、汽车尾气等。霾不会像雾一样日出后就逐渐消散,往往午后更严重。 厄尔尼诺:厄尔尼诺现象又称厄尔尼诺海流,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正常情况下,热带太平洋区域的季风洋流是从美洲走向亚洲,使太平洋表面保持温暖,给印尼周围带来热带降雨。但这种模式每2-7年被打乱一次,使风向和洋流发生逆转,太平洋表层的热流就转而向东走向美洲,随之带走了热带降雨,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 厄尔尼诺现象不是孤立的,是热带海洋洋流与大气互作用的产物。全过程分为发生期、发展期、维持期和衰减期,历时一般一年左右,大气的变化滞后于海水温度的变化。
南海的热带低压10日凌晨已经加强为今年第13号热带风暴“彩虹”。10日10时,“彩虹”中心位于距离海南文昌市东南方大约420公里的南海中部海面上,预计11日凌晨最可能在海南文昌到琼海一带沿海地区登陆。海南已启动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
海南省气象台10日11时发布热带风暴警报和危险天气预报,并发布台风蓝色预警信号。今年第13号热带风暴”彩虹”10日10时中心位于北纬19.0度,东经114.7度,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风速达到20米每秒,7级大风范围半径200公里。
预计未来一天内,风暴中心将以30公里左右的时速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动,强度有可能继续增强,于10日下半夜到11日上午在广东湛江到海南万宁一带沿海地区登陆,最可能在海南文昌到琼海一带沿海地区登陆。
10日上午,海南省气象局局长吴岩峻签发了启动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的命令,要求海南各市县气象局、西沙气象台等单位严格按照《热带气旋Ⅲ级应急响应手册》,认真做好应急响应工作,全程跟踪热带风态,做好监测、预警、预报、服务工作。
受“彩虹”影响,海南岛临高、澄迈到三亚一带的海面10日傍晚将有7至8级大风、阵风10级,其中风暴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旋转风8至9级,海南岛四周沿海各港口挂台风二号风球;陆地上,10日下午到夜间,海南省北部、中部和东部为中到大雨转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预计阴雨天气将持续至12日。